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3626发布日期:2020-07-31 21:5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被日渐广泛使用,如手机、无线耳机和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也具备了无线充电功能。这些小功率无线充电常一般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能量传输。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嵌合式的无线充电装置应运而生,这种嵌合式的无线充电装置,把无线充电模块嵌合安装在日常家具、电器当中,免除了外接的无线充电器的使用,进一步节约了空间的利用。

但是,为实现这种嵌合式的无线充电结构,需要对载体表面进行掏空处理,再把无线充电模块以及充电面板嵌入安装于载体的腔口中,这样难免破坏了载体表面的完整性,降低了载体原本的美观性。而且,这种嵌合式的无线充电结构的充电面板直接裸露于外界中,容易因擦拭清洁或者受潮天气,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能够隐匿无线充电模块以及充电面板,保持载体表面的统一性,仅在进行充电工作时,进行光线投影显示,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面板、无线充电模块和供电装置,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充电面板的底部或下方,充电面板为薄型板材,充电面板在对应无线充电模块的位置设置有充电指示区。无线充电装置设置有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电连接无线充电模块,供电装置包括电压转换单元、充电电池或直流电接口中的至少一种。这种无线充电装置与产品融为一体,使得无线充电组件能够隐匿在产品面板之下,保持产品表面的统一性,美观方便。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充电指示区包括设置在充电面板的表面的凸台、凹台、画线区、图案区或光电指示区。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装置设置有电源输入电路和dc插座,电源输入电路与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电源输入电路电连接dc插座。电压转换单元选用外置于无线充电装置的外部的电源适配器,供电装置选用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的dc插座,电源适配器电连接dc插座,dc插座设置有dc接口和/或usb接口和/或micusb接口和/或typec接口。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装置设置有用于独立供电的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电连接电源输入电路,以实现充电电池对无线充电模块以及dc插座进行独立供电。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与之配合设置的产品面板,充电面板安装在产品面板的下方,或者充电面板嵌设于产品面板的中部且充电面板的表面与产品面板的表面平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模块设置有模块机壳,模块机壳顶面横向延伸形成壳檐,壳檐固定于充电面板的底部;模块机壳设置有盘腔,盘腔内由上之下依次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发射器和模块pcb板,无线充电模块发射器设置为电磁感应式发射器或磁场共振式发射器或无线电波式发射器,模块pcb板与无线充电模块发射器电连接,模块pcb板电连接于电源输入电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充电面板为不透明板材、透明板材或半透光板材制成的单层结构的薄型板材;在充电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发光器件,各发光器件分布在充电指示区的轮廓线或充电指示区的内部,在充电面板形成用于指示充电指示区的发光轮廓线或发光区。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各发光器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聚光增透的聚光元件,各聚光元件的顶部分别成型设置有尖角或圆角或菲涅尔条纹,各聚光元件均位于充电面板的下方,各聚光元件与充电面板的底面之间分别间隔形成设定的聚光间距。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充电面板的板体结构选用以下两种结构的任意一种,

1)充电面板设置为木材或石材或高分子材料所制得的单层板体,充电面板经过减薄处理形成无线充电区域,无线充电部的厚度设置为1mm~10mm、透光率设置为0%~70%;

2)充电面板的板体设置为具有透明性质的玻璃板,玻璃板的下表面使用半透半反射材料涂覆设置有一半反射层,半反射层的反射率设为30%~70%,且半反射层的透光率设为30%~70%。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充电面板的表面透光形成虚像,虚像包括充电区域图形和/或无线充电造型图形和/或充电状态指示图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这种无线充电装置把产品面板作为充电面板,使得无线充电组件能够隐匿在产品面板之下,保持产品表面的统一性,美观方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具有半透关性质的充电面板和发光器件的投影配合形成充电区域,使得无线充电组件闲时能够隐匿在充电面板之下,在工作时能够显示形成充电区域,保证了无线充电工位的正确显示,提高了无线充电功能的便利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在发光器件的顶部设置聚光结构,使得光线能够集中传导,从而使载体外表面所形成的虚像更清晰,进一步提高了充电区域的辨识度以及用户的便利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设置电源输入电路,以及包括多种输入接口的低压输入的dc插座,进一步提高了无线充电装置的便利性以及载体的安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桌面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桌面风扇的底座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床头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床头柜的截面图。

图6是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床头柜的截面图。

图7是图6的a处放大图。

图中:

1-床头柜体、11-抽屉本体、12-抽屉拉手、2-顶板、21-半反射层、22-充电区域图形、23-无线充电造型图形、24-电量状态图形、3-上板、31-灯条、32-聚光元件、33-led灯珠、4-无线充电模块、41-无线充电模块发射器、42-模块pcb板、5-dc插座、6-电源适配器、61-dc接头。

7000-主控制pcb、7001-风扇马达、7002-支架、7003-底座下盖、7004-电池仓、7005-开关、7006-电源pcb、7007-usb电源输入接口、7008-usb电源输出接口、7009-led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风扇的实施方式,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桌面风扇,如图5和图6所示,这一桌面风扇包括有底座、固定于底座上部的支架7002以及安装于支架顶部的风扇马达7001,风扇马达7001具有一输出转轴,这一输出转轴同轴固定有一叶轮。底座的结构设置有上开口设置的底座下盖7003以及覆盖于底座下盖7003上开口的底座上盖,底座上盖设置为薄塑料板(具有半透半反射性质),以用作无线充电装置的顶板2。底座上盖的底面固定有多个用于指示作用的led灯珠33,这些led灯珠33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底座上盖的底面的中间位置固定有一灯条31,这一灯条31闭合设置,围绕形成一个圆形的充电区域图形22,充电区域图形22的内侧固定有无线充电模块发射器41。

无线充电装置设置有电源输入电路和dc插座5,dc插座5与无线充电模块4电性连接,dc插座5具有能够连接电源适配器6或移动充电装置的直流电输入插口,直流电输入插口设置为dc接口,dc接口连接设置有电源适配器6,电源适配器6的输入端连接有插头,电源适配器6的输出端连接有dc接头61,dc接头61插设于dc接口。

具体地,底座下盖7003的内腔室设置有主控制pcb7000、电源pcb7006、模块pcb板42以及电池仓7004,电源pcb7006、模块pcb板42以及电池仓7004分别电连接于主控制pcb7000,主控制pcb7000连接于各led灯珠33以及灯条31,主控制pcb7000的上部设置有红外感应式的开关7005,开关7005连接于主控制pcb7000。该结构实现了桌面风扇的风扇功能以及无线充电功能,能够在桌面风扇的底座上进行无线充电,进一步提升了桌面风扇的功能性,以及充电的便利性。

具体地,电源pcb7006连接有usb电源输入接口7007,电池仓7004内设置有充电电池,用户可以通过适配器或移动充电源提供电力,使电池仓7004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实现桌面风扇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产品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地,电源pcb7006连接有usb电源输出接口7008。该结构为用户的手机、随身听等其它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热点,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功能性以及便利性。

底座上盖的厚度设置为2.5mm、透光率设置为55%,无线充电模块4固定在无线充电区域的底部,发光器件围绕设置在无线充电区域的四周。能够使顶板2上表面所成的虚像更加清晰可见,并且在非工作状态时,顶板2的上表面的外观统一性更高。

具体地,各发光器件的顶部分别上下相应设置有一用于聚光增透的聚光元件,各聚光元件的顶部分别成型设置有尖角,各聚光元件均位于顶板2的下方,各聚光元件与顶板2底面之间分别间隔形成设定的聚光间距,这一聚光间距根据尖角的折射率而设置,当然,相对地,也可以根据聚光元件与顶板2之间的间距大小,选用具有合适的焦距的聚光元件。发光器件设置为白炽灯或led灯发光器件或激光器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光器件的种类不应被解读为特定的一种发光器件,也可以选用其它不同种类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选用种类通过产品生产需求而定。

具体地,充电面板的板体材料设置为合成树脂材料,这一充电面板设置有本体颜色,本体颜色为白色或其它颜色,充电面板的厚度设置为8mm、透光率设置为55%,无线充电模块4固定在这一充电面板的底部,发光器件围绕设置在无线充电模块4的四周,形成充电区域图形22。充电区域图形22中还设置有无线充电造型图形23,其充电面板的底面设置有相应的灯条31。

支架7002的底部可拆卸安装于底座,支架7002的顶部设置为可替换使用的功能部件,功能部件包括有风扇机、led灯管、负离子产生器或红外发热器等,如图5中,支架7002的顶部设置有风扇机,风扇机包括有风扇马达7001,风扇马达7001电连接所述主控制pcb7000。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台灯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台灯包括灯座和安装在灯座的照明组件,灯座中安装有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与应用于风扇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充电装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所不同的是支架7002的顶部替换设置有led灯组件,led灯组件包括有led灯管7009,led灯组件替换组件,而上述的左面风扇所展示的是风扇组件,led灯管7009电连接于主控制pcb7000。通过主控制pcb7000对组件的工作电流进行大小调节,从而实现led灯管7009的亮度调节。同时,保留了面板一体化的无线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家具的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7所示,包括床头柜体1,以及电源输入电路,床头柜体1的顶面铺设有一上板3,上板3凹陷设置有一模块内嵌槽,模块内嵌槽嵌入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4,无线充电模块4与电源输入电路连接;上板3的上表面重叠设置有一用作床头柜的柜面的顶板2,顶板2具有半透特性,顶板2的透光方向设置为下表面透射向上表面;顶板2和上板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器件,各发光器件按设定的位置分布设置,形成至少一个无线充电功能图形,顶板2的上表面透光形成至少一个相应图形的虚像。这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床头柜通过嵌合式的无线充电模块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将具有半透特性的顶板2作为床头柜柜面以及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面板,保证床头柜柜面的统一性及美观性,以及通过设定图案的发光器件在顶板2的上表面透光形成的标志图形,有指示、引导用户正确充电工位以及显示电量状态等作用,提高无线充电功能的便利性。

所述充电面板的板体结构选用以下两种结构的任意一种:

1)充电面板设置为木材或石材或高分子材料所制得的单层板体,充电面板经过减薄处理形成无线充电区域,无线充电部的厚度设置为1mm~10mm、透光率设置为0%~70%。

2)充电面板的板体设置为具有透明性质的玻璃板,玻璃板的下表面使用半透半反射材料涂覆设置有一半反射层(21),半反射层(21)的反射率设为30%~70%,且半反射层(21)的透光率设为30%~70%。

具体地,充电面板设置为床头柜的木材料柜面,柜面经过减薄处理,厚度设置为5mm、透光率设置为45%,无线充电模块4固定在无线充电区域的底部,发光器件围绕设置在无线充电区域的四周。能够使顶板2上表面所成的虚像更加清晰可见,并且在非工作状态时,顶板2的上表面的外观统一性更高。

具体地,模块内嵌槽的槽口凹缺设置有台阶,台阶沿模块内嵌槽的槽口边缘方向闭合设置,发光器件设置有一灯条31,灯条31沿模块内嵌槽的槽口边缘方向伸展铺设于台阶的夹角处,灯条31首尾相接设置,形成一用作标示充电区域的闭合框体;聚光元件设置为玻璃条环,玻璃条环的形状大小与闭合框体形状大小相同,玻璃条环抵压固定于灯条31之上,玻璃条环的上侧边成型设置有尖角。该结构提供一种内嵌式的无线充电模块安装结构,无线充电模块4内嵌安装于上板3。在床头柜的充电功能开启时,灯条31发光照射于顶板2的半反射层21,在顶板2的上表面形成充电区域图形22,以提醒用户正确的充电工位;在床头柜的充电功能关闭时,灯条31熄灭或降低光度,使顶板2的上表面不能透光形成虚像,保持床头柜柜面的外观统一性。

具体地,在上板3的上表面靠近无线充电模块的位置,凹陷设置有多个嵌孔,各嵌孔沿直线等间隔分布设置,每个嵌孔内设置有一led灯珠33,各led灯珠33分别电连接模块pcb板42,顶板2的上表面透光形成一充电状态指示图形24。充电状态指示图形24用作无线充电功能图形,当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上板3的上表面透光形成充电区域图形22、无线充电造型图形23和充电状态指示图形24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各发光器件的顶部分别上下相应设置有一用于聚光增透的聚光元件,各聚光元件的顶部分别成型设置有尖角,各聚光元件均位于顶板2的下方,各聚光元件与顶板2底面之间分别间隔形成设定的聚光间距,这一聚光间距根据尖角的折射率而设置,当然,相对地,也可以根据聚光元件与顶板2之间的间距大小,选用具有合适的焦距的聚光元件。发光器件设置为白炽灯或led灯发光器件或激光器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光器件的种类不应被解读为特定的一种发光器件,也可以选用其它不同种类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选用种类通过产品生产需求而定。

具体地,无线充电模块4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内掏空形成机腔,机腔内由上之下依次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发射器41和模块pcb板42,外壳体顶面横向延伸形成壳檐,外壳体嵌入模块内嵌槽,外壳体的壳檐抵压设置于台阶;无线充电模块发射器41设置有线圈装置,线圈装置固定于外壳板底部的中心位置;模块pcb板42固定于机腔的内部,模块pcb板42分别电连接线圈装置以及灯条31,模块pcb板42电连接灯条31。

具体地,外壳体顶面的中心位置设置多对灯条,这些灯条呈弧形对称设置,且各灯条的弧长从里向外逐渐加长,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图案,用作无线充电造型图形23,表示此图案的标示位置为电磁强度最大的地方,提醒用户尽量把充电设备放置于此位置进行无线充电,两者之间的电磁耦合程度大,效率高。这个无线充电造型图形23为通用标识符,同时具有提醒作用,提示用户床头柜的无线充电功能已开启,进一步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床头柜体1的侧面或背面设置有dc插座5,用于为无线充电模块4提供电源。床头柜体1内掏空设置有至少一个前侧开口设置的活动型腔,活动型腔内滑动安装有一抽屉本体11;抽屉本体11呈匣子状,抽屉本体11的顶面敞开设置,在处于最高层的一个抽屉本体11内设置有内置供电机构,内置供电机构位于无线充电模块4的下方,并且内置供电机构与无线充电模块4电性连接。该结构提供了一种蓄电式内置供电电源,能够解决用户室内电路布置不完善而无法进行无线充电的问题,无论床头柜的摆放位置是否靠近供电插座,也能进行无线充电,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具体地,内置供电机构设置有电池仓、充电电池以及内置电源控制电路,电池仓固定于相应的抽屉本体11内,充电电池安装于电池仓,电池仓电连接内置电源控制电路,内置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无线充电模块4。

该无线充电装置也可以设置于茶几、饭桌和橱柜等家具的面板上,此处不作详述。应用于家具的实施方式中的关于无线充电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风扇和台灯。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