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4844发布日期:2020-07-29 03: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泵一般通过马达驱动水叶转动,进而输送液体。当马达运行一段时间后,马达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就会影响马达的正常工作。为此一般马达上均会设有散热结构,在马达内形成一冷却通道。

由于使用场景的特殊性,水泵中的马达散热结构需要考虑到防水要求。因此,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马达散热结构中,冷却通道的进风口1’、出风口2’均设置在马达座3’底部。但是,经过观察发现,马达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马达底座内的空气都是热的,这也导致马达冷却通道吸入的都是热空气,达不到冷却效果或冷却效果差,导致马达温升过高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马达散热通风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其包括

外壳,

底座,连接于外壳下端,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出风口;

泵座,位于外壳一侧,且其与外壳及底座密封连接;所述泵座的下部设有一进风口;

马达,设于外壳内,所述马达远离泵座的一端连接有风叶和导风罩,所述风叶位于导风罩内,所述导风罩上设有一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出风口连通。

所述出风口设置在远离进风口的位置处。

所述进风口所在位置的高度小于底座的高度。

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向下弯折形成一台阶,所述泵座连接于该台阶上;所述泵座上的进风口位于台阶和底座顶部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风口设于泵座下部,出风口设于底座上,从而将进风口与出风口隔离,使得马达运行时,进风口送入的始终为外部冷空气,从而提高马达的冷却效果,避免马达的温升过高的现象。而且将进风口设于泵座下部,可以有效防止液体从进风口溅射到马达的带电部件。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在满足防水要求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马达的冷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马达散热通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散热通风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其包括外壳1、底座2、泵座3和马达4;其中,底座2连接于外壳1下端,且底座2上设有一出风口21;泵座3位于外壳1一侧,且其与外壳1及底座2密封连接;且泵座3的下部设有一进风口31;马达4设于外壳1内,且马达4远离泵座3的一端连接有风叶5和导风罩6,风叶5位于导风罩6内,导风罩6上设有一导风口61,所述导风口61与出风口31连通。

泵座3用于连接泵体32,泵体32内的水叶连接马达4,在马达4的驱动下,泵体32实现液体的输送。因为泵体32用于输送液体,所以泵座3与外壳1以及底座2均为密封连接,以防止液体溅射到外壳1内,而影响马达4的性能。

当马达4运行时,除了驱动泵体32工作外,还驱动风叶5转动,从而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21引入外壳1内,经过马达4并对马达4进行冷却后,引入导风罩6内,最后由导风罩6的导风口61和底座2上的出风口21排除外壳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风口31设于泵座3下部,出风口21设于底座2上,从而将进风口31与出风口21隔离,使得马达4运行时,进风口21送入的始终为外部冷空气,从而提高马达4的冷却效果,避免马达4的温升过高的现象。而且将进风口31设于泵座3下部,可以有效防止液体从进风口31溅射到马达4的带电部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马达4的冷却效果,还可以将出风口21设置在远离进风口31的位置处,使得出风口21送出的热风不会被进风口31吸入外壳内。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基础上,为提高散热结构的防水性能,可将将进风口31所在位置的高度设置为小于底座2的高度。具体地,底座顶部22一侧向下弯折形成一台阶23以及连接底座顶部22和台阶23的连接部24,所述泵座3连接于该台阶23上;所述泵座3上的进风口31位于台阶23和底座顶部22之间。因马达4设置与底座顶部22之上,若外部有水溅射到进风口31处时,台阶23和底座顶部22之间的连接部24会将其阻隔,水并不会溅射到马达4的带电部件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风口31设于泵座3下部,出风口21设于底座2上,从而将进风口31与出风口21隔离,使得马达4运行时,进风口21送入的始终为外部冷空气,从而提高马达4的冷却效果,避免马达4的温升过高的现象。而且将进风口31设于泵座3下部,可以有效防止液体从进风口31溅射到马达4的带电部件。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在满足防水要求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马达的冷去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底座,连接于外壳下端,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出风口;

泵座,位于外壳一侧,且其与外壳及底座密封连接;所述泵座的下部设有一进风口;

马达,设于外壳内,所述马达远离泵座的一端连接有风叶和导风罩,所述风叶位于导风罩内,所述导风罩上设有一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在远离进风口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所在位置的高度小于底座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向下弯折形成一台阶,所述泵座连接于该台阶上;所述泵座上的进风口位于台阶和底座顶部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散热通风结构,其包括外壳、底座、泵座和马达;其中,底座连接于外壳下端,且底座上设有一出风口;泵座位于外壳一侧,且其于外壳及底座密封连接;且泵座的下部设有一进风口;马达设于外壳内,且马达远离泵座的一端连接有风叶和导风罩,风叶位于导风罩内,导风罩上设有一导风口,所述导风口与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风口设于泵座下部,出风口设于底座上,从而将进风口与出风口隔离,使得马达运行时,进风口送入的始终为外部冷空气,从而提高马达的冷却效果,避免马达的温升过高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雄;陈永贵;陈培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