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保护电路、车载充电机以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5450发布日期:2020-08-07 18: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反接单元,所述防反接单元用于与电池连接;

预充单元,所述预充单元与所述防反接单元连接,且用于通过母线电容与所述电池连接;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防反接单元及所述预充单元连接,且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

其中,当所述电池正接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防反接单元截止以由所述预充单元对所述母线电容进行预充,在所述母线电容预充完成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防反接单元导通以使电路正常工作;当所述电池反接时,所述防反接单元直接截止以切断电池与电路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母线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用于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均为n沟道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稳压管、第一电容以及开关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稳压管并联,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稳压管并联,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之间,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之间,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均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单元为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之间,且与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三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由多个电阻串联组成。

8.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电容、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稳压管、第一电容以及三极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母线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用于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稳压管并联,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稳压管并联,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之间,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均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之间,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之间,且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连接。

9.一种车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保护电路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内设有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包括:防反接单元,所述防反接单元用于与电池连接;预充单元,所述预充单元与所述防反接单元连接,且用于通过母线电容与所述电池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防反接单元及所述预充单元连接,且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其中,当所述电池正接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防反接单元截止以由所述预充单元对所述母线电容进行预充,在所述母线电容预充完成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防反接单元导通以使电路正常工作;当所述电池反接时,所述防反接单元直接截止以切断电池与电路的连通。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提高可靠性,且电路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以及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铭;刘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