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4368发布日期:2020-10-23 1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源电路,包括高压电路以及与高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过压保护电路,所述高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保护电路和整流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外部三相电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路还包括:

吸收电路,该吸收电路的两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吸收电路的输出端对应为第一级电源的正极和第一接地端;

储能电路,该储能电路的两端与吸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为第二级电源的正极和第二接地端;

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

过压保护模组(f1),设有5个引脚,其内置有mos管,用于对输出电压进行钳位;

第二分压电路,该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与高压电路的第二级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2引脚、第4引脚和第5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与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之间的连接线连接第一接地端;

取样电路,该取样电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分压电路与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2引脚相连接的连接线之间,另一端与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3引脚相连接,所述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3引脚与第二接地端相连接;

反向保护模块,该反向保护模块的一端与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1引脚相连接且与第二分压电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分压电路与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的连接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模组(f1)的型号为dmhv-1400-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多个串联的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与过压保护模组(f1)的第4引脚和第5引脚相连接线之间还设有第十电容(c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第三压敏电阻(rv3),所述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第三压敏电阻(rv3)的一端分别连接外部三相电源的a线、b线和c线的电压输入端ua、ub和uc,所述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第三压敏电阻(rv3)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电源的零线(u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第四二极管(vd4)、第五二极管(vd5)、第六二极管(vd6)、第七二极管(vd7)、第八二极管(vd8)、第九二极管(vd9)、第十二极管(vd10)、第十一二极管(vd11)、第十二二极管(vd12)、第十三二极管(vd13)、第十四二极管(vd14)、第十五二极管(vd15)和第十六二极管(vd16);

所述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和第四二极管(vd4)依次同方向相串联;所述第五二极管(vd5)、第六二极管(vd6)、第七二极管(vd7)和第八二极(vd8)依次同方向相串联;所述第九二极管(vd9)、第十二极管(vd10)、第十一二极管(vd11)和第十二二极管(vd12)依次同方向相串联;所述第十三二极管(vd13)、第十四极管(vd14)、第十五二极管(vd15)和第十六二极管(vd16)依次同方向相串联;且串联后的二极管并依次相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热敏电阻(rt1)、第二热敏电阻(rt2)、第三热敏电阻(rt3)和第四热敏电阻(rt4),所述第一热敏电阻(rt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三相电源a线的电源输入端(ua)和第一压敏电阻(rv1)的连接线之间以及第十四极管(vd14)的正极和第十五二极管(vd15)的负极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二热敏电阻(rt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三相电源b线的电源输入端(ub)和第二压敏电阻(rv2)的连接线之间以及第十二极管(vd10)的正极和第十一二极管(vd11)的负极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三热敏电阻(rt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三相电源c线的电源输入端(uc)和第三压敏电阻(rv3)的连接线之间以及第六二极管(vd6)的正极和第七二极管(vd7)的负极连接线之间,所述第四热敏电阻(rt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三相电源n线的电源输入端(un)以及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和第三二极管(vd3)的负极连接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路中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热敏电阻(rt1)与第十四极管(vd14)的正极连接线之间、第二热敏电阻(rt2)与第十二极管(vd10)的正极连接线之间以及第三热敏电阻(rt3)与第六二极管(vd6)的正极连接线之间,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电源的零线(u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以及扼流圈(l3),所述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相串联且并联在整流电路的两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在扼流圈(l3)的第1引脚,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在扼流圈(l3)的第4引脚,所述扼流圈(l3)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分别对应为第一级电源的正极和第一接地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路包括两个相串联的电解电容和分别对应并联在两个电解电容两端的均压电阻,所述两电解电容的两端分别对应为第二级电源的正极和第二接地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源电路,包括高压电路以及与高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过压保护电路,高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保护电路和整流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外部三相电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路还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吸收电路和储能电路,吸收电路和储能电路的输出端分别对应为第一级电源和第二级电源;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模组(F1),设有5个引脚,其内置有MOS管,用于对输出电压进行钳位;第二分压电路、取样电路和反向保护模块。优点在于:通过过压保护模组中内置的MOS管开启或关闭,对输出电压进行钳位,极大地降低了超宽输入电压范围对开关电源的损坏,能对高压电路进行过压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柯小勤;周中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