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3789发布日期:2020-06-02 19:4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独立光伏发电也叫离网光伏发电。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独立光伏电站包括边远地区的村庄供电系统,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通信信号电源、阴极保护、太阳能路灯等各种带有蓄电池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光伏发电实例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机作为光伏发电设备的另一名称,其同样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这三部分,基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方式,光伏发电设备必然需要安装在室外进行工作,在遭遇冰雹天气时,目前多数太阳能电池板已具有保护功能,可以对电池板表面进行遮盖以降低冰雹造成的损伤,但其驱动方式大多较为迟缓,仅能够在接触冰雹后启动相应遮盖功能,在此过程中电池板仍然会受到部分冰雹的撞击,可能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能够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对冰雹天气进行监控并及时对电池板进行保护,同时可在实现保护功能的同时保证电池板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底部后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框架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前侧,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机构,且保护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后侧,保护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机构,框架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弯板,且框架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壳体、转筒、旋钮、保护帘、开合板、固定条、稳定件、滑块、导滑板、磁条、金属片、磁片和微型电动缸,所述第一壳体焊装在框架顶部的后侧,转筒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且转筒的右端贯穿第一壳体的右侧并套装有旋钮,保护帘卷绕在转筒上,开合板的顶部铰接在第一壳体的正面并贯穿第一壳体的内侧,固定条固定连接在保护帘的前侧,固定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件的顶端,稳定件位于第一壳体的外部,且稳定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框架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倾斜状设置的导滑条,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滑条的顶部内,磁条嵌装在固定条的正面,金属片嵌装在开合板的底部,磁片嵌装在第一壳体的内前壁的底部,微型电动缸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内底部,且微型电动缸的输出端相对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稳定件由两个板片铰接组成,且用于铰接的连接轴上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片的底部与磁片的顶部贴合,且金属片的材料为铁。

优选的,所述保护帘包括帘体、凹槽、凹凸镜片、透光孔和保护条,所述帘体的后侧固定连接在转筒上,且帘体的前侧与固定条固定连接,凹槽呈等距阵列状开设在帘体的上下两侧,且凹槽内粘接有凹凸镜片,透光孔呈等距阵列状开设在帘体内并连通两个相对称的凹槽,保护条呈排状分别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壁的前后两侧,且保护条远离凹槽内壁的一端倾斜至凹槽外部。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壳体、转杆、接触片、连接杆、滑动片、海绵块、软头触针和接触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焊接在第一壳体的顶部,若干转杆呈排状穿插在第二壳体的正面,且转杆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穿插有销轴,销轴的两端插接在第二壳体内,若干接触片呈排状等距嵌装在转杆内,且接触片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转杆的左右两侧,连接杆的前端与转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后端与滑动片的底部铰接,滑动片纵向滑动连接在第二壳体内,且滑动片的顶部与海绵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海绵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的内顶部,软头触针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动片顶部的中部,接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内顶部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软头触针的顶端套接有橡胶套,且软头触针的顶端相对接触传感器的接触面,接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型电动缸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基于电池板上检测机构的安装,使得该光伏发电设备具有针对于冰雹天气的实时监控效果,使得光伏发电技术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检测机构与保护机构相配合的运作方式,能够在检测机构检测到冰雹天气时快速将结果反馈至保护机构,并使得保护机构运作对电池板进行相应的保护处理,相对于传统具有防冰雹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板触发方式,能够更为快速地实现对电池板的保护功能。

(2)、该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通过保护机构的结构设计,相较于硬质保护盖的保护手段,其运作方式迅速且便于收纳复位,保护机构展开后具有相应的缓冲结构对落至保护帘表面的冰雹进行缓冲,并通过保护帘结构的特殊设计将冰雹快速推离保护帘,同时通过保护机构的运作方式,保护帘在触发后能够快速完成固定连接,进而具备一定强度,并与电池板之间存在一定间隔,充分达到对太阳能电池板的保护效果。

(3)、该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保护帘在达到对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效果的同时,具有特殊的聚光功能,即便在冰雹天气,同样存在阳光甚至晴天的天气状况,在此条件下的日光强度同样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因此在达到对太阳能电池板保护功能的同时,充分提高其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并基于保护帘自身的结构设计,对聚光结构同样起到了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而充分提高了该光伏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检测机构的右剖图;

图4为本发明保护机构的右剖图;

图5为本发明保护帘的部分纵剖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框架、2蓄电池、3太阳能电池板、4保护机构、5检测机构、6金属弯板、7固定块、8牵引绳、401第一壳体、402转筒、403旋钮、404保护帘、405开合板、406固定条、407稳定件、408滑块、409导滑板、410磁条、411金属片、412磁片、413微型电动缸、4041帘体、4042凹槽、4043凹凸镜片、4044透光孔、4045保护条、51第二壳体、52转杆、53接触片、54连接杆、55滑动片、56海绵块、57软头触针、58接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机,包括框架1,框架1底部后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且框架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3的前侧,框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保护机构4,且保护机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3的后侧,保护机构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机构5,框架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弯板6,且框架1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8的前端。

保护机构4包括第一壳体401、转筒402、旋钮403、保护帘404、开合板405、固定条406、稳定件407、滑块408、导滑板409、磁条410、金属片411、磁片412和微型电动缸413,第一壳体401焊装在框架1顶部的后侧,转筒40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401内壁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且转筒402的右端贯穿第一壳体401的右侧并套装有旋钮403,保护帘404卷绕在转筒402上,开合板405的顶部铰接在第一壳体401的正面并贯穿第一壳体401的内侧,固定条406固定连接在保护帘404的前侧,固定条40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件407的顶端,稳定件407位于第一壳体401的外部,且稳定件40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08,框架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倾斜状设置的导滑条409,两个滑块408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滑条409的顶部内,磁条410嵌装在固定条406的正面,金属片411嵌装在开合板405的底部,磁片412嵌装在第一壳体401的内前壁的底部,微型电动缸413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401的内底部,且微型电动缸413的输出端相对金属片411,稳定件407由两个板片铰接组成,且用于铰接的连接轴上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片固定连接,金属片411的底部与磁片412的顶部贴合,且金属片411的材料为铁。

保护帘404包括帘体4041、凹槽4042、凹凸镜片4043、透光孔4044和保护条4045,帘体4041的后侧固定连接在转筒402上,且帘体4041的前侧与固定条406固定连接,凹槽4042呈等距阵列状开设在帘体4041的上下两侧,且凹槽4042内粘接有凹凸镜片4043,透光孔4044呈等距阵列状开设在帘体4041内并连通两个相对称的凹槽4042,保护条4045呈排状分别固定连接在凹槽4042内壁的前后两侧,且保护条4045远离凹槽4042内壁的一端倾斜至凹槽4042外部。

检测机构5包括第二壳体51、转杆52、接触片53、连接杆54、滑动片55、海绵块56、软头触针57和接触传感器58,第二壳体51的底部焊接在第一壳体401的顶部,若干转杆52呈排状穿插在第二壳体51的正面,且转杆52与第二壳体51的连接处穿插有销轴,销轴的两端插接在第二壳体51内,若干接触片53呈排状等距嵌装在转杆52内,且接触片53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转杆52的左右两侧,连接杆54的前端与转杆52的后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杆54的后端与滑动片55的底部铰接,滑动片55纵向滑动连接在第二壳体51内,且滑动片55的顶部与海绵块56的底部固定连接,海绵块56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51的内顶部,软头触针5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滑动片55顶部的中部,接触传感器58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51内顶部的中部,软头触针57的顶端套接有橡胶套,且软头触针57的顶端相对接触传感器58的接触面,接触传感器58的输出端与微型电动缸413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遭遇冰雹天气时,冰雹率先与转杆52上的接触片53接触,并基于向下的重力带动转杆52向下转动,同时连接杆54带动滑动片55向上移动,使得软头触针57与接触传感器58接触并通过接触传感器58启动微型电动缸413,通过微型电动缸413运作向外推动开合板405使得金属片411与磁片412分开,在非使用状态下牵引绳8呈拉紧状态,开合板405打开后基于牵引绳8的弹力将固定条406拉出,固定条406被拉出后稳定件407带动滑块408在导滑板409内向下滑动,最终磁条410与金属弯板6接触并紧密吸附,同时配合稳定件407达到对帘体4041的支撑效果,完成帘体4041的固定后,通过保护条4045防止冰雹与凸透镜片4043接触,阳光经由凸透镜片4043的聚光面收集后经由透光孔4044将光线输送至相对太阳能电池板3的凸透镜片4043内,进而将光线再次扩散,使得太阳能电池板3照常工作,冰雹结束后,通过转动旋钮403的方式带动转筒402转动,从而将保护帘404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