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螺栓楔型耐张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6226发布日期:2020-05-19 20:4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螺栓楔型耐张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螺栓楔型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电力金具中耐张线夹是对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影响极深的金具之一,应用广泛,涉及各类电压等级。根据导线固定方式,耐张线夹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压缩型耐张线夹,另外两种是楔型耐张线夹及螺栓型耐张线夹。压缩型耐张线夹将导线与钢锚压接,可承受较大导线拉力,适用于高压或超高压线路;螺栓型耐张线夹握力性能适中,适用于中低压线路;楔型耐张线夹安装简单,但握力性能最差,适用于配电网低压线路。

随着绝缘导线在城市配网中的大面积应用,为不损坏绝缘导线绝缘层,螺栓型耐张线夹在安装时需对导线进行剥皮,安装不便。楔型耐张线夹在安装时虽不需对导线进行剥皮,但现有楔型耐张线夹的结构设计并不完善,在楔块内侧和导线表面的应力过于集中,造成绝缘层变形,导线出现滑移。同时,由于目前楔型耐张线夹采用螺栓固定结构,受限于安装人员素质,螺栓的安装并不能保证两端对称,在楔型耐张线夹服役过程中出现连接杆一侧变形和表面涂层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螺栓楔型耐张线夹,用以改善由于楔块及导线表面应力过于集中从而损伤绝缘导线绝缘层,造成绝缘导线滑移的问题,同时解决楔型耐张线夹螺栓安装不对称、螺栓松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螺栓楔型耐张线夹,包括:

线夹主体,所述线夹主体由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线管和封口滑块组成;所述线管为椎体结构,其一端为大口径,另一端为小口径;在线管上侧开设有放线缺口,线管的内侧开设有三个楔槽,外部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凸起端,所述凸起端上均开设有一个孔洞;所述封口滑块上部与放线缺口嵌合,下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能在线管上滑动的滑槽;在封口滑块底部开设有一个楔槽;具体地,本发明线夹主体中的楔槽设置于线夹主体内侧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所述线夹主体中的线管小口径侧朝向导线拉力方向,放线缺口侧朝上。所述封口滑块由楔块给的向上应力与线管给的反向应力固定。

楔块,所述楔块共有四块,四个楔块的长度及楔角大小等完全一致,分别设置于线管内侧以及封口滑块内侧的楔槽内;楔块放置方向与线管角度倾斜方向一致;楔块内侧(弧形凹槽侧)沿线管径向朝内,与导线相接触。本发明设计的耐张线夹安装完成后为圆形中通管。

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为圆形中空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设置于线管一端;防尘盖垂直于线管,由下至上安装在大口径侧;线夹安装完成后放置于线管大口径端,一定程度上阻止灰尘等杂物落入线夹内;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设置于连接杆两个端部的圆柱体挡块;所述连接杆由两根平行且对称的杆件外加一个对称的中间连接件构成;圆柱体挡块垂直于线管外部凸起端上的孔洞,以供挂于杆塔绝缘子端。

较佳地,所述线管内部小口径侧、且靠近放线缺口处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用以限制封口滑块的位移;线管内部大口径侧设置有三个限位凹槽。

较佳地,防尘盖为圆形中空且带缺口的薄板,在其一面垂直设置有三个卡扣;防尘盖缺口处的弧度与封口滑块底部的弧度相同;防尘盖材料与楔块材料相同。

较佳地,防尘盖上的三个卡扣能与线管内部设置的三个限位凹槽对应扣合。

较佳地,所述凸起端上的孔洞均为竖向开设,且在凸起端后侧(即导线拉力方向一侧)的孔洞两边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能与圆柱体挡块嵌合。

较佳地,两个凸起端上开设的孔洞中:一个孔洞为全封闭结构,另一个为下段开口的半封闭结构。

较佳地,所述三个卡扣等间距设置在防尘盖上;所述三个限位凹槽等间距设置在线管内部。

较佳地,所述防尘盖上下两个部分的连接处设置为斜角相接。

较佳地,楔槽的长度小于线夹主体的长度。

较佳地,耐张线夹所有结构中均不含螺栓固定结构。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区别于传统半封闭结构的线夹主体,通过线管、封口滑块以及四个楔块的结合,改善了原有楔型耐张线夹在服役过程中由于主体、楔块和绝缘导线表面形成的应力集中现象(优化表现见说明书附图7、8。相同导线拉力条件下,应力线越集中,本区域应力越集中),避免绝缘导线绝缘层出现损伤和导线滑移现象的发生;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显示:原有楔型耐张线夹在固定导线时,应力在楔块内侧前端集聚,后端对导线握力基本为零,即仅靠导线被楔块握持表面的一部分提供摩擦力,制约了楔型耐张线夹的握力性能;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后,仿真结果显示楔块、导线表面应力分布呈均匀化,且相同握力性能下,绝缘导线表面的最大压强值明显减少,导线绝缘层受损程度显著下降;同时,得到应力改善的楔块老化速度会有相应下降,一定程度上增加楔型耐张线夹的服役年限;

2)本发明无螺栓等固定结构,仅依托于零件、导线和杆塔固定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良好固定效果,安装简单,基本不受安装人员素质的制约;连接杆端部圆柱体挡块的设计可以使连接杆与线夹主体存在角度差异,满足不同导线弧垂的要求;

3)本发明中设置有防尘盖,一定程度上减慢楔型耐张线夹主体内部受到污秽的过程,延缓楔块老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是线夹主体(线管)内侧的放大图;

图4是防尘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封口滑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线夹主体的示意图;

图7是原有楔型耐张线夹楔块应力分布仿真图(mpa);

图8是本发明楔块应力分布仿真图(mpa);

图9是原有楔型耐张线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结合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螺栓楔型耐张线夹,包括:线夹主体1、楔块2、防尘盖3以及固定结构4,其中:

所述线夹主体1由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线管11和封口滑块12组成;所述线管11为椎体结构,其一端为大口径,另一端为小口径;在线管11上侧开设有放线缺口19,线管11的内侧开设有三个楔槽13,外部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凸起端14;所述凸起端14上均开设有一个孔洞17;所述封口滑块12上部与放线缺口19嵌合,下部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能在线管上滑动的滑槽;在封口滑块12底部开设有一个楔槽13;楔槽设置于线夹主体内侧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这样能使导线所受握力在同一长度上均匀一致,同时利用圆形主体结构改善原有楔型线夹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楔槽使楔块在安装和服役过程中不会偏移或反向移动。

封口滑块12利用楔块给的向上应力与线管给的反向应力进行固定。安装时,封口滑块与线管内侧限位凸起相接触;安装后,封口滑块与线管之间无较大缝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封口滑块无需使用螺栓或铰链等结构进行固定,仅利用其它零件和限位凸起的相互作用力即可使线夹主体稳定的呈圆形有利结构。

所述楔块2共有四块,分别设置于线管11内侧以及封口滑块12内侧的楔槽13内;所述防尘盖3为圆形中空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设置于线管11一端,防尘盖3上下两个部分的连接处设置为斜角相接;下侧半圆形防尘盖在内侧正下方设置有一个卡扣,上侧半圆形防尘盖内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扣;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连接杆41和设置于连接杆41两个端部的圆柱体挡块42;所述连接杆41由两根平行且对称的杆件外加一个对称的中间连接件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线管11内部小口径侧、且靠近放线缺口19处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15,用以限制封口滑块12的位移;线管11内部大口径侧设置有三个限位凹槽16。

进一步地,防尘盖3为圆形中空且带缺口的薄板,在其一面垂直设置有三个卡扣31;防尘盖3缺口处32的弧度与封口滑块12底部的弧度相同;防尘盖材料与楔块材料相同。

具体地,防尘盖3上的三个卡扣31能与线管11内部设置的三个限位凹槽16对应扣合;更具体地,所述三个卡扣31等间距设置在防尘盖3上;所述三个限位凹槽16等间距设置在线管11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端14上的孔洞17均为竖向开设,且在凸起端14后侧即导线拉力方向一侧的孔洞17两边开设有半圆形凹槽18,所述半圆形凹槽18能与圆柱体挡块42嵌合。具体地,两个凸起端14上开设的孔洞17中:一个孔洞为全封闭结构,另一个为下段开口的半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楔槽13的长度小于线夹主体1的长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耐张线夹所有结构中均不含螺栓固定结构。连接杆与线夹主体之间的固定不再需要螺栓等随服役时间增加可能松动的结构。同时,连接杆在垂直导线方向上的倾斜角度存在改变裕度。

下面对本发明的安装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1)本发明安装线夹主体之前,先对线管及封口滑块的外观及形状进行检查,查看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存在坑洼、压痕或凸起等缺陷,然后对楔块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楔块之间大小不一、楔块表面存在裂纹等问题,若存在质量问题,必须停止安装,更换合格零件,零件检查无误后,再进行后续安装;

2)线夹主体中线管的放线缺口正向朝上放置,然后将三个楔块置于线管内侧三个楔槽内,楔块的圆形凹槽朝内,以使楔块与绝缘导线接触均匀;将绝缘导线从线管放线缺口放入线管后,把第四个楔块放在导线上,放置时让楔块的圆形凹槽朝向绝缘导线;

3)将封口滑块从线管大口径处顺导线拉力方向滑入放线缺口中,第四个楔块会自然嵌入封口滑块的楔槽内;继续将封口滑块滑入放线缺口,直到其与线管内侧的限位凸起紧密接触为止;

4)将四个楔块和封口滑块敲紧,检查线夹主体安装是否已经牢固,若依旧存在松动则继续敲紧直至线夹主体零件不会晃动;

5)将固定结构一个端部的圆柱体挡块竖立,让其通过开设有全封闭孔洞的凸起端;转动固定结构,使固定结构另一个端部的圆柱体挡块进入开设有半封闭孔洞的凸起端;然后将固定结构向导线拉力的反方向拉动,直至圆柱体挡块嵌入孔洞两边开设的半圆形凹槽内,此时可根据导线弧垂对固定结构的角度进行调整;

6)将下侧的半圆形防尘盖安装于线管大口径侧,再安装上侧的半圆形防尘盖,安装时需保证防尘盖上的卡扣进入线管内侧限位凹槽内;

7)最后检查安装是否合格,例如检查导线是否被楔块夹紧、连接杆圆柱体端是否嵌入凹槽以及防尘盖是否固定良好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