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98881发布日期:2020-06-23 19:0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于电能储存的需求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锂电池技术不断更新,使得锂电池储能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使用。在此背景下,锂电池技术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当锂电池在温度低于-10℃时,锂电池的活性大大降低,对于高寒地区的锂电池设备会导致无法充电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对锂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同时在充电过程中对锂电池具有保温作用,进而在低温环境中实现正常充电的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充电芯片、发热丝、第一温控开关、npn管、pmos管、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所述充电正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充电负极作为地,所述充电芯片用于为锂电池组充电,所述锂电池组、所述发热丝和第一温控开关均设于一保温箱体内,所述发热丝和所述第一温控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发热丝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第一温控开关的后端接地,所述发热丝与所述第一温控开关连接点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npn管的基极,所述npn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集电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充电正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pmos管漏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正极,所述第一温控开关用于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闭合。

优选地,包括有依次串联的延迟电阻和延迟电容,所述延迟电阻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延迟电容的后端接地,所述延迟电阻与所述延迟电容的连接点与所述p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延迟电容用于: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闭合时充电;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断开时放电,以令所述pmos管延迟导通。

优选地,所述pmos管漏极与所述电源正极之间的线路上串接有第二温控开关,所述第二温控开关设于所述保温箱体内,所述第二温控开关用于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断开。

优选地,所述保温箱体是由泡沫材料制成的保温箱体。

优选地,包括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所述pmos管的源极。

优选地,所述发热丝与所述第一温控开关的连接点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npn管的基极,所述npn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npn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pmos管的栅极。

一种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一充电控制电路实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充电芯片、发热丝、第一温控开关、npn管、pmos管、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所述充电正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充电负极作为地,所述充电芯片用于为锂电池组充电,所述锂电池组、所述发热丝和第一温控开关均设于一保温箱体内,所述发热丝和所述第一温控开关依次串联,所述发热丝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第一温控开关的后端接地,所述发热丝与所述第一温控开关连接点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npn管的基极,所述npn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集电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充电正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pmos管漏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正极,所述第一温控开关用于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闭合,所述方法包括:停止充电步骤: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闭合,将所述发热丝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和所述充电负极之间,所述发热丝产生热量并使得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升高,所述npn管因基极呈低电平而关断,所述pmos管呈关断状态,所述充电芯片停止对所述锂电池组充电;启动充电步骤: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升高至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断开,所述充电正极的电信号通过所述发热丝传输至所述npn管的基极,所述npn管导通并将所述pmos管的栅极电平拉低,所述pmos管呈导通状态,所述充电芯片上电并对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依次串联的延迟电阻和延迟电容,所述延迟电阻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延迟电容的后端接地,所述延迟电阻与所述延迟电容的连接点与所述p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延时启动步骤: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闭合时,所述延迟电容通过所述延迟电阻充电,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断开时,所述延迟电容放电,使得所述pmos管延迟导通,进而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延迟启动。

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第二温控开关,所述第二温控开关串接于所述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源正极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二温控开关设于所述保温箱体内,所述方法包括:高温保护步骤: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温控开关断开,进而控制所述充电芯片停止对所述锂电池组充电。

本发明公开的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现了在低温条件下对锂电池进行温度补偿的功能,使得锂电池技术能够更好地在严寒地区推广应用,同时,本发明将所述锂电池组、所述发热丝和第一温控开关同时设于保温箱体内,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作用下,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对锂电池起到保温作用,并且配合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自发热现象,使得锂电池能够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完成充电,较好地满足了低温环境下的充电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的局部原理图一;

图2为本发明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的局部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充电芯片u1、发热丝rt1、第一温控开关k1、npn管q5、pmos管q6、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所述充电正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充电负极作为地,所述充电芯片u1用于为锂电池组bt充电,所述锂电池组bt、所述发热丝rt1和第一温控开关k1均设于一保温箱体内,所述发热丝rt1和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依次串联,所述发热丝rt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的后端接地,所述发热丝rt1与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连接点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npn管q5的基极,所述npn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q5集电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q6的栅极,所述充电正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q6的源极,所述pmos管q6漏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芯片u1的电源正极vdd,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用于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闭合。

上述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例如低于-10℃左右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受低温影响而闭合,同时将所述发热丝rt1串接于所述充电正极和所述充电负极之间,所述发热丝rt1产生热量并使得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升高,同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将所述npn管q5的基极电平拉低,所述npn管q5关断,所述pmos管q6随之呈关断状态,所述充电芯片u1掉电并且停止对所述锂电池组bt充电;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升高至预设值时,例如升高至8℃左右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因温升而断开,所述充电正极的电信号通过所述发热丝rt1传输至所述npn管q5的基极,所述npn管q5导通并将所述pmos管q6的栅极电平拉低,所述pmos管q6随之导通,所述充电芯片u1上电并对所述锂电池组bt进行充电。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实现了在低温条件下对锂电池进行温度补偿的功能,使得锂电池技术能够更好地在严寒地区推广应用,同时,本发明将所述锂电池组bt、所述发热丝rt1和第一温控开关k1同时设于保温箱体内,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作用下,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对锂电池起到保温作用,并且配合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自发热现象,使得锂电池能够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完成充电,较好地满足了低温环境下的充电需求。

实际应用中,因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为物理开关,所以本实施例需要在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彻底断开后才令所述充电芯片u1上电,对此,本实施例设置了延迟上电电路,具体是指,本实施例包括有依次串联的延迟电阻r11和延迟电容c6,所述延迟电阻r1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延迟电容c6的后端接地,所述延迟电阻r11与所述延迟电容c6的连接点与所述pmos管q6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延迟电容c6用于:

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闭合时充电;

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断开时放电,以令所述pmos管q6延迟导通。

基于上述延迟上电电路,可有效提高充电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际应用中,除了受低温环境影响,锂电池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也会影响充电状态,而锂电池充电过程中,其自身产生的热量将导致保温箱体内温度升高,为了实现高温保护,本实施例中:所述pmos管q6漏极与所述电源正极vdd之间的线路上串接有第二温控开关k2,所述第二温控开关k2设于所述保温箱体内,所述第二温控开关k2用于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断开。进而在高温条件下停止对锂电池充电。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保温箱体是由泡沫材料制成的保温箱体。

为了起到反向保护作用,本实施例包括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pmos管q6的源极。

为了起到限流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丝rt1与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的连接点通过第一电阻r8连接于所述npn管q5的基极,所述npn管q5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9接地。

类似地,所述npn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10连接于所述pmos管q6的栅极。

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请参见图1和图2,该方法基于一充电控制电路实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充电芯片u1、发热丝rt1、第一温控开关k1、npn管q5、pmos管q6、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所述充电正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充电负极作为地,所述充电芯片u1用于为锂电池组bt充电,所述锂电池组bt、所述发热丝rt1和第一温控开关k1均设于一保温箱体内,所述发热丝rt1和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依次串联,所述发热丝rt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的后端接地,所述发热丝rt1与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连接点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npn管q5的基极,所述npn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q5集电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q6的栅极,所述充电正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pmos管q6的源极,所述pmos管q6漏极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芯片u1的电源正极vdd,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用于当温度低于预设值时闭合,所述方法包括:

停止充电步骤: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闭合,将所述发热丝rt1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和所述充电负极之间,所述发热丝rt1产生热量并使得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升高,所述npn管q5因基极呈低电平而关断,所述pmos管q6呈关断状态,所述充电芯片u1停止对所述锂电池组bt充电;

启动充电步骤: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升高至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断开,所述充电正极的电信号通过所述发热丝rt1传输至所述npn管q5的基极,所述npn管q5导通并将所述pmos管q6的栅极电平拉低,所述pmos管q6呈导通状态,所述充电芯片u1上电并对所述锂电池组bt进行充电。

上述方法中,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依次串联的延迟电阻r11和延迟电容c6,所述延迟电阻r1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正极,所述延迟电容c6的后端接地,所述延迟电阻r11与所述延迟电容c6的连接点与所述pmos管q6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延时启动步骤: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闭合时,所述延迟电容c6通过所述延迟电阻r11充电,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k1断开时,所述延迟电容c6放电,使得所述pmos管q6延迟导通,进而控制所述充电芯片u1延迟启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有第二温控开关k2,所述第二温控开关k2串接于所述pmos管q6的漏极与所述电源正极vdd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二温控开关k2设于所述保温箱体内,所述方法包括:

高温保护步骤:当所述保温箱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温控开关k2断开,进而控制所述充电芯片u1停止对所述锂电池组bt充电。

本发明公开的低温环境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方法,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举例如下:当锂电池的温度低于-10℃左右时,若此时是处于充电状态,则首先对锂电池进行加温,待温度升高至8℃左右时停止加温,充电电路必须延时1-5秒后开始对锂池进行充电,由于锂电池此时已经处于可充电的温度中,所以能够正常完成对锂电池的充电工作。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路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并且在保温箱体的保护下,保持温度在-10℃以上,即使充电时产生的热量无法维持温度在-10℃以上,也可以在温度降至-10℃时,重新启动温度补偿,使锂电池得以正常充电。

为了实现高温保护,还可以增设第二温控开关k2,当保温箱体内空间温度超过80℃时,第二温控开关k2断开,此时电路无法充电或放电,只有待温度降低于60℃左右时,第二温控开关k2才重新闭合,充电电路正常工作,该电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锂电池温度过高,避免产生损坏或危险。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