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8669发布日期:2020-06-20 17:3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彩钢瓦屋顶电站安装的光伏组件安装倾角在4°左右,由于光伏组件铝边框的高度高于钢化玻璃,光伏组件表面的水会聚集在铝合金边框和玻璃的产生的夹角处,产生积水,灰尘容易粘附在积水区域,导致积尘,长此以往,积尘区域将光线遮挡,会影响光伏组件将光能转化成电能,从而减少发电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本发明中光伏组件表面聚集在铝合金边框和玻璃的产生的夹角处的积水在触点的作用下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沿着触点顺着折板内侧壁导出光伏组件,避免了光伏组件表面的积水和积尘,提升光伏组价在实际应用时的利用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折板,所述折板包括上板和侧板,上板远离侧板一侧设有若干触尖,所述触尖向下弯折且触尖的尖角与光伏组件的玻璃表面接触,所述折板内侧面设有用于黏连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凸块,所述上板和光伏组件边框顶面的间距小于4mm,所述侧板和光伏组件边框侧面的间距小于4mm。

进一步地,所述触尖为三角形结构,相邻两个触尖之间相接触形成锯齿状结构。水顺着触尖汇集到两个触尖的交点处,形成稍大的水流,使得流速较快,且积水处的灰尘也和水流一并导流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位于侧板内侧,所述侧板上设有两凸块,两凸块分为位于侧板两端处,两凸块的相向面为斜面,两凸块之间的间距从近侧板处至远离侧板处逐渐缩小。同理,使得水流聚集,水流聚集后重力增大,水流速度加快,对前端的水起到引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两凸块顶面和上板存在间距。折板侧边的水可从凸块顶面和上板的间距之间引入。

进一步地,所述两凸块顶面和上板之间的4~6mm。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和侧板的夹角为90°,所述上板和侧板的连接处的内侧设有一条凸条。可以减少折板折点与边框的间距,使得边框上的水能顺着折板内侧壁导流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触尖的弯折度为10~20°。

进一步地,所述折板间隔布置在光伏组件的积水侧。折板间隔布置,折板处的水在触尖的作用下导流作用下导流后,形成低洼,其他没有折板的处的水向低洼处流动,所以间隔布置也能将积水导流出去,间隔布置可以节省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光伏组件表面聚集在铝合金边框和玻璃的产生的夹角处的积水在触点的作用下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沿着触点顺着折板内侧壁导出光伏组件,避免了光伏组件表面的积水和积尘,提升光伏组价在实际应用时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积水侧处引水装置的放大图。

图3为引水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光伏组件1边框2上的折板3,折板3包括上板4和侧板5,上板4远离侧板5一侧设有若干触尖6,触尖6为三角形结构,相邻两个触尖之间相接触形成锯齿状结构,触尖6向下弯折且触尖6的尖角与光伏组件1的玻璃7表面接触,触尖6的弯折度为10~20°。折板3内侧面设有用于黏连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凸块8,凸块8位于侧板5内侧,侧板5上设有两凸块8,两凸块8分为位于侧板5两端处,两凸块8的相向面为斜面,两凸块8之间的间距从近侧板5处至远离侧板5处逐渐缩小,两凸块8顶面和上板4存在间距,两凸块8顶面和上板4之间的4~6mm。上板4和光伏组件1边框2顶面的间距小于4mm,侧板5和光伏组件1边框2侧面的间距小于4mm,折板3间隔布置在光伏组件1的积水侧。上板4和侧板5的夹角为90°,上板4和侧板5的连接处的内侧设有一条凸条9。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折板,所述折板包括上板和侧板,上板远离侧板一侧设有若干触尖,所述触尖向下弯折且触尖的尖角与光伏组件的玻璃表面接触,所述折板内侧面设有用于黏连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凸块,所述上板和光伏组件边框顶面的间距小于4mm,所述侧板和光伏组件边框侧面的间距小于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尖为三角形结构,相邻两个触尖之间相接触形成锯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位于侧板内侧,所述侧板上设有两凸块,两凸块分为位于侧板两端处,两凸块的相向面为斜面,两凸块之间的间距从近侧板处至远离侧板处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凸块顶面和上板存在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凸块顶面和上板之间的4~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侧板的夹角为90°,所述上板和侧板的连接处的内侧设有一条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尖的弯折度为10~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间隔布置在光伏组件的积水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引水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折板,所述折板包括上板和侧板,上板远离侧板一侧设有若干触尖,所述触尖向下弯折且触尖的尖角与光伏组件的玻璃表面接触,所述折板内侧面设有用于黏连在光伏组件边框上的凸块,所述上板和光伏组件边框顶面的间距小于4mm,所述侧板和光伏组件边框侧面的间距小于4mm。本发明中光伏组件表面聚集在铝合金边框和玻璃的产生的夹角处的积水在触点的作用下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沿着触点顺着折板内侧壁导出光伏组件,避免了光伏组件表面的积水和积尘,提升光伏组价在实际应用时的利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振;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固尚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