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与可动态调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13941发布日期:2020-08-11 21:2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电源电路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与可动态调整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与可动态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近来已被广泛的运用,随着驱动技术的改良,使其具有低的消耗电功率、薄型量轻、低电压驱动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及各种投影装置上。

而在直流-直流(dc-dc)电源系统中,存在过流保护(overcurrentprotection,ocp)这一保护机制,目的是实时检测负载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关闭输出,保护产品。当lcd液晶屏工作在高温的环境下时,如果出现ocp问题,液晶屏更容易发生溶屏现象,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包括:一直流-直流电源芯片,包括:一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一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与所述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电性连接;以及一温度补偿单元,与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电性连接;一温敏电阻,与所述温度补偿单元连接;其中,所述温度补偿单元依据所述温敏电阻的电压变化,调整过流保护阈值,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根据调整的过流保护阈值动态调整电流设定值。

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控制端电性耦接所述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电性接收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电性接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滤波器,所述滤波器一端电性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滤波器另一端电性耦接一二极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一端电性接收一输出电压,所述电容另一端电性接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芯片具有一20ua的恒流源,当所述恒流源流经所述温敏电阻时,且当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时,所述温敏电阻阻值也发生变化。

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还包括所述的电源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

本申请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动态调整的方法,包括:提供所述电源电路;透过一温度补偿单元接收由一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所侦测而产生的一控制讯号;透过所述温度补偿单元比对该控制讯号,以获得一控制讯号比对结果;以及依据该控制讯号比对结果来决定且控制一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是否进入一动态调整模式;其中,该动态调整模式是指在高温环境下降低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设定触发值,及时保护电路;以及在低温及常温环境下,提高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设定触发值,避免误触发。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更包括一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控制端电性耦接所述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电性接收一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电性接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更包括一滤波器,所述滤波器一端电性接收所述输入电压,所述滤波器另一端电性耦接一二极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更包括一电容,所述电容一端电性接收一输出电压,所述电容另一端电性接地。

本申请实现在不同工作环境温度下动态调节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ocp)设置的功能,当出现短路情况时,保护液晶显示屏不被损坏,因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中的电流与环境温度曲线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将理解的是,当例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组件被称作“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组件。

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另外,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组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组件。此外,在说明书中,“在......上”意指位于目标组件上方或者下方,而不意指必须位于基于重力方向的顶部上。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电源电路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与可动态调整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及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中的电流与环境温度曲线图,请参照图1及图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电路10,包括:一直流-直流电源芯片100,包括:一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110;一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120,与所述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110电性连接;以及一温度补偿单元130,与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120电性连接;一温敏电阻230,与所述温度补偿单元130连接;其中,所述温度补偿单元130依据所述温敏电阻230的电压变化,调整过流保护阈值,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120根据调整的过流保护阈值动态调整电流设定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温度补偿单元130,与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120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补偿单元13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一第一电阻单元210;一温敏电阻230,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单元210及一第二电阻单元220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第一开关t10,所述第一开关t10的一控制端101a电性耦接所述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110,所述第一开关t10的一第一端101b电性接收一输入电压vin,所述第一开关t10的一第二端101c电性接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滤波器300,所述滤波器300一端电性接收所述输入电压vin,所述滤波器300另一端电性耦接一二极体350。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电容400,所述电容400一端电性接收一输出电压vout,所述电容400另一端电性接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芯片100具有一20ua的恒流源,当所述恒流源流经所述温敏电阻230时,且当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时,所述温敏电阻230阻值也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50可动态调整的方法,包括:提供所述电源电路10;透过一温度补偿单元130接收由一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110所侦测而产生的一控制讯号;透过所述温度补偿单元130比对该控制讯号,以获得一控制讯号比对结果;以及依据该控制讯号比对结果来决定且控制一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120是否进入一动态调整模式;其中,该动态调整模式是指在高温环境下降低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120设定触发值,及时保护电路;以及在低温及常温环境下,提高所述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120设定触发值,避免误触发。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更包括一第一开关t10,所述第一开关t10的一控制端101a电性耦接所述直流-直流电源变流器110,所述第一开关t10的一第一端101b电性接收一输入电压vin,所述第一开关t10的一第二端101c电性接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更包括一滤波器300,所述滤波器300一端电性接收所述输入电压vin,所述滤波器300另一端电性耦接一二极体350。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更包括一电容400,所述电容400一端电性接收一输出电压vout,所述电容400另一端电性接地。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示意图。请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50包括:第一基板301(例如主动阵列基板);第二基板302(例如彩色滤光片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301相对设置;液晶层303,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301与所述第二基板302之间;且还包括所述电源电路1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301与所述第二基板302之间(例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301的表面)。且更包括第一偏光片306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301的一外表面上;以及第二偏光片307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302的一外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306与所述第二偏光片307的偏振方向为互相平行。

本申请实现在不同工作环境温度下动态调节过电流保护控制逻辑单元(ocp)设置的功能,当出现短路情况时,保护液晶显示屏不被损坏,因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