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4917发布日期:2020-07-07 14:3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当下全球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巨大,接近枯竭,同时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极度严峻。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太阳能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将光转化为电,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可独立运行,亦可并网运行,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等优势。

相关技术中的双玻光伏组件集成接线盒及引出端,通过接线盒及引出端传输电力,组件成本较高,且由于线材裸露暴晒造成可靠性下降,线材不可单独更换,只能更换整块双玻光伏组件,使得后期系统维护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光伏系统,用于缓解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其包括:

光伏组件,包括发射线圈;以及

电力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被配置为无线电力传输,所述电力接收模块与所述光伏组件各自分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排布且集成封装的第一板、第一封装层、电池层、第二封装层、所述发射线圈、第三封装层和第二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电连接所述电池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旁路二极管设于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侧,或者,所述旁路二极管设于所述电池层与第一封装层之间,或者,所述旁路二极管设于所述电池层与第二封装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还包括安装件和母线,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电力接收模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有线槽,所述母线设于所述线槽内,所述电力接收模块与所述母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管件,所述管件的内部形成容纳所述母线的线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一卡扣件,所述光伏组件设有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二卡扣件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卡扣件设有第二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之间,所述电力接收模块设于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之间,且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光伏组件,每个光伏组件的下方设有电力接收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的至少之一的内部形成容纳所述母线的线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被构造为相适配的十字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电磁感应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线圈包括电磁感应接收线圈。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中的发射线圈与电力接收模块中的接收线圈采用无线电力传输的方式,光伏组件外表面无需设置线缆,安装或更换光伏组件不会对线缆造成损伤,极大的提升了光伏组件拆装的便利度,且光伏组件和电力接收模块各自分开设置,不论光伏组件还是电力接收模块出现损坏或其他问题,都可以单独更换,不会对另一部件造成损伤,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组件在安装至电力接收模块上方之前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光伏组件;11-发射线圈;12-第一板;13-第一封装层;14-电池片;15-第二封装层;16-第三封装层;17-第二板;18-第二卡扣件;

2-电力接收模块;21-接收线圈;

3-旁路二极管;

4-安装件;41-第一管件;42-第二管件;43-第一卡扣件;

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其包括光伏组件1和电力接收模块2。

光伏组件1包括发射线圈11。

电力接收模块2包括接收线圈21,发射线圈11与接收线圈21被配置为无线电力传输,电力接收模块2与光伏组件1各自分开设置。

其中,无线电力传输包括利用无线电的手段,使光伏组件1将产生的电力转换成为无线电波发送出去,再通过电力接收模块2将无线电波收集起来并转换为电力。

在相关技术中,光伏组件上设置接线盒,接线盒包括线缆,线缆用于与母线连接,不论是光伏组件、接线盒还是线缆出现问题,都需要将光伏组件和其上设置的接线盒一起换掉,维护成本高,如果单独更换光伏组件或者接线盒,都需要将光伏组件和接线盒拆开,而拆除接线盒,会对光伏组件造成损伤,产生功率损失甚至火灾隐患,且光伏组件与接线盒拆装时,光伏组件与接线盒之间的接线端子难以分离,或分离时由于接线端子老化存在断裂现象。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中的发射线圈11与电力接收模块2中的接收线圈21采用无线电力传输的方式,光伏组件1外表面无需设置任何与电力接收模块2或者母线连接的线缆,安装或更换光伏组件1不会对任何线缆造成损伤,极大的提升了光伏组件1拆装的便利度,且光伏组件1上不再设置接线盒,节省了接线盒成本,再者,光伏组件1和电力接收模块2各自分开设置,不论光伏组件间1还是电力接收模块2出现损坏或其他问题,都可以单独更换,不会对另一部件造成损伤,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光伏组件1还包括第一板12、第一封装层13、电池层14、第二封装层15、第三封装层16和第二板17。

第一板12、第一封装层13、电池层14、第二封装层15、发射线圈11、第三封装层16和第二板17依次排布且集成封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12和第二板17采用玻璃材料制成,光伏组件1为双玻光伏组件,双玻光伏组件具有绝缘性高、耐候性好、寿命长、抗pid等优良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板12为前板,第二板17为背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装层13、第二封装层15和第三封装层16均为胶膜层。形成胶膜层的材料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或聚乙烯醇缩丁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装层13、第二封装层15和第三封装层16均为白色,可隐藏发射线圈11,使光伏组件1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层14包括两个以上电池串,各电池串通过汇流条电连接。汇流条是一种多层层压结构的导电连接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串包括两个以上电池片,各电池片之间通过焊带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包括晶硅电池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包括旁路二极管3,旁路二极管3电连接电池层14。

在其中某个电池片由于热斑效应受损或烧毁不能发电时,旁路二极管3起旁路作用,使其它电池片所产生的电流从旁路二极管3流出,使光伏系统继续发电,不会因为某一片电池片出现问题而产生发电电路不通的情况,也就是说旁路二极管3可将出现问题的组串旁路掉,减少功率损失。

例如:电池层14包括60片电池片,60片电池片分为三串,装有三个旁路二极管3,如果其中一片电池片被遮挡或者损坏,就从发电源变为了负载,造成功率损失甚至发生火灾,旁路二极管3的作用就是将问题电池片所在的电池串旁路,从而保障剩余两串正常发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旁路二极管3设于第二板17远离第一板12的一侧。

在第一板12为前板,第二板17为背板的实施例中,旁路二极管3粘结于背板玻璃的外侧,旁路二极管3为外置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路二极管3设于电池层14与第一封装层13之间。或者,旁路二极管3设于电池层14与第二封装层15之间。旁路二极管3采用内置贴片型,直接层压于电池层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包括安装件4,光伏组件1和电力接收模块2设于安装件4。

光伏组件1和电力接收模块2分别设于安装件4,且光伏组件1与电力接收模块2之间采用无线电力传输,无需设置电缆,在光伏组件1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将光伏组件1更换掉,而不会因为光伏组件1和电力接收模块2电缆连接或者设置一体,而需要将光伏组件1和电力接收模块2一起更换掉,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4设有线槽,母线埋设于线槽内,电力接收模块2与母线电连接。电力接收模块2与埋设于线槽内的母线连接,没有线缆裸露,避免线缆在阳光暴晒下可靠性降低,因此,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和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4包括管件,管件的内部形成容纳母线的线槽。

由于光伏组件1与电力接收模块2之间采用无线电力传输,无需设置电缆,而电力接收模块2与埋设于管件内的母线连接,没有线缆裸露,避免线缆在阳光暴晒下降低可靠性,因此,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可靠性和美观度,且缓解了拆装过程中,线缆的损坏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件包括方管或圆管。

管件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对其内部埋设的线缆具有保护作用,且对其上安装的光伏组件1与电力接收模块2具有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4上设有两个以上光伏组件1,每个光伏组件1对应配备电力接收模块2,在其中一个光伏组件1出现问题后,可以单独更换该有问题的光伏组件,实现定点拆卸安装,且拆装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光伏组件1外表面没有任何与电力接收模块2连接的线缆,消除线缆老化损坏的风险,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4设有第一卡扣件43,光伏组件1设有第二卡扣件18,第一卡扣件43与第二卡扣件18相适配。

光伏组件1和安装件4通过第一卡扣件43与第二卡扣件18的配合实现连接。

在组装光伏组件1时,只需要将第二卡扣件18对准第一卡扣件43按下就可以实现光伏组件1的安装,无需人工对齐,误差小、效率高,避免出现光伏组件1错位的现象,并且拆卸方便。

如图3所示,第二卡扣件18设于光伏组件1中的第二板,可选地,第二卡扣件18设于背板玻璃。可选地,第二卡扣件18粘结于背板玻璃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扣件43设于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还包括连接件5,第二卡扣件18设有第一孔,第一卡扣件43设有第二孔,连接件5与第一孔和第二孔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扣件18包括凸块,第一卡扣件43包括凹槽,凸块与凹槽相适配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管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光伏组件1设于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之间,电力接收模块2设于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之间,且位于光伏组件1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光伏组件1,每个光伏组件1的下方均设有电力接收模块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之间设置的各个光伏组件1均通过第二卡扣件18与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上的第一卡扣件43连接,拆卸方便。

在维护光伏系统时,若需更换中间的光伏组件,无需拆除该中间光伏组件一侧的所有光伏组件,可以直接将中间的光伏组件拆下即可,节省人力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的至少之一的内部形成容纳母线的线槽。各电力接收模块2均与母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上均设有第一卡扣件43,如图3所示,光伏组件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卡扣件18,光伏组件1两端的第二卡扣件18分别对应与第一管件41上的第一卡扣件43和第二管件42上的第一卡扣件43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还包括连接件5,第二卡扣件18设有第一孔,第一卡扣件43设有第二孔,连接件5与第一孔和第二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连接件5包括螺栓,螺栓的头部设置有防滑纹,螺栓的头部通过螺母锁紧。

可选地,螺栓与管件之间放置弹片。

可选地,螺栓与螺母之间放置防滑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扣件43和第二卡扣件18被构造为相适配的十字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扣件43和第二卡扣件18的中部开有孔,便于螺栓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4包括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均设有十字形卡槽,十字形卡槽的中间留有螺栓孔位。第一管件41和第二管件42之间连接有两个以上电力接收模块2。各电力接收模块2通过第一管件41和/或第二管件42内的母线串联,传输产生的电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线圈11包括电磁感应发射线圈,接收线圈21包括电磁感应接收线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力接收模块2包括承载件,接收线圈设于承载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力接收模块2提前安装在安装件4上,在安装光伏组件1时,只需将光伏组件1背板上的第二卡扣件18对准安装件4上的第一卡扣件43,按入连接,即可将光伏组件1安装在安装件4上。

进一步地,可在第二卡扣件18和第一卡扣件43设置孔,通过拧紧螺栓连接第二卡扣件18和第一卡扣件43,最后通过螺母锁紧即可。

光伏组件1工作时,发射线圈11通电,产生磁场,安装件4上的接收线圈21就会感应到磁场,并将磁场转化为电能,通过预埋在安装件4里的母线实现电力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光伏组件1发的电通过无线电力传输至电力接收模块2,电力接收模块2将电力传输至母线,且配合快速安装件的使用,达到节省接线盒和线缆成本、安装拆卸便捷、全埋线、组串对齐、美观可靠等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另外,在没有明确否定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