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0893发布日期:2020-09-15 19:3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矿用电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矿用电动机组件的防水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煤矿使用环境较潮湿,在电机内部经常存在冷凝水,冷凝水通过导电杆与绕组引出线焊接部位使其与机壳产生爬电现象,导致绝缘电阻为零,影响电机使用,影响生产效率。应用该绕组引接线与导电杆的防水工艺后,当在产生冷凝水时,将会产生由水珠在导电杆与绕组引接线表面引起的爬电现象,影响正常电机运行,改变绕组引接线与导电杆的连接结构,将大大提高矿用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包括接线腔,所述接线腔固定设置在导热壳体中段位置,所述导热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下端设有圆形槽口,设置在导电杆下方的绕组引出线与导电杆的圆形槽口处抵接,所述圆形槽口与绕组引出线之间的空隙设置密封圈,设置在绕组引出线外侧的热缩管通过自粘带将绕组引出线密封;在密封圈的一侧上还设有硅橡胶;所述导热壳体包括密封部、散热部、连接部;所述密封部内部设有细长孔,并且外壁为波纹状,与细长孔底部连接的散热部一面为斜面,并且所述散热部的内部中空设置,设置在散热部下方的连接部一端为斜面。

所述散热部外壁与接线腔设置成一体,所述接线腔与散热部之间薄壁设置。

所述散热部的外形与密封部的外壁为同样的波纹状。

所述散热部的内部形状与导电杆、绕组引出线随形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密封部的细长孔与散热部中空设置的部位结合在一起形成内部换热空间,由导电杆以及绕组引出线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到换热空间内部中,并且散热部的上下两端为斜面,如果产生冷热交换,则可以将水珠传递到薄壁处,同时换热空间的薄壁处与外界形成二次换热,并且导电杆与绕组引出线与外界潮湿的环境形成密封空间,防止了爬电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如图所示,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包括接线腔1,所述接线腔1固定设置在导热壳体2中段位置,所述导热壳体2的内部设有导电杆3,所述导电杆的下端设有圆形槽口301,设置在导电杆3下方的绕组引出线4与导电杆的圆形槽口301处抵接,所述圆形槽口与绕组引出线之间的空隙设置密封圈5,设置在绕组引出线4外侧的热缩管6通过自粘带7将绕组引出线4密封;在密封圈5的一侧上还设有硅橡胶8;所述导热壳体2包括密封部21、散热部22、连接部23;所述密封部内部设有细长孔211,并且外壁为波纹状,与细长孔底部连接的散热部22一面为斜面221,并且所述散热部22的内部中空设置,设置在散热部下方的连接部一端为斜面231。

所述散热部外壁与接线腔1设置成一体,所述接线腔1与散热部22之间222薄壁设置。

所述散热部23的外形与密封部21的外壁为同样的波纹状。

所述散热部23的内部形状与导电杆3、绕组引出线4随形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包括接线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腔固定设置在导热壳体中段位置,所述导热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下端设有圆形槽口,设置在导电杆下方的绕组引出线与导电杆的圆形槽口处抵接,所述圆形槽口与绕组引出线之间的空隙设置密封圈,设置在绕组引出线外侧的热缩管通过自粘带将绕组引出线密封;在密封圈的一侧上还设有硅橡胶;所述导热壳体包括密封部、散热部、连接部;所述密封部内部设有细长孔,并且外壁为波纹状,与细长孔底部连接的散热部一面为斜面,并且所述散热部的内部中空设置,设置在散热部下方的连接部一端为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外壁与接线腔设置成一体,所述接线腔与散热部之间薄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的外形与密封部的外壁为同样的波纹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的内部形状与导电杆、绕组引出线随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用电动机绕组导电杆防水装置,包括接线腔,接线腔固定设置在导热壳体中段位置,导热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杆,导电杆的下端设有圆形槽口,绕组引出线与导电杆的圆形槽口处抵接,圆形槽口与绕组引出线之间设置密封圈,热缩管通过自粘带将绕组引出线密封;密封圈上还设有硅橡胶;导热壳体包括密封部、散热部、连接部;本发明的优点是:密封部的细长孔与散热部中空设置的部位结合在一起形成内部换热空间,由导电杆以及绕组引出线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到换热空间内部中,同时换热空间的薄壁处与外界形成二次换热,并且导电杆与绕组引出线与外界潮湿的环境形成密封空间,防止了爬电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曲路平;李春光;李维;高启哲;董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