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3937发布日期:2020-10-28 1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包括外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顶壁上设置有检修井(2),所述检修井(2)上设置有密封门(21),于所述检修井(2)周侧的外箱体(1)上围设有凸井(3),所述凸井(3)上设置有承压井盖(4),所述承压井盖(4)包括承压板(41)和挡雨板(42),所述承压板(41)一侧与所述凸井(3)铰接,另一侧与所述挡雨板(42)铰接,且所述承压板(41)盖合于所述凸井(3)上时,所述挡雨板(42)设置于所述承压板(41)和凸井(3)之间,于所述凸井(3)和检修井(2)之间的外箱体(1)上设置有第一排水管(17),所述第一排水管(17)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体(1)上的储水箱(51)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水箱(51)内的水泵(52)和液位计(53),所述第一排水管(17)的出水口与储水箱(51)内腔连通,所述液位计(53)与所述水泵(52)电连接,所述水泵(52)的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51)的出水管连通,所述储水箱(51)的出水管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且储水箱(51)的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止回阀(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42)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定位组件(43),所述定位组件(43)包括第一连杆(431)和第二连杆(432),所述第一连杆(431)一端与挡雨板(4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32)通过螺栓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32)远离第一连杆(431)一端与承压板(41)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杆(431)和第二连杆(432)的铰接轴均与所述挡雨板(42)和承压板(41)的铰接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挡雨板(42)和承压板(41)的铰接轴两侧的所述挡雨板(42)侧壁上均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滑动连接有辅助挡板(4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检修井(2)和凸井(3)之间的外箱体(1)上设置有伸缩管(6)和能够对伸长后的伸缩管(6)进行支撑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管(6)罩设于所述凸井(3)上,且所述伸缩管(6)一端与所述外箱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17)的进水口设置于所述伸缩管(6)和凸井(3)之间的外箱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若干沿所述伸缩管(6)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的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包括若干逐级套接的套筒(71),所述套筒(71)轴线均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套筒(71)靠近外箱体(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弹簧销(711),远离外所述外箱体(1)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弹簧销(711)配合的销孔(712),且最外层所述套筒(71)靠近外箱体(1)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体(1)上,最内层所述套筒(71)远离外箱体(1)一端与所述伸缩管(6)远离外箱体(1)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伸缩管(6)和检修井(2)之间的外箱体(1)上设置有第二排水管(18),所述第二排水管(18)与第一排水管(17)连通,且所述第二排水管(18)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1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17)和第二排水口的进水口上均设置有滤网(8),所述滤网(8)上设置有堵盖(8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埋式箱式变电站,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在降雨天气维修不便的问题,其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顶壁上设置有检修井,所述检修井上设置有密封门,于所述检修井周侧的外箱体上围设有凸井,所述凸井上设置有承压井盖,所述承压井盖包括承压板和挡雨板,所述承压板一侧与所述凸井铰接,另一侧与所述挡雨板铰接,且所述承压板盖合于所述凸井上时,所述挡雨板设置于所述承压板和凸井之间,于所述凸井和检修井之间的外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组件。本申请具有便于在降雨天气对地埋式箱式变电站进行维修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弥富军;潘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博蔚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5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