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3502发布日期:2021-03-02 12:2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多项政策法规,越来越重视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目前,我国以太阳能发电和供热的独立系统为主,热电联供太阳能系统的市场虽然较低,但由于高性能的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具有容易实现和建筑一体化、技术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等突出优点,在国内被普遍看好,因而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0003]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太阳能发电和供热系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产品体系不合理:太阳能供热系统分平板式和真空管式两大主流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平板式太阳能供热系统在90%以上的份额,真空管式不足10%,在我国则恰恰相反;(2)真空管太阳能供热系统不能实现与建筑物一体化,安装不美观,有损城市形象,存在易结垢、易破损、增加屋顶承重、影响建筑结构的问题,因此物业管理或城建部门建制或反对此类产品的安装;(3)由于真空管太阳能供热系统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利润可观,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存在技术滞后、产品档次低、质量问题较多、今后服务量大、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这种短期行为不仅制约了太阳能这一朝阳产业的良性发展,且给这个产业带来无穷的后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寿命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包括: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逆变器、保温水箱、冷热交换设备;其中,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第一输出端连接逆变器输入端,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第二输出端通过水管道连接冷热交换设备输入端,所述保温水箱输入端通过水管道连接冷热交换设备输出端,所述保温水箱通过水管道连接终端设备。
[0006]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利用物联网实现对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的远程控制。
[0007]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通过循环水泵为水循环提供动力。
[0008]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储能电池,用于向冷热交换设备和逆变器供电。
[0009]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并网箱,用于连接逆变器和电力电网。
[0010]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还包括集热式光伏组件玻璃,所述集热式光伏组件玻璃进行凹凸处理。
[0011]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还包括铜铝集热式换热器,所述铜铝集热式换热器设置
有循环液体管道,所述循环液体管道通过排列组合连接实现对组件的降温。
[0012]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边框采用铝型材,并使用防高温硅胶密封。
[0013]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由eva和电池片连接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覆盖有一种水基氧化硅与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涂料。
[0014]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远程监控检测装置,所述远程监控检测装置通过云端互联网技术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
[0015]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1)对集热式光伏组件玻璃进行了凹凸处理,增加采光和吸热面积,用eva与电池片进行连接组成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铜铝集热式换热器,设置循环液体管道,通过特定的排列组合连接,达到对组件降温的作用,提升发电量15%以上;(2)以防冻液为直接介质与集热式光伏组件进行热量交换,解决了水介质结冰问题及氟介质无法长距离传输问题,实现了热的规模化应用;(3)将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相结合,通过逆变器的并网和离网功能实现供电,采用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实现系统的远程管理;(4)利用冷热交换设备、管道、循环水泵和保温水箱实现对集热式光伏组件的降温、提升发电量、热采集及运用,达到集供电、供热水、制冷、供暖一体化功能,使系统综合效率达68%以上。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包括: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逆变器、保温水箱、冷热交换设备;其中,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第一输出端连接逆变器输入端,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第二输出端通过水管道连接冷热交换设备输入端,所述保温水箱输入端通过水管道连接冷热交换设备输出端,所述保温水箱通过水管道连接终端设备。
[0021]
具体的,以防冻液为直接介质与集热式光伏组件进行热量交换,解决了水介质结
冰问题及氟介质无法长距离传输问题,实现了热的规模化应用。
[0022]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利用物联网实现对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的远程控制。
[0023]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通过循环水泵为水循环提供动力。
[0024]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储能电池,用于向冷热交换设备和逆变器供电。
[0025]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并网箱,用于连接逆变器和电力电网。
[0026]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还包括集热式光伏组件玻璃,所述集热式光伏组件玻璃进行凹凸处理;具体的,对集热式光伏组件玻璃进行了凹凸处理,增加采光面积和吸热面积,用eva与电池片进行连接组成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铜铝集热式换热器,设置循环液体管道,通过特定的排列组合连接,达到对组件降温的作用,组件的温度是影响太阳能电池板功率输出的重要因素,太阳能电池板的峰值功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即温度每升高1℃,太阳能电池的峰值功率损失率约为0.41%,采用背面集热式光伏组件,不仅能通过集热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板背面的热进行收集,通过液体带走热量,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的温度,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提高15%以上。
[0027]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还包括铜铝集热式换热器,所述铜铝集热式换热器设置有循环液体管道,所述循环液体管道通过排列组合连接实现对组件的降温。
[0028]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边框采用铝型材,并使用防高温硅胶密封,实现无缝连接,防止雨水渗入。
[0029]
所述新型集热式光伏组件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由eva和电池片连接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覆盖有一种水基氧化硅与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涂料;具体的,利用一种水基氧化硅与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涂料,其在强碱性等综合条件下能以特有的非聚合单体与基材之间形成强大的“化学键”,从而永久牢固地结合,使其具有自洁功能,延缓组件背板eva的老化,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0030]
所述太阳能蒸汽循环供给系统还包括远程监控检测装置,所述远程监控检测装置通过云端互联网技术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逆变器发挥并网和离网功能,让光伏电力得以使用;冷热交换设备、管道、循环水泵及保温水箱实现对组件的降温、提升发电量、热采集及利用,从而实现供电、供热水、制冷、供暖一体化功能。
[00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