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电缆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792发布日期:2020-08-14 19: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电缆的固定装置,包括能将电缆(2)固定在管道(3)开口处的紧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是周面形状与管道内壁形状相适配而能塞住管道开口的塞体,所述塞体由m个块体(1)径向拼合而成,在拼合而成的塞体上设置有n个电缆能穿过塞体的电缆通孔(11),当n为大于1时,所述电缆通孔(11)为相互间隔排列于塞体上,每个电缆通孔(11)是由相邻两块块体(1)的侧面凹部(12)拼合而围成的腔体,每个块体(1)包括压板(16)、能变形的弹性密封块(4)和底板(14),所述压板(16)与底板(14)通过连接杆(13)将弹性密封块(4)夹置于中间,在连接杆(13)端部上设置有能挤压压板的拧紧螺母(5),当拧紧螺母(5)拧紧时,所述压板(16)与底板(14)挤压弹性密封块(4)使弹性密封块(4)的内外侧面鼓起,使m个弹性密封块(4)外侧面围成的外周面与管道开口的内壁密封紧固在一起,由相邻两块弹性密封块(4)的侧面凹部(12)围成的腔体内壁与电缆的对应周面密封紧固在一起,所述m为2至10的自然数,所述n为1至10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块(4)是能在受到压板(16)挤压时容易变形的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结构的底面上设置有底面开口(17),在所述底板(14)的顶面上设置有能插置在底面开口(17)上的底板凸起(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的根部位于底板凸起(141)的顶面上,所述连接杆(13)的顶部穿过空心结构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块(4)是由聚氨酯制成的厚度为4~10mm的套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由三个块体(1)均等分设置而成,三个块体(1)呈扇形,每个扇形块体的外侧壁为圆弧面,所述侧面凹部(12)位于每个扇形块体的对应内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拧紧螺母(5)未挤压压板(16)时,所述弹性密封块(4)的外侧壁与内侧壁均位于压板(16)与底板(14)对应侧壁的外部,当三个块体(1)拼合成塞体时,所述电缆(2)的外壁紧贴在对应弹性密封块(4)的内侧壁上,相邻弹性密封块(4)的外侧壁贴合为无缝的外圆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板(16)的顶面与拧紧螺母(5)的底面之间的连接杆(13)上套置有防滑垫圈(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板(16)上设置有能减轻压板(16)重量的压盘通孔(16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4)上设置有能减轻底板(14)重量的底面凹部(142)。


技术总结
一种管道电缆的固定装置,包括紧固机构,紧固机构是周面形状与管道内壁形状相适配而能塞住管道开口的塞体,塞体由M个块体径向拼合而成,在拼合而成的塞体上设置有N个电缆能穿过塞体的电缆通孔,当N为大于1时,电缆通孔为相互间隔排列于塞体上,每个电缆通孔是由相邻两块块体的侧面凹部拼合而围成的腔体,每个块体包括压板、能变形的弹性密封块和底板,压板与底板通过连接杆将弹性密封块夹置于中间,在连接杆端部上设置有能挤压压板的拧紧螺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缆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紧固机构体积小,电缆安装管道管内空间占用小,电缆固定效果好并能密封电缆外壁与电缆安装管道内壁之间空隙。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黄聪杰;陈辉;包伟江;张国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金穗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4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