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3961发布日期:2020-08-14 20:0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大多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其中的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指不是用单一元素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各国研究的品种繁多,大多数尚未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a)硫化镉太阳能电池b)砷化镓太阳能电池c)铜铟硒太阳能电池(新型多元带隙梯度cu(in,ga)se2薄膜太阳能电池)。cu(in,ga)se2是一种性能优良太阳光吸收材料,具有梯度能带间隙(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级差)多元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扩大太阳能吸收光谱范围,进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以它为基础可以设计出光电转换效率比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明显提高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达到的光电转化率为18%,而且,此类薄膜太阳能电池,未发现有光辐射引致性能衰退效应(swe),其光电转化效率比商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提高约50~75%,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属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的光电转化效率。

目前智能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设备,大多使用者每天都要充电至少一次,但是现有充电器需要220v家用电或者使用充电宝很不方便,没有家用电或者充电宝就不能对智能手机充电,而目前太阳能还未普遍作为手机充电的能源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器,旨在解决有太阳直射环境下却不能利用太阳能对智能手机充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包含外壳、顶板、中间板、底板、充电线、集成电路板、cpu、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上端和右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内左侧端面上形成有一卡槽,所述卡槽端面上形成有两金属弹片,所述外壳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充电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充电线远离手机端插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内部前后端面右侧各形成有一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左侧各形成有一弹片卡,所述顶板上端面有一所述集成电路板,所述顶板上有一所述cpu,所述顶板下端面左右两边各有两金属触点,所述顶板上左侧的两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外壳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接触,所述顶板前后两端面右侧各形成有一长凸起,所述顶板上的所述长凸起左侧形成有一凹槽,所述顶板左侧边缘部分位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弹片卡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顶板上的所述长凸起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中间板由左右两两连接的重复单元组成,所述重复单元及所述底板上均安装有一块所述太阳能板,所述重复单元及所述底板上端面左侧有两金属弹片,所述重复单元与所述底板前后两端面左侧各形成有一滑动槽,所述重复单元前后两端面右侧各形成有一凸起,所述重复单元下端面远离所述凸起的一侧有两金属触点,所述顶板的前后两端面位于所述中间板最左侧重复单元上的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顶板下端面右侧的两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中间板最左侧重复单元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接触,所述重复单元的前后两端面位于与其两两连接的右侧所述重复单元上的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重复单元的两所述金属触点与其两两连接的右侧所述重复单元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接触,所述中间板最右侧的重复单元上的两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底板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接触,所述中间板最右侧的重复单元的前后两端面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所述滑动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手机壳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金属弹片上镀有防氧化金属镀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插头采用磁吸式。

更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壳内有一块锂电池。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右侧端面形成有一凸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间板采用若干重复单元组成,可根据实际情况下太阳能照射功率,选择不同数量的所述重复单元组合来适配不同设备的充电协议;本使用新型还采用抽屉式折叠,不需要充电时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底板都可收纳到所述外壳中,便于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件背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件正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间板与底板收纳图;

图5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集成电路板201、cpu202、太阳能板302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做赘述。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包含外壳1、顶板2、中间板3、底板4、充电线5、集成电路板201、cpu202、太阳能板30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上端和右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外壳1内左侧端面上形成有一卡槽102,所述卡槽102端面上形成有两金属弹片301,所述外壳1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301与所述充电线5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充电线5远离手机端插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外壳1内部前后端面右侧各形成有一固定槽103,两个所述固定槽103左侧各形成有一弹片卡101,所述顶板2上端面有一所述集成电路板201,所述顶板2上有一所述cpu202,所述顶板2下端面左右两边各有两金属触点304,所述顶板2上左侧的两所述金属触点304与所述外壳1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301接触,所述顶板2前后两端面右侧各形成有一长凸起204,所述顶板2上的所述长凸起204左侧形成有一凹槽203,所述顶板2左侧边缘部分位于所述卡槽102内,所述弹片卡101位于所述凹槽203内,所述顶板2上的所述长凸起204位于所述固定槽103内,所述中间板3由左右两两连接的重复单元组成,所述重复单元及所述底板4上均安装有一块所述太阳能板302,所述重复单元及所述底板4上端面左侧有两金属弹片301,所述重复单元与所述底板4前后两端面左侧各形成有一滑动槽303,所述重复单元前后两端面右侧各形成有一凸起305,所述重复单元下端面远离所述凸起305的一侧有两金属触点304,所述顶板2的前后两端面位于所述中间板3最左侧重复单元上的所述滑动槽303内,所述顶板2下端面右侧的两所述金属触点304与所述中间板3最左侧重复单元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301接触,所述重复单元的前后两端面位于与其两两连接的右侧所述重复单元上的所述滑动槽303内,所述重复单元的两所述金属触点304与其两两连接的右侧所述重复单元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301接触,所述中间板3最右侧的重复单元上的两所述金属触点304与所述底板4上的两所述金属弹片301接触,所述中间板3最右侧的重复单元的前后两端面位于所述底板4上的所述滑动槽303内。

使用时,太阳能照射到所述太阳能板302上,转换为电能通过各个所述金属触点304与金属弹片301传输经过所述集成电路202板到达所述充电线5,即可对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可将所述中间板3与所述底板4收纳到所述外壳1中。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与手机壳6固定连接,更便于随时携带随时充电;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触点304与所述金属弹片301上镀有防氧化金属镀层,可有效防止其长时间使用导致接触不良,影响充电效果;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5插头采用磁吸式,可按需更换为microusb充电接口、type-c接口或lightning接口;更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壳6内有一块锂电池,可提供备用电源,以备无太阳光情况下救急使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4右侧端面形成有一凸板401,更方便于收纳后的所述中间板3与所述底板4展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