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0769发布日期:2020-09-08 15:1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接地连接件,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主要是用于建筑工程中纵横向构件钢筋防雷接地连接过渡连接件,属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接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民用建筑利用结构柱内或剪力墙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竖向构件与横向构件、横向构件与横向构件之间采用圆钢引焊连接,每层建筑物竖向、纵横向构件钢筋与钢筋焊接成一体形成均压环,大大增加了焊接施工人工费用及安全风险,又因结构钢筋焊接后,其抗拉强度会降低,从而影响结构安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对钢筋母材破坏小的新型防雷接地连接件。

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该连接件安装方便,可用于现浇建筑工程中结构柱或剪力墙主筋与横向构件主筋的防雷接地连接,避免了对钢筋母材的焊接破坏,提升结构安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工时投入和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了施工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实现结构简单可靠,减少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焊接质量的不稳定,减少了安全方面动火作业的诸多因素,从焊接改为安装之后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标准化、优质工程施工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的改进,它包括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导引线(3)一端连接竖向金属套筒(1),竖向金属套筒(1)连接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导引线(3)另一端连接横向金属套筒(2),横向金属套筒(2)连接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整体为两端均为敞开、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横向截面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限位固定件(11),竖向限位固定件(11)为管状体构件,该管状体构件与竖向金属套筒(1)之间彼此呈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与导引线(3)相吻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中轴线与竖向结构主筋(4)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或略大于竖向结构主筋(4)的横向截面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整体为两端均为敞开、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纵向截面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限位固定件(21),横向限位固定件(21)为管状体构件,该管状体构件与横向金属套筒(2)之间彼此呈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与导引线(3)相吻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中轴线与横向结构主筋(5)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或略大于横向结构主筋(5)的横向截面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的外表面上均涂有导电膏;所述导引线(3)为金属绞线,该金属绞线是由不得少于四单根的金属线经组合弯折形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不仅制作简单、施工方便,且连接稳定、牢固,节省了材料、人工投入,安全性好,相比以往利用结构柱内或剪力墙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钢筋上下预埋钢板焊接相连,用于主钢筋与避雷带连接的转换的施工方法,该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避免了焊接破坏对结构主筋抗拉强度的影响,减小安全隐患,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能优势和经济性能优势;

2、本实用新型防雷接地连接件不仅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安全性能好,还降低了施工工时的投入,较传统防雷接地焊接施工方法相比,还降低了对钢筋母材的损伤;

3、本发明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可靠,施工简便,实现将混凝土主体结构中竖向结构主筋和横向结构主筋作为防雷接地引下线,从而无需另外敷设防雷接地引下线,在可靠实现结构钢筋防雷接地的同时加强了结构钢筋的截面强度,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具有防雷效果好,避雷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金属套筒(1)部件的第一种设计结构形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金属套筒(2)部件的第一种设计结构形式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结构主筋(5)部件未使用前的整体结构形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设计结构形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设计结构形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金属套筒(1)部件的另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金属套筒(2)部件的另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金属套筒(1)部件的再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金属套筒(2)部件的再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号:1—竖向金属套筒,11—竖向限位固定件,12—竖向固定限位插槽;

2—横向金属套筒,21—横向限位固定件,22—横向固定限位插槽;

3—导引线;

4—竖向结构主筋;

5—横向结构主筋;

6—混凝土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1至说明书附图5所示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它包括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导引线3一端连接竖向金属套筒1,竖向金属套筒1连接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结构主筋4竖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导引线3另一端连接横向金属套筒2,横向金属套筒2连接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结构主筋5横向浇筑于混凝土主体结构6内。

在该实施例中,竖向金属套筒1整体为两端均为敞开、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横向截面为圆形。

上述实施例1设计结构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安装时,首先,在竖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当中选定需要作为防雷引下线的竖向结构主筋4和横向结构主筋5;将竖向结构主筋4和横向结构主筋5上需要安装防雷连接件位置钢筋表面进行清理,清除钢筋表面的锈质、油污等,确保连接件安装之后导电良好,安装位置选定在两主筋交叉点200mm之内;

然后,分别将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分别从竖向结构主筋4和横向结构主筋5的钢筋端头套进直至主筋表面清理干净的部位,随之根据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的直角转折距离进行连接导引线3进行下料,预弯成l型连接件;

紧接着,将l型构件一端插入竖向金属套筒1内壁与主筋表面之间,由于竖向金属套筒1内径的设计时大于钢筋植筋5mm,均是为了确保导引线3的插入连接,插入深度与金属套筒长度相同,竖向金属套筒1插入导引线3完毕后,采用压线钳对竖向金属套筒1进行手工压紧,压紧的方向为从导引线3端头一致的竖向金属套筒1边缘向另一边依次压紧,单个套筒依次压紧不少于三次,竖向金属套筒1压紧完成后,按同样方法将导引线3另一端插入横向金属套筒2内依次压紧固定;

最后,固定连接件安装完成后,对安装完成后的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的表面进行涂层处理,防止固定件氧化,增加使用寿命,最后浇筑混凝土使其与混凝土主体结构6浇筑连为一整体即可作为建筑工程中纵横向构件钢筋防雷接地连接过渡连接件使用。

实施例2

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限位固定件11,竖向限位固定件11为管状体构件,该管状体构件与竖向金属套筒1之间彼此呈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设置为竖向限位固定件11与竖向金属套筒1之间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在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一个竖向限位固定件11。

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限位固定件21,横向限位固定件21为管状体构件,该管状体构件与横向金属套筒2之间彼此呈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设置为横向限位固定件21与横向金属套筒2之间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固定件21。

上述实施例2设计结构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的具体使用与实施例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导引线3在安装时是通过分别设置于竖向金属套筒1上的竖向限位固定件11和设置于横向金属套筒2上的横向限位固定件21进行连接限位固定的,从而使其竖向金属套筒1

和横向金属套筒2与导引线3连接为一整体后待浇筑混凝土使其与混凝土主体结构6浇筑连为一整体即可作为建筑工程中纵横向构件钢筋防雷接地连接过渡连接件使用。

实施例3

为再更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与导引线3相吻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竖向金属套筒1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一个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

具体的,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与导引线3相吻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横向金属套筒2的任意一端端部侧壁上开设有一个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

上述实施例3设计结构的一种结构钢筋防雷接地连接件的具体使用与实施例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导引线3在安装时是通过分别设置于竖向金属套筒1上的竖向固定限位插槽12和设置于横向金属套筒2上的横向固定限位插槽22进行连接限位固定的,从而使其竖向金属套筒1

和横向金属套筒2与导引线3连接为一整体后待浇筑混凝土使其与混凝土主体结构6浇筑连为一整体即可作为建筑工程中纵横向构件钢筋防雷接地连接过渡连接件使用。

实施例4

为还更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4的技术方案,竖向金属套筒1的中轴线与竖向结构主筋4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竖向金属套筒1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或略大于竖向结构主筋4的横向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横向金属套筒2整体为两端均为敞开、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纵向截面为圆形。

更具体的,横向金属套筒2的中轴线与横向结构主筋5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横向金属套筒2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或略大于横向结构主筋5的横向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导引线3为金属绞线,该金属绞线是由不得少于四单根的金属线经组合弯折形成;

在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的外表面上均涂有导电膏;所述导引线3为金属绞线,该金属绞线是由不得少于四单根的金属线经组合弯折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的形状结构相同或是不同,且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以及导引线3的制作母材均为可塑性导电金属;同时,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的制作长度均为50mm~100mm,套筒内径均不宜超过5mm。

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套筒内径为钢筋标准直径加5mm

同时,竖向金属套筒1与竖向结构主筋4同轴穿套式套接;横向金属套筒2与横向结构主筋5同轴穿套式套接。

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组成导引线3的金属线不得少于四单根;且导引线3使用时经过揻弯工具弯折为l形结构或是弧形结构。

该导引线3与竖向金属套筒1和横向金属套筒2之间为活动可拆卸连接,活动可拆卸连接为卡合连接、插拔式连接或者是铰接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建筑物中每层横向结构主、次梁中的主筋连接同样采用此种施工方法处理,此种方法不仅限于竖向构件与横向构件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