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0756发布日期:2020-09-08 15:1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工厂的布局升级,越来越多的用户偏向采用移动工作台结构,而移动工作台的控制需要布局电缆结构,目前常规的有两种方式:抗拉电缆和拖链,抗拉电缆安装结构简单,但是抗拉电缆一般为定制型号,成本较高且因电缆直接受力,使得电缆易受损,寿命较长,而现有技术中的拖链结构,其一般都是通过犁头将盖板逐个掀起,靠盖板自重闭合来封闭底面开槽,但是因为要靠自重闭合,所以盖板厚度及犁头结构较大,浪费材料,且安装繁琐,长时间使用往往会出现因盖板转轴生锈而导致无法闭合的现象,从而会对移动工作台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会影响场地内其他机械设备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拖链结构简单、直径短、质地轻,安装简捷、能够节约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其通过第二辊筒抵接于拖链本体的上方,能够实现在边移动边对移动后的拖链本体进行压平操作,使得其在实现通电的同时不会影响车间内其他物品从拖链本体上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其顶起装置能够对拖链本体进行顶起操作,使得容纳腔内的电缆能够通过顶起形成的拱形区域与移动工作台上的电源进行接通。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包括拖链本体、拖链固定板、顶起装置、支撑座以及支撑架,所述拖链本体平铺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架设有容纳腔,所述顶起装置包括上顶板以及下顶板,所述下顶板螺纹连接于所述上顶板,所述下顶板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拖链本体的一端通过所述拖链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顶起装置通过所述拖链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容纳腔为u形结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下顶板得以通过所述间隙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顶板上设有多个转轴,多个所述转轴间隔地分布于所述上顶板,各个所述转轴上均安装有辊筒,所述拖链本体得以依次穿过所述辊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转轴上设有轴承以及弹性挡圈,所述轴承对称地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弹性挡圈安装于所述轴承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转轴包括多个第一转轴以及多个第二转轴,多个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中间,多个所述第二转轴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上顶板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上顶板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辊筒包括第一辊筒以及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通过所述轴承以及所述弹性挡圈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辊筒通过所述轴承以及所述弹性挡圈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各个所述第二转轴在同一水平面上,各个所述第二辊筒均抵接于所述拖链本体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顶板上设有出线孔,所述下顶板上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贯穿所述下顶板并连通所述出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顶板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其设有顶起装置,能够将拖链本体顶起,形成拱形结构,使得容纳腔内的电缆能够与移动工作台上的电源接通,实现供电操作;2、其设有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能够对地沟进行初步遮挡,能够有效地减小地沟的直径,同时拖链本体铺设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能够实现对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之间的间隙进行铺设,使得其表面与地面平齐,不会影响其他物体从拖链本体上通过;其设有上顶板和下顶板,上顶板能够实现在连接移动工作台并在拖链本体上移动,从而使得其移动工作台在边移动时也能实现对其供电,下顶板伸入容纳腔内,能够将容纳腔内的电缆通过下顶板上的走线槽以及上顶板的出线孔伸出地面从而与移动工作台连接;4、其第二辊筒抵接于拖链本体的上方,能够实现在边移动边对移动后的拖链本体进行压平操作,使得其在实现通电的同时不会影响车间内其他物品从拖链本体上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拖链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起装置顶起拖链本体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起装置顶起拖链本体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起装置顶起拖链本体的俯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顶起装置安装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未安装拖链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8所示的是一种移动工作台拖链结构1包括拖链本体10、拖链固定板20、顶起装置30、支撑座40以及支撑架50,所述拖链本体10平铺于所述支撑架50上,所述支撑架50安装在所述支撑座40上,所述支撑座40以及所述支撑架50均安装于地沟内,所述拖链本体10平铺于所述支撑架50上,由此所述拖链本体10得以对地沟内的电缆进行保护,同时也使得地面表面平整,方便推动其他机器通过,不会对其他工作造成影响;所述支撑架50设有容纳腔51,所述容纳腔51得以容纳电缆,所述顶起装置30包括上顶板31以及下顶板32,所述下顶板32螺纹连接于所述上顶板31,所述下顶板32伸入所述容纳腔51内,所述拖链本体10的一端通过所述拖链固定板20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0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顶起装置30通过所述拖链固定板20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0的另一侧,所述拖链固定板20得以将所述拖链本体10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架50上,所述支撑架50的一端又连接于压力机上,由此得以实现对压力机上移动工作台进行供电操作,工作时,所述上顶板31连接于移动工作台,所述移动工作台得以通过所述上顶板31带动所述下顶板32在所述容纳腔51内移动,而安装于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得以通过所述顶起装置30将所述拖链本体10顶起的部分与移动工作台上的电源进行接通,由此得以实现对所述容纳腔51内电缆与移动工作平台上的电源进行接通。

其中,所述容纳腔51为u形结构,u形结构能够方便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与移动工作平台上的电源连接,所述支撑架50上设有第一盖板52以及第二盖板53,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所述第二盖板53安装于所述支撑架50上,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所述第二盖板53之间设有间隙54,所述下顶板32得以通过所述间隙54伸入所述容纳腔51内,所述下顶板32得以在所述容纳腔51内移动,该设计中所述间隙54主要是用于所述下顶板32伸入所述容纳腔51,使得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得以通过所述下顶板32的所述走线槽321以及所述出线孔35穿出,由此在设计时,所述间隙54所需要的直径较小,使得所需要的拖链本体10的直径也就较小,从而不仅能够节约生产所述拖链本体10的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占地空间;在安装时,先将地面开出一个地沟,将支撑座40以及支撑架50依次安装于地沟内,同时对支撑架50以及支撑座40之间进行固定操作,将电缆放置于所述容纳腔51内,随后将所述下顶板32放置于所述容纳腔51内,将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穿过所述下顶板32上的所述走线槽321以及所述出线孔35伸出地面,随后再分别将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所述第二盖板53安装于所述支撑架50上,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所述第二盖板53得以对u形所述容纳腔51的开口进行遮挡,使得其开口变小,仅能容纳所述下顶板32的移动,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所述第二盖板53安装后,其位置低于地面位置,在将所述拖链本体10平铺于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第二盖板53上,所述拖链本体10安装好后,其正好与地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拖链本体10得以对所述间隙54进行闭合,使得地面表面比较平整,由此方便其他物品从这上面经过。

其中,所述上顶板31上设有多个转轴33,多个所述转轴33间隔地分布于所述上顶板31,各个所述转轴33上均安装有辊筒34,所述拖链本体10得以依次穿过所述辊筒34,由此所述上顶板31得以将所述拖链本体10从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所述第二盖板53的表面顶起,使得所述拖链本体10得以形成一个拱形结构,由此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得以通过所述拱形区域伸出地面,从而与移动工作台上的电源连接,对移动工作台进行供电操作。

其中,所述转轴33上设有轴承333以及弹性挡圈334,所述轴承333对称地安装于所述转轴33的两端,所述弹性挡圈334安装于所述轴承333的外侧,所述辊筒34得以通过所述轴承333在所述转轴33上进行转动,所述弹性挡圈334得以对所述轴承333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当所述移动工作台在移动时,其能带动所述上顶板31在所述拖链本体10上移动,同时所述上顶板31得以带动所述下顶板32在所述容纳腔51内移动,从而实现随着移动工作台在拖链本体10的上方进行移动,所述上顶板31以及所述下顶板32就对那一部分的所述拖链本体10进行顶起,而其他部分的所述拖链本体10均为平铺于地面,使得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得以随着所述顶起装置30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实现拖动所述容纳腔51内电缆对移动工作台进行供电操作,由此得以实现在连接容纳腔51内电缆和移动工作台电源的同时,也能够不影响其他机器在地面的移动。

其中,所述转轴33包括多个第一转轴331以及多个第二转轴332,多个所述第一转轴331设置于所述上顶板31的中间,多个所述第二转轴332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上顶板31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331在所述上顶板31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转轴332在所述上顶板31的位置,所述第一转轴331以及所述第二转轴332得以形成一个弓形结构,从而当所述拖链本体10穿过所述上顶板31时,所述拖链本体10得以被所述第一转轴331以及所述第二转轴332顶起,由此得以形成一个拱形区域,从而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得以通过该拱形区域与移动工作台上的电源连接。

其中,所述辊筒34包括第一辊筒341以及第二辊筒342,所述第一辊筒341通过所述轴承333以及所述弹性挡圈334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331上,所述第二辊筒342通过所述轴承333以及所述弹性挡圈334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332上,所述上顶板31得以通过所述第一辊筒341以及所述第二辊筒342在所述拖链本体10上移动,由此得以实现移动工作台在移动工作时,也不会影响所述容纳腔51内电缆与移动工作台之间的电源连接,使得该装置更加方便、实用性更强。

其中,各个所述第二转轴332在同一水平面上,各个所述第二辊筒342均抵接于所述拖链本体10上方,各个所述第二辊筒342对称地分设于所述上顶板31的两侧,由此当所述上顶板31通过所述第一辊筒341以及所述第二辊筒342在所述拖链本体10上移动时,所述上顶板31得以对其所移动到的位置上的所述拖链本体10进行顶起操作,而所述第二辊筒342得以对所述顶起装置30移动过的位置的所述拖链本体10进行压平操作,使得所述拖链本体10平铺于所述第一盖板52以及所述第二盖板53上,当移动工作台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所述第二辊筒342得以对所述上顶板31两侧位置的所述拖链本体10进行压平操作,使得所述拖链本体10只有穿过所述上顶板31的位置为凸起状态,其他部分均为与地面平齐,由此得以实现在供电的同时也能不影响其他机器从拖链本体10表面通过的情况,此外所述第二辊筒342得以对所述上顶板31两侧的所述拖链本体10进行压平操作,使得在移动工作台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所述拖链本体10没有与地面盖合好而导致影响到移动工作台移动的情况发生,从而也对移动工作台起到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上顶板31上设有出线孔35,所述下顶板32上设有走线槽321,所述走线槽321贯穿所述下顶板32并连通所述出线孔35,由此所述容纳腔51内的电缆得以穿过所述走线槽321以及所述出线孔35伸入地面,从而与连接于所述上顶板31上的移动工作台进行连接,得以实现对移动工作台供电操作,所述下顶板32以及所述走线槽321得以对电缆起到保护操作,能够有效地避免移动工作台在移动时,会对电缆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

其中,所述上顶板31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螺纹孔36,所述上顶板31得以通过多个所述螺纹孔36螺纹连接于移动工作台,从而实现移动工作台带动所述顶起装置30在所述拖链本体10上移动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