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5542发布日期:2020-09-25 18: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具体涉及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



背景技术:

空气开关在发生漏电或者短路时将会自动跳闸断电,使得电路无法继续使用,因此,对于电路的使用情景将会大大起到限制,且电路发生漏电现象时若直接接触将会使得发生人体触电现象,使得发生用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对线路中发生短路而产生的大电流进行分流屏蔽,从而防止第一二极管烧断而使电路断路,此外,屏蔽实现了防止发生漏电现象而起到保护使用者的作用的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串接于电路的线路板以及起屏蔽作用的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正极端、负极端、接地输入端及接地输出端,所述线路板位于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串接有用于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所述正极端与接地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起到分流作用的第二二极管,接地输入端与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设置于线路板两侧,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一铜片及正极端导通的第一导通孔,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铜片及负极端导通的第二导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导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辨识第一二极管工作状态的第一提示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辨识第二二极管工作状态的第二提示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与外界连接的导体,所述导体与接地输入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利用第一二极管在用电器短路引起的电流过载下烧毁而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此外,配合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使得在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的作用下,可对电流进行屏蔽,从而增大第一二极管烧毁所需电压,保证短路时电路的正常使用;2.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的设置,还可对电磁波的干扰起到屏蔽作用,消除雷击浪涌电流;3.在接地输入端及接地输出端的安装连接下,起到漏电遮蔽,从而使得使用者不会发生触电;4.导体的设置,则可吸收散步在水中的电子及电流,并通过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进行屏蔽,防止漏电对使用者造成触电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线路板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包括用于串接于电路的线路板1以及起屏蔽作用的第一铜片2及第二铜片3,其中,线路板1上开孔并接入线路板1内的布线的正极端11、负极端12、接地输入端13及接地输出端14,此外,线路板1位于正极端11与负极端12之间依次串接有100k的保护电阻r1、第一提示灯led1以及第一二极管d1,使得通过正极端11与负极端12串联接入电路,而在用电器短路时通过第一二极管d1电流过载而烧毁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而在正常情况下第一提示灯led1则处于亮起状态而对第一二极管d1的工作状态做辨识作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正极端11与接地输出端14之间依次串接有100k的保护电阻r2、第二提示灯led2以及第二二极管d2,接地输入端13与负极端12连接,此外,第一铜片2及第二铜片3设置于线路板1上下两侧,且线路板1上开设有第一导通孔15以及第二导通孔16,其中,第一导通孔15通过线路板1的布线而与正极端11导通,并通过金属连接件5(如金属圆柱等)实现与第一铜片2的固定、电导通连接,此外,第二导通孔16通过线路板1的布线而与负极端12导通,并通过金属连接件5(如金属圆柱等)实现与第二铜片3的固定、电导通连接,因此,在用电器短路而导致电流过载,通过第二二极管d2将电流部分分载至接地输出端14而导入大地,另外,电流还会通过第一导通孔15与第二导通孔16流至第一铜片2及第二铜片3而被铜片进行屏蔽,从而分载流经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增大第一二极管d1的烧毁电压,保证电路在短路情况下的正常导通使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1中的接地输入端13上连接有导体4,使得通过导体4与外界接触,而使得利用导体4吸收水中的电子及电流,并通过第一铜片2及第二铜片3屏蔽,从而吸收扩散至水中的漏电,使得可在水中正常使用。

其中,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通孔15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导通孔16的数量为三个。



技术特征:

1.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串接于电路的线路板以及起屏蔽作用的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正极端、负极端、接地输入端及接地输出端,所述线路板位于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串接有用于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接地输入端与负极端连接,所述正极端与接地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起到分流作用的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设置于线路板两侧,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一铜片及正极端导通的第一导通孔,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铜片及负极端导通的第二导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导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辨识第一二极管工作状态的第一提示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辨识第二二极管工作状态的第二提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外界连接的导体,所述导体与接地输入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包括线路板以及第一铜片、第二铜片,线路板上设置有正极端、负极端、接地输入端及接地输出端,线路板位于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串接有用于保护电路的第一二极管,正极端与接地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起到分流作用的第二二极管,接地输入端与负极端连接,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设置于线路板两侧,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一铜片及正极端导通的第一导通孔,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铜片及负极端导通的第二导通孔。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第一铜片及第二铜片对线路中发生短路而产生的大电流进行分流屏蔽,从而防止第一二极管烧断而使电路断路,此外,屏蔽实现了防止发生漏电现象而起到保护使用者的作用的多功能防水防漏电防雷保护器。

技术研发人员:章乃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电灵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