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座及移动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2553发布日期:2021-01-08 11:1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座及移动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座。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由高能量密度的多节电池组成,整体容量高,壳体上设有一个充电接口和一至多个放电接口,可反复充电放电使用。充电接口可通过usb数据线和普通的充电座与电源插座连接为移动充电设备充电,接口可以通过数据线或插头为相应的设备供电。

而对于向电动工具充电的移动充电设备而言,其具有移动电源和转接座,该移动电源插接于转接座内部,且转接座呈全包围设置,当移动电源长期经由转接座向电动工具充电时,移动电源产生的热量会大量积聚于转接座内部,从而影响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座,其容纳槽经由壳体的底面与壳体的外部环境相通,以便于移动电源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接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移动电源配合插接的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壳体的底面相通;所述壳体设置有与电动工具的电能输入端适配的输出接口a、与所述移动电源的第二放电接口适配的输入接口b。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当所述电动工具对应安装于所示壳体上时,所述电动工具经由所述锁定结构锁定于所述壳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壳体的底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容纳槽经由所述散热口实现与所述壳体的底面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电源的电池轴线与所述散热口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移动电源的电池轴线与所述散热口的分布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底面以实现与所述壳体的底面相通,所述壳体设置有限位组件,当所述移动电源经由所述限位组件被限制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环境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挡条,所述挡条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且当所述移动电源配合插接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挡条与所述移动电源的底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相互吸引的磁铁和受力块,所述磁铁和所述受力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挡条和所述移动电源的底面,当所述磁铁和所述受力块相抵时,所述移动电源被限制于所述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电接口与电动工具的电能输入端适配;所述移动电源具有第一放电接口,所述第一放电接口与电子产品的电能输入端适配。

进一步地,当所述移动电源配合插接于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第一放电接口朝向所述容纳槽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设备,将转接座作为移动电源和电动工具之间的连接设备,且将锁定结构设置于该转接座上,从而缩小移动电源的体积,以便于单独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移动电源和上述的的转接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对电动工具充电时,将移动电源插接于容纳槽内,然后连接电动工具和输出接口a,以实现移动电源向电动工具供电;容纳槽经由壳体的底面与壳体的外部环境相通,以便于移动电源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示移动电源与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当容纳槽的开口朝向壳体侧面时,移动电源与转接座的位置关系;

图2为实施例一所示移动电源与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当容纳槽的开口朝向壳体侧面时,散热口与转接座的位置关系;

图3为实施例一所示移动电源与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当容纳槽的开口朝向壳体底面时,移动电源与转接座的位置关系;

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移动电源;101、第一放电接口;102、第二放电接口;20、壳体;201、容纳槽;202、输出接口a;203、散热口;204、挡条;205、磁铁;206、受力块;30、电动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转接座,用于解决现有的转接座难以散热的问题。具体地,该转接座包括壳体20和锁定结构。

该壳体2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该壳体20以长方体为例。参照图1和图5所示,该可以具有顶面、底面以及四个侧面。其中该壳体20开设有容纳槽201,该容纳槽201的形状与移动电源10的形状配合,从而该移动电源10能配合插接于容纳槽201内。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与电动工具30的插接方向配合,容纳槽201的开口方向也应当相应调整,例如与电动工具30的电能输入端适配的输出接口a202设置于壳体20顶面时,则该容纳槽201的开口优选朝向壳体20的侧面或底面;当输出接口a202设置于壳体20侧面时,则该容纳槽201的开口优选朝向壳体20的顶面或其余侧面。值得说明的是,该电动工具30不仅局限于无绳类手持电动工具,还包括园林工具,无绳吸尘器,直流空压机等采用二次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动力作业设备。

本实施例主要以输出接口a202设置于壳体20顶面时进行说明。该输出接口a202优选设置于壳体20顶面的中心位置处,且与输出接口a202对应的插头直接位于电动工具30的底面,当该插头与输出接口a202配合插接时,电动工具30的底面与壳体20的顶面相抵,且二者的重心线优选重合,从而在电动工具30充电时,减小该电动工具30以及转接座发生倾倒的风险。

该壳体20内设置有转接头,转接头具有输出接口a202和输入接口b;移动电源10具有第二放电接口102,第二放电接口102设置于移动电源10的表面;输入接口b设置于容纳槽201的内部。当该移动电源10插入容纳槽201内时,第二放电接口102可以与输入接口b对应插接,也可以经由电源连接线电连接,然后经该转接头自输出接口a202输出与电动工具30的电能输入端适配的电压,以实现对移动电源10的供电。

锁定结构设置于壳体20上,当电动工具30与转接座适配连接时,锁定结构用于将电动工具30锁定在壳体20表面,使得电动工具30的底面与壳体20的顶面保持相抵。具体地,该锁定结构可以采用闩锁和闩孔,闩锁和闩孔其中之一安装于壳体20上,另一个安装于电动工具30上(附图是将闩孔设置于壳体20上)。当电动工具30的电能输出端与输出接口a202卡合时,闩锁和闩孔也相应锁合,从而在充电时,避免电动工具30与转接座分离。

值得说明的是,该移动电源10具有充电端和放电端。充电端经由电路板与电池组连接,即当充电端通过电源线与插座电连接时,可以实现向电池组供电;放电端经由电路板与电池组连接,即当放电端与对应的用电设备电连接时,电池组通过该放电端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供电。

放电端包括第二放电接口102,第二放电接口102输出符合电动工具30要求的电压并经由转接座向电动工具30充电。进一步地,该第二放电接口102的形状与输出接口a202相同,且对应设置于移动电源10的顶面,从而该移动电源10也能直接向电动工具30充电,以在忘记携带转接座时,也能实现向电动工具30充电。

放电端还包括第一放电接口101。第一放电接口101经由电路板与电池组电连接,其还与3c电子产品的电能输入端相适配,以实现对3c产品供电。值得说明的是,该第一放电接口101至少包括usb-a接口和/或usb-c接口,以满足现有的3c产品的电能输入端类型要求。

当移动电源10配合插接于容纳槽201内时,说明该移动电源10需要向电动工具30充电,从而为了移动电源10的安全着想,将充电端以及第一放电接口101均朝向容纳槽201的内壁,以隔离壳体20外部环境和充电端、第一放电接口101。通过该技术方案,将移动电源10插接于容纳槽201内,该转接座还具有保护壳的功能,不仅避免移动电源10损伤,还避免外界的灰尘、杂物、碎屑等进入第一放电接口101和充电端,以延长第一放电接口101和充电端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案,参照图1和图2所示,当容纳槽201的开口朝向壳体20的侧面时,则该移动电源10可以以水平方向插入该容纳槽201内,该插接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移动电源10自行脱离容纳槽201的风险。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的稳定该移动电源10,容纳槽201的开口可以设置有封盖,该封盖与壳体20的连接关系不做限定,只要通过该封盖可以打开或关闭容纳槽201的开口即可。

在电动工具30充电时,由于电池组的电池经常沿移动电源10的底面铺设,从而为了更好的散热,该壳体20的底面开设有散热口203,容纳槽201经由散热口203与壳体20的外部环境相通。该散热口203的截面可以呈长方形设置并沿移动电源10的宽度方向(即电池的轴线方向)延伸;当散热口203具有两个以上时,该散热口203沿移动电源10的长度方向(即与电池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分布。优选地,散热口20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电池数量,且每个电池至少对应一个散热口203,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以延长移动电源10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案,当容纳槽201的开口朝向壳体20的底面时,则该移动电源10可以以自下而上插入该容纳槽201内,从而扩大了散热效果。为了提高转接座和移动电源10的稳定性,壳体20设置有限位组件,当移动电源10经由限位组件被限制于容纳槽201内时,容纳槽201与壳体20的外部环境相通。

该限位组件可以采用挡条204,该挡条204滑动连接于壳体20底面,挡条204的滑动方向不限于沿壳体20底面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且在挡条204的滑动过程中,可以经过移动电源10底面的中心位置并横跨容纳槽201的开口。具体地,先移动挡条204至打开该容纳槽201的开口,然后将移动电源10卡入容纳槽201内,再反向移动挡条204至移动电源10的中心位置处,此时移动电源10与挡条204相抵,即移动电源10抵接与挡条204和容纳槽201的内壁之间,从而在保证容纳槽201与壳体20外部环境相通时,限制移动电源10脱离该容纳槽201。

当移动电源10插接于容纳槽201内时,为了避免挡条204滑动,该限位组件还包括相互吸引的磁铁205和受力块206,该受力块206不限于铁、磁铁、钴、镍等材料,只要可以与磁铁205磁性相吸即可。磁铁205和受力块206之一可以嵌设于移动电源10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另一个可以嵌设于挡条204的顶面,当移动电源10配合插接于容纳槽201内时,移动挡条204至磁铁205和受力块206相抵并吸引,从而限制挡条204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转接座稳定放置,挡条204的底面与可以的底面平齐,即壳体20底面设置有供挡条204移动的空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移动充电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转接座难以散热的问题。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5所示,该移动充电设备包括移动电源10和实施例一所示的转接座。具体地,将移动电源10卡入容纳槽201内,然后连接转接座和电动工具30,从而使得移动电源10经由转接座向电动工具30供电。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