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9678发布日期:2021-02-18 21:0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


背景技术:

[0002]
特高压导线就是高压线,高压线一旦出现损坏维修起来都非常困难,为了便于对高压线进行维修需要使用很多辅助工具,其中就有一种高压线张紧调节装置,用来调节高压线局部的张紧力,从而便于对高压线进行维修。
[0003]
传统的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不方便根据需要调节施工高度,适用性较差,底部稳定性不好,使用起来非常不便,不方便调节高压线的张紧力,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包括支撑柱、升降结构、稳定结构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底端设置有稳定结构,所述支撑柱靠近顶端位置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0007]
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调节螺栓、插槽、调节杆和预留孔,所述插槽设置在支撑柱的内部,所述插槽的内部贯穿有调节杆,所述插槽和调节杆的内部均贯穿有调节螺栓。
[0008]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在调节杆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
[0009]
优选的,所述稳定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杆、铰接杆、滑动套、螺母和螺杆,所述支撑杆分别活动铰接在调节杆两侧的底端,所述螺杆固定连接在调节杆的底端,所述螺杆的外部设置有滑动套,所述支撑杆与滑动套之间活动铰接有铰接杆,所述滑动套的底端设置有螺母。
[0010]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第一螺纹杆、驱动块、滑动槽、第二螺纹杆、连接块、固定圈、驱动电机、内槽和固定螺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连接块贯穿至滑动槽的内部并延伸至滑动槽的底端,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与驱动块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部设置有内槽,所
述固定圈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部的外螺纹螺纹方向相反。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通过在升降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调节螺栓、插槽、调节杆和预留孔,当需要根据需求调节施工高度时,拧下调节螺栓,调节调节杆进入插槽的长度,然后再将调节螺栓固定在对应位置处的预留孔内部,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施工高度,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5]
2、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通过在稳定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杆、铰接杆、滑动套、螺母和螺杆,在使用时,转动螺母,螺母在螺杆外部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套移动,当螺母向上移动时会将滑动套向上顶出,这样就可以通过铰接杆将支撑杆撑开,从而可以增加装置底部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当螺母向下移动时,滑动套会向下滑动,这样就可以通过铰接杆将支撑杆收起,从而便于装置的移动和携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0016]
3、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通过在调节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第一螺纹杆、驱动块、滑动槽、第二螺纹杆、连接块、固定圈、驱动电机、内槽和固定螺栓,在使用时,先将需要调节张紧度的一段高压线的两端分别放在内槽内部,然后再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此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会分别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分别带动其外部的驱动块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两侧内槽之间的高压线的张紧度,从而便于对高压线进行施工与维修,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的稳定结构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的调节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的固定圈侧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支撑柱;2、升降结构;201、调节螺栓;202、插槽;203、调节杆;204、预留孔;3、稳定结构;301、支撑杆;302、铰接杆;303、滑动套;304、螺母;305、螺杆;4、固定板;5、调节机构;501、壳体;502、第一螺纹杆;503、驱动块;504、滑动槽;505、第二螺纹杆;506、连接块;507、固定圈;508、驱动电机;509、内槽;51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
请参阅图1-4,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包括支撑柱1、升降结构2、稳定结构3和固定板4,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2,升降结构2的底端设置有稳定结构3,支撑柱1靠近顶端位置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5。
[0024]
进一步的,升降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调节螺栓201、插槽202、调节杆203和预留孔204,插槽202设置在支撑柱1的内部,插槽202的内部贯穿有调节杆203,插槽202和调节杆203的内部均贯穿有调节螺栓201,这样可以便于对不同高度的高压线进行施工,适用性较强。
[0025]
进一步的,调节杆20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孔204,预留孔204在调节杆203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这样可以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高度,安装固定方便。
[0026]
进一步的,稳定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支撑杆301、铰接杆302、滑动套303、螺母304和螺杆305,支撑杆301分别活动铰接在调节杆203两侧的底端,螺杆305固定连接在调节杆203的底端,螺杆305的外部设置有滑动套303,支撑杆301与滑动套303之间活动铰接有铰接杆302,滑动套303的底端设置有螺母304,这样可以增加装置底部的稳定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0027]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501、第一螺纹杆502、驱动块503、滑动槽504、第二螺纹杆505、连接块506、固定圈507、驱动电机508、内槽509和固定螺栓510,壳体50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的一端,壳体5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02,第一螺纹杆5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05,第一螺纹杆502和第二螺纹杆505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驱动块503,驱动块5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6,壳体501的底端设置有滑动槽504,连接块506贯穿至滑动槽504的内部并延伸至滑动槽504的底端,第二螺纹杆50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508,该驱动电机508的型号可为y90s-2,这样可以便于调节一段高压线的张紧度,从而便于高压线的施工与维修,实用性较强。
[0028]
进一步的,第一螺纹杆502和第二螺纹杆505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驱动块503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一螺纹杆502和第二螺纹杆505均与驱动块503之间构成螺纹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对高压线的张紧度进行适量调节,操作简单。
[0029]
进一步的,连接块5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507,固定圈507的内部设置有内槽509,固定圈507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螺栓510,第一螺纹杆502与第二螺纹杆505外部的外螺纹螺纹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便于对高压线进行固定,同时可以减少装置的动力源,节约人力物力。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当需要根据需求调节施工高度时,拧下调节螺栓201,调节调节杆203进入插槽202的长度,然后再将调节螺栓201固定在对应位置处的预留孔204内部,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施工高度,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然后在使用时,转动螺母304,螺母304在螺杆305外部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套303移动,当螺母304向上移动时会将滑动套303向上顶出,这样就可以通过铰接杆302将支撑杆301撑开,从而可以增加装置底部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当螺母304向下移动时,滑动套303会向下滑动,这样就可以通过铰接杆302将支撑杆301收起,从而便于装置的移动和携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最后在使用时,先将需要调节张紧度的一段高压线的两端分别放在内槽509内部,然后再通过固定螺栓510进行固定,此时启动驱动电机508,驱动电机508会分别带动第一螺纹杆502和第二螺纹杆505转动,第一螺纹杆502和第二螺纹杆505分别带动其外部的驱动块503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两侧内槽509之间的高压线的张紧度,从而便于对高压线进行施工与维修,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就这样一种特高压导线辅助调节器的使用过程完成了。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