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电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2095发布日期:2020-12-25 08:1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电机及电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及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电动牙刷通过电机的快速震动,驱动刷头产生高频震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与此同时,刷头上的刷毛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按摩效果。由于电动牙刷的清洁效果远好于传统牙刷,因此,电动牙刷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机是电动牙刷中的重要部件,电机工作方式为:当给予电机一定频率的正、反向交替电流时,电机转轴就会按照这个频率往复摆动(快速震动),从而实现“刷”的动作。电机壳体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电机的装配效率。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壳体1000’包括:机壳10’和端盖20’,机壳10’采用金属材质,具有相对的收缩端和开放端,呈一端收缩另一端开放的筒状,开放端的边缘设置有可弯折(塑形变形)的扣压部101’,端盖20’塞设于机壳10’的开放端,在对应扣压部101’位置处设置有凹槽201’,以使得扣压部101’卡设于凹槽201’中,进而固定机壳10’和端盖20’的相对位置。

根据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壳体的结构形式,在组装电机过程中需要将扣压部101’卡设于凹槽201’中,不便于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及电动牙刷,通过改进电机壳体的结构形式,以便于组装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在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定子的所述第一端部上;

第二壳体,套设于所述定子的所述第二端部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定子的轴向相互插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包括上述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套设于定子的两端,并在所述定子的轴向相互插接。组装时,直接在定子的轴向压合即可,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c-c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3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的爆炸图,图4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图。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机10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定子30、转子40、转轴50、两个轴承60以及两个挡圈70。定子30在轴向(图4中的水平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第一壳体10套设于定子30的第一端部301上,第二壳体20套设于定子30的第二端部302上并与第一壳体10在定子30的轴向相互插接。转轴50通过两个轴承60固定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上,转子40套设于定子30内并固定于转轴50上,挡圈70套设于转轴50上。

其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内壁可以与定子30的外壁紧配合,以保持相对固定。为增强固定效果,可以通过胶水粘接。

图6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c-c剖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平面101,第二壳体20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平面201,第一限位平面101和第二限位平面201用于在定子30的轴向对定子30限位。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内壁还设置有限位结构(阻挡部)用于在定子30的周向对定子30限位,具体见下文。

另外,第一壳体1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轴承60的凹槽102,凹槽102的侧壁102a可以与轴承60的外圈紧配合,凹槽102的底面102b和挡圈70一起在转轴50的轴向对轴承60限位。第二壳体20的内壁也设置有安装轴承60的结构,该结构与第一壳体10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可以通过模具一次成型,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及一致性。

本实施例中的转子40、转轴50、两个轴承60以及两个挡圈70的具体结构和相对位置只是为方便理解本申请而作的说明,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8是本申请电机实施例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申请电机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装配体100、第二装配体200以及第二壳体20,其中,第一装配体100包括:装配好的第一壳体10和定子30。第二装配体200包括:装配好的转子40、转轴50、两个轴承60以及两个挡圈70。

将第二装配体200压入到第一装配体100中。

将第二壳体20压合到第一装配体100和第二装配体200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0,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分别套设于定子30的两端,并在定子30的轴向相互插接,组装时,直接在定子30的轴向压合即可,便于组装电机1000。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在定子30的轴向相互插接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壳体10在朝向第二壳体20一侧的端面上沿定子30的轴向延伸形成凸块103,第二壳体20在朝向第一壳体10一侧的端面上沿定子30的轴向延伸形成凹槽203,凸块103插设于凹槽203中并与第二壳体20紧配合。凸块103的外表面和凹槽203的内壁面在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产生压应力,从而产生阻止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相分离的静摩擦力。

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可以设置多对插接结构(凸块103和凹槽203),以提高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的结合力,以及使得二者插接过程中受力均衡。另外,第一壳体10既可以设置有凸块也可以设置有凹槽,第二壳体20也是如此。

考虑到电机1000规格较小时,壳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壁厚较薄,强度较低,为获得较大的结合力,凸块103在一参考方向y上与第二壳体20紧配合,参考方向y垂直于定子30的轴向x和凸块103所在位置处第一壳体10壁厚方向z。

进一步地,为便于将凸块103插入凹槽203,在凸块103和凹槽203上设置导向结构。凸块103的末端在参考方向y的两侧设置有倒角,和/或,凹槽203在参考方向y的两侧设置有倒角。具体地,可以在凸块103的末端在参考方向y的两侧设置倒圆角,在凹槽203在参考方向y的两侧设置倒斜角。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上述静摩擦力,凸块103的用于与第二壳体20紧配合的表面为弧形面(本实施例中为平面)。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静摩擦力。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凹槽203在朝向第二壳体20的空腔一侧形成开口状。也即,凹槽203在其延伸方向的周向形成半包围结构,以便于成型凹槽203。例如,使用注塑成型方式制造第二壳体20时,用于成型凹槽203的型芯与用于成型第二壳体20的空腔的型芯可以连为一体,以便于成型。

可选地,如图5所示,定子30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子单元303,在相邻两个子单元303之间,第一壳体10和/或第二壳体20的内壁沿定子30的径向延伸以形成阻挡部,阻挡部用于阻挡定子30相对第一壳体10和/或第二壳体20转动。

具体地,子单元303包括:铁芯303a和绕设于铁芯303a上的绕组303b,铁芯303a的外壁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内壁相贴合。在相邻两个铁芯303a之间,第二壳体20的内壁沿定子30的径向延伸以形成阻挡部204,通过阻挡部204来对铁芯303a限位。第一壳体10的阻挡部与第二壳体20类似。

由于阻挡部位置处壁厚较厚,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可以在对应阻挡部位置处插接。即插接结构中的凸块和凹槽设置于阻挡部处。

请再参考图3和图4,为方便给电机1000供电,电机1000还包括:接线柱80,接线柱80使用导电材质制成,固定于第一壳体10上,并且其中一部分露出于第一壳体10,另外,第一壳体10上还开设有贯通第一壳体10侧壁的孔洞105(见图7),以使得第一壳体10内的线缆通过孔洞105引出并电连接至接线柱80上。后续给电机1000供电时,直接与接线柱80电连接即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牙刷,包括上述电机1000。因具备电机1000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备电机1000的全部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