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3219发布日期:2020-12-22 10:5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船舶电缆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个庞大的结构体,大到外形结构,小到电路线缆都是船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船舶上的电缆种类很多,如果电缆铺设混乱,对于信号间的传输会受到干扰,线缆间交叉错位凌乱,会影响电缆的散热。

目前船舶上由于结构或者管路等限制难免出现双层十字交叉电路。当出现双层十字交叉电路时下层电缆往往会出现电缆固定电缆的情况,下层电缆在敷设时由于电缆压着电缆来固定,会出现电缆间的信号干扰,还会影响电缆的散热,这些都属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实用新型了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把两个不同方向的电缆单独铺一层,使他们不相互压着。

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件,所述主体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体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两侧,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竖向角钢和第一横向支撑,所述竖向角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角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两侧,所述竖向角钢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上设置有电缆固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竖向扁钢和第二横向支撑,所述竖向扁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扁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的两端,所述竖向扁钢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腰形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腰形孔上下相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固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由本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件,所述主体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体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两侧,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竖向角钢和第一横向支撑,所述竖向角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角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两侧,所述竖向角钢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上设置有电缆固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竖向扁钢和第二横向支撑,所述竖向扁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扁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的两端,所述竖向扁钢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上设置有通孔。

本技术:
通过主体结构和连接件上开设的腰形孔和电缆固定孔的配合使用,通过在腰形孔实现了本申请的固定安装,通过电缆固定孔间的交叉穿线,避免了以往线缆十字交叉情况的产生,分解了电缆线路的赘余和凌乱,电缆间因为交叉的情况减少,减少了电缆间散热不良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因电缆过度交叉而产生的信号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主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主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件的主视图。

其中,1-主体结构,2-连接件,11-竖向角钢,12-第一横向支撑,21-竖向扁钢,22-第二横向支撑,111-腰形孔,112-圆形孔,121-电缆固定孔,211-圆孔,2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包括主体结构1和连接件2,所述主体结构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体结构1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的两侧,参见图2和图3,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主体结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竖向角钢11和第一横向支撑12,所述竖向角钢11和第一横向支撑12焊接在一起,所述竖向角钢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角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2的两侧,所述竖向角钢11上设置有腰形孔111,所述腰形孔111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孔112,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2的上设置有电缆固定孔121,参见图4和图5,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所述连接件2包括竖向扁钢21和第二横向支撑22,所述竖向扁钢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扁钢2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22的两端,所述竖向扁钢21上设置有圆孔211,所述第二横向支撑22上设置有通孔221。所述圆形孔112,之所以为圆形孔,其目的是为了能和所述连接件2的所述圆孔21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二者的孔直径大小一样,用螺栓连接后不会有大的缝隙,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腰形孔1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腰形孔111上下相邻设置。通过设置的两个腰形孔可以多孔位对电缆进行捆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固定孔121的数量为若干个。电缆固定孔为多个并排分布,通过将多个电缆固定孔对电缆进行捆绑,可以使得电缆固定位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21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通孔221多个分布,可便于电缆的固定,避免出现脱落和赘余。

由本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件,所述主体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体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参见图2和图3,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主体结构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竖向角钢和第一横向支撑,所述竖向角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角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两侧,所述竖向角钢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上设置有电缆固定孔,参见图4和图5,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件的俯视图和主视图,所述连接件包括竖向扁钢和第二横向支撑,所述竖向扁钢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扁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的两端,所述竖向扁钢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上设置有通孔。本申请通过主体结构和连接件上开设的腰形孔和电缆固定孔的配合使用,通过在腰形孔实现了本申请的固定安装,通过电缆固定孔间的交叉穿线,避免了以往线缆十字交叉情况的产生,分解了电缆线路的赘余和凌乱,电缆间因为降低了交叉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电缆间散热不良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因电缆过度交叉而产生的信号干扰。

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和连接件(2),所述主体结构(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体结构(1)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的两侧,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竖向角钢(11)和第一横向支撑(12),所述竖向角钢(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角钢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2)的两侧,所述竖向角钢(11)上设置有腰形孔(111),所述腰形孔(111)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孔(112),所述第一横向支撑(12)的上设置有电缆固定孔(121),所述连接件(2)包括竖向扁钢(21)和第二横向支撑(22),所述竖向扁钢(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向扁钢(2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22)的两端,所述竖向扁钢(21)上设置有圆孔(211),所述第二横向支撑(22)上设置有通孔(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孔(1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腰形孔(111)上下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固定孔(121)的数量为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1)的数量为若干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用电缆支架,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件,所述主体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体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两侧,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竖向角钢和第一横向支撑,所述竖向角钢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的上设置有电缆固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竖向扁钢和第二横向支撑,本申请通过主体结构和连接件上开设的腰形孔和电缆固定孔的配合使用,通过在腰形孔实现了本申请的固定安装,通过电缆固定孔间的交叉穿线,避免了以往线缆十字交叉情况的产生,分解了电缆线路的赘余和凌乱,电缆间因为交叉的情况减少,解决了电缆间散热不良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因电缆过度交叉而产生的信号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9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