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式拉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3217发布日期:2020-12-22 10:5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式拉线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式拉线箱。



背景技术:

船舶主甲板露天区域中,梯子、扶手、电缆拉线箱等是主要的舾装件,其中,电缆拉线箱是敷设电缆的关键部件。

为了满足电缆拉线作业要求以及防水要求,目前采用的电缆拉线箱通常为箱式电缆拉线箱。箱式电缆拉线箱占据较大的体积,整体重量较大,其内部的空间无法充分利用,浪费船舶主甲板露天资源。在船舶主甲板露天区域中设置箱式电缆拉线箱时,存在很多的焊接工作,同时需要在管路安装后,调整箱式电缆拉线箱的位置,安装较费工时。

另外,按照船舶规范要求,船舶的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水封堵,以防止船舶航行过程中海水进入室内区域。由于电缆拉线箱为敷设电缆的关键部件,且电缆连通室内区域,因而电缆拉线箱能够连通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箱式电缆拉线箱的箱体结构使得防水封堵只能在箱子上的贯通中进行,这使得防水效果较差。另外,箱式电缆拉线箱的外部还设有放残孔,该放残孔的设置也使得防水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封堵船舶的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式拉线箱,以解决现有箱式电缆拉线箱防水封堵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式拉线箱,包括多个弧形管壳;沿所述弧形管壳的轴心线,多个所述弧形管壳围成圆形管路;相邻两个所述弧形管壳的侧壁处均设有密封垫,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管壳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形管壳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管壳均为半壳结构。

优选地,所述弧形管壳的两端均设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内径与所述弧形管壳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圆形管路的端部分别活动连接墙体管和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圆形管路上设有放残孔。

优选地,所述弧形管壳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路式拉线箱,该管路式拉线箱为船舶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之间连接处的完整管路的一部分,其能够大大减小拉线箱的体积、重量,充分利用原管路,不占用额外空间。管路式拉线箱采用密封垫隔垫连接替代原有的焊接方式连接,提高了管路式拉线箱的水密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式拉线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式拉线箱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式拉线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管路式拉线箱封堵时的应用场景图;

符号表示:

1-弧形管壳,2-圆形管路,3-密封垫,4-弧形挡板,5-墙体管,6-连接管,7-放残孔,8-把手,9-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附图1-3,其中,附图1-3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式拉线箱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由附图1-3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式拉线箱包括多个弧形管壳1。沿弧形管壳1的轴心线,多个弧形管壳1围成圆形管路2。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圆形管路2为完整管道切割成多个弧形管壳1后拼接而成,因此,拼接形成的圆形管路2仍具有原有管道的水密性和机械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完整管道为船舶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之间连接处的管道。

为使拼接形成的圆形管路2具有较强的水密性,相邻两个弧形管壳1的侧壁处均设有密封垫3。较为优选地,该密封垫3为具有防水功能的橡胶垫。另外,为实现多个弧形管壳1可拆卸为圆形管路2相邻两个弧形管壳1之间通过螺栓等活动连接。

当弧形管壳1的数量超多3个或更多数量时,围成的圆形管路2具有较多的连接缝,这将导致水密性降低的可能性增大,影响管路式拉线箱的使用。另外,数量较多的弧形管壳1还会使得安装速度降低,影响效率。基于此,较为优选地,弧形管壳1的数量为两个。更为优选地,两个弧形管壳1均为半壳结构,如附图2所示。半壳结构的两个弧形管壳1更易于安装和初期的制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式拉线箱在应用时,圆形管路2的端部分别活动连接墙体管5和连接管6,以形成完整管路。为便于管路式拉线箱与墙体管5、连接管6的连接,弧形管壳1的两端均设有弧形挡板4,且弧形挡板4的内径与弧形管壳1的内径相同,即圆形管路2形成中部圆管型、端部突出的结构。

进一步,圆形管路2上设有放残孔7,该放残孔7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个弧形管壳1上。同样的,弧形管壳1上设有把手8,以便于弧形管壳1的取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式拉线箱为船舶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之间连接处的完整管路的一部分,其能够大大减小拉线箱的体积、重量,充分利用原管路,不占用额外空间。管路式拉线箱采用密封垫3隔垫连接替代原有的焊接方式连接,提高了管路式拉线箱的水密性。

基于上述管路式拉线箱,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管路式拉线箱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墙体管与上述管路式拉线箱连接后封堵船舶的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如附图4所示。其中,墙体管是指设置在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之间墙体上的管路。具体的,

s01:电缆贯穿所述墙体管后,采用封堵材料封堵所述墙体管。

当铺设电缆时,将电缆贯穿墙体管5,实现船舶户外区域和室内区域均有电缆。当电缆贯穿墙体管5后,将封堵材料填充到墙体管5的管内,形成封堵层。这不仅满足了规范的要求,还减少了作业量。

s02:多个弧形管壳连接为圆形管路,所述多个弧形管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将多个弧形管壳1按照轴心线围成一个圆形管路2,且多个弧形管壳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3,以提高管路式拉线箱的水密性。

s03:将封堵后的所述墙体管、所述圆形管路和连接管依次连接,形成整体管路。

将封堵后的墙体管5、圆形管路2和连接管6依次连接,形成整体管路。为提高整体管路的水密性,墙体管5与墙体之间进行防水封堵,以进一步防水分隔,提高技术特性。进一步,墙体管5与墙体之间设有套筒9,且墙体管5套设在套筒9的内部,以便于更换老化的墙体管5。

当管路式拉线箱不敷设电缆时,墙体管、管路式拉线箱和连接管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管路,可以用于铺设其他线路或作为贯通件使用。当管路式拉线箱敷设电缆时,在完整管路上拆卸掉管路式拉线箱后,墙体管和连接管之间形成一个可以拉线和封堵作业的操作空间。按照上述方法封堵墙体管后,可连接形成完整管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