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2270发布日期:2021-01-08 11:1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架设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电缆一般敷设在电缆沟和隧道内,而电缆架是隧道内架立、固定电缆的构件。目前电缆隧道的典型设计中主要采用单角钢作为电缆架,这种电缆架安装后属于无对称轴的悬臂构件,受弯承载力低,对不同直径、型号电缆适应性差,无法考虑远期电缆升级规划;垂直肢影响隧道内通风效果,进而影响电缆载流量,不利于满足狭小廊道内的通风要求。

如图1所示,为目前大量采用的单角钢、单侧安装电缆架,角铁支架通常是角铁型材经焊接或紧固件链接或拼接而成,这种电缆架在早期使用居多,但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角钢电缆架越来越不适用于现代电力的发展要求,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之处。

①,电缆隧道位于地下,受造价、施工难度、地下已有构筑物的影响,通常空间狭小,在后期敷设电缆时使得本就狭窄的电缆隧道内的剩余空间更加狭窄,给电缆的进一步敷设到位和人员在沟内的移动带来了障碍和不便。

②,电缆固定前需要先安放到电缆架上再用电缆箍固定。因为角钢电缆架顶面是平面,当电缆放置后、固定前容易滑落,特别是一个支架上放置多根电缆时,电缆间距在每个电缆架上很难保持始终一致,影响电缆散热,也不美观,使后续固定作业工作量大增。

③,因为角钢截面对弯曲轴不对称,所以承托电缆后无垂直肢的一侧下沉量更大、初始缺陷比对称截面构件更大,同样截面积下承载力更低。

④,电缆是电缆隧道里的主要热源,需要通过隧道通风来把电缆表面热量带走,保证电缆工作温度不超限。现有的角钢支架的角钢截面抗弯主要靠加大垂直肢的长度和厚度,这样设计对隧道内空气流动而言是加大了阻力、降低通风效果。

⑤,同时,如果远期规划为两侧墙面都安装电缆架,而当前只有一侧有电缆,则另一侧空置的电缆架既影响隧道内人员行走、设备搬运,也影响隧道内通风量。因此现有的角钢架安装后,无法根据电缆数量、重量调整,考虑远期电缆的替换升级后,经济性、空间利用率较低。

因此急需一种创新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可根据电缆直径、重量、回路数调整承载力的电缆架,安装后可满足全寿命周期使用要求,兼顾通风与美观,同时可满足不同电缆型号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电缆架,其上部采用波浪架,下部为铝合金h截面梁(即支撑板)。波浪形架的上部用于承托电缆、增大通风量,下部与h梁相连来提高横梁抗弯刚度。电缆安装后用u形箍固定。电缆架根部可转动,没有安装电缆时可竖起贴墙,为狭小电缆隧道节省出大量空间,可供人员、设备移动用,还可提高隧道内散热效率,同时波浪架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因此可根据电缆直径、重量、回路数调整承载力的电缆架,满足不同电缆型号的安装,安装后又可满足全寿命周期使用要求,兼顾通风与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电缆架,其包含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墙体侧壁上;电缆架本体,所述电缆架本体包含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波浪架,所述波浪架通过电缆固定组件实现电缆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架包含间隔设置的两个波浪支撑条以及位于所述波浪支撑条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可拆卸的卡固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和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一一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支撑条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壁上缘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支柱。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支撑条、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支柱围合形成一中空区域a。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固定轴,所述支撑架上设转轴,所述转轴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以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限位块,所述支撑架的非悬臂端设置一外伸齿;所述转轴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时,所述外伸齿位于所述限位块下方,当所述支撑架旋转到特定角度时,所述外伸齿与所述限位块相接触抵靠实现支撑架的限位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固定组件主要包含电缆箍,垫片及螺母;所述垫片上开设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所述连接面和所述连接板上的通孔相匹配;所述电缆箍的两个连接端卡固于所述电缆外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及所述贯穿孔,经所述螺母将电缆锁住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箍为frp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铝合金材质,所述波浪架为frp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架采用frp材料,与结构钢、铝合金这类金属材料比自重更轻、变形能力更强、强度更高。

②,将电缆架拆分成两部分,再通过卡槽和电缆箍连接为一个整体。可灵活适配电缆隧道远期规划的要求,在不更换固定于墙体的部件b的情况下,适配不同直径、重量、根数的电缆。

③,根据结构受力特点采用镂空、变截面设计,降低电缆架自重、提高有效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角钢电缆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a-4d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与固定座连接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a-6b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位于水平状态示意图。

图7a-7b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位于垂直状态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波浪架与电缆安装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波浪架结构侧视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波浪架结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组件示意图。

图号说明:

固定座10

限位块101

固定轴102

电缆架本体20

支撑架201

外伸齿2011

连接面2012

转轴2013

波浪架202

波浪支撑条2021

连接板2022

卡槽20221

加强支柱2023

电缆固定组件30

电缆箍31

垫片32

螺母33

电缆4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架主要包含有固定座10、电缆架本体20及电缆固定组件30。所述固定座10安装于墙体侧壁上;所述电缆架本体20包含支撑架201,所述支撑架201与所述固定座10转动连接,转动角度可依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优选为0°到90°;所述支撑架201上可拆卸连接有波浪架202,所述波浪架202上的凹槽内安装有电缆,所述电缆通过电缆固定组件30将其固定于所述电缆架本体20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架在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支撑架可以向上旋转,使其与墙体平行,这样就会在电缆沟内或电缆隧道内增加很多施工空间,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还提供了一种支撑架与波浪架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波浪架可以匹配不同型号的电缆,可灵活适配电缆隧道远期规划的要求,在不更换固定于墙体的电缆架本体的情况下,适配不同直径、重量、根数的电缆。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根据结构受力特点采用镂空、变截面设计,降低电缆架自重、提高有效承载力。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4a-4d,为本实用新型电缆架本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支撑架201优选为空中的变截面h型钢,所述支撑架201包含一连接面2012,所述连接面2012分别与所述支撑架201的上缘2014、下缘2015形成中空结构,所述连接面2012上开设有复数长条形通孔20121。所述支撑架201的一端(优选为截面较大的一端)内嵌设置有转轴2013,所述转轴2013与所述支撑架201的连接边缘设置为镂空结构,增加其稳固性。所述支撑架201的非悬臂端(即设置有转轴2013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一外伸齿2011。

进一步,请参阅图5,所述固定座10包含有成角设置的第一固定片103和第二固定片104,所述第一固定片103固定安装于墙体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片104上朝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片103平行的固定轴102,所述固定轴102与所述转轴2013相匹配,所述支撑架201通过所述固定轴102实现与所述固定座10的转动连接。同时,所述第一固定片103上安装有限位块10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101安装高度高于所述固定轴102,且所述限位块101形状与所述外伸齿2011相匹配,使所述支撑架201可以绕所述固定轴旋转。

同时请一并参阅图6a-6b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位于水平状态示意图和图7a-7b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位于垂直状态示意图。在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架201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支撑架非悬臂端处的外伸齿2011与限位块101解除并受到限位块101的限制,使所述支撑架201保持水平;当检修或者其他原因需要较大空间时,将支撑架围绕所述固定轴102向上转动。优选的,当支撑架201向上转90°与地面垂直时,最大限度地扩展了电缆沟道内的活动空间,为检修人员在沟道内的移动和检修设备的进入提供了便利。

如图8a-8b所示,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01上缘2014上的波浪架202,所述波浪架202包含间隔设置的两个波浪支撑条2021以及位于波浪支撑条2021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022。优选的,两个所述波浪支撑条2021的间隔距离与所述支撑架的宽度相匹配,所述连接板2022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面2012上一一对应的通孔(图中未标示);所述连接板2022的两侧设置有卡槽20221,所述卡槽20221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01的上缘2014。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支撑条2021与所述连接板2022的两侧壁上缘之间还设置有复数个加强支柱2023,有效利用截面积、增大承载力。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柱2023设置在波浪支撑条2021的凹陷处。同时,波浪支撑条2021、所述连接板2022和加强支柱2023之间构成纵向中空区域a,既能降低自重、减小对气流阻挡,提高了电缆架的有效承载力、增强了隧道通风效果。

参阅图8c,为本实用新型波浪架与电缆安装示意图。所述电缆40优选的安装在所述波浪支撑条2021的凹陷处。所述电缆40通过电缆固定组件30与所述电缆架本体20固定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组件示意图。所述电缆固定组件30包含电缆箍31、垫片32及螺母33。所述垫片32上开设有贯穿孔321,该贯穿孔321与所述连接面2012和所述连接板2022上的通孔相匹配并一一对应。

使用时,将所述电缆箍31卡固在所述电缆40的上方,再将所述电缆箍31的连接端311依次穿过所述波浪架202和支撑架201上的通孔、垫片32上的贯穿孔321,最后通过所述螺母33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201为铝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波浪架202和所述电缆箍31为frp材质,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frp与铝合金两种材料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frp材质是指由环氧树脂和e玻纤为主要原料的复合材料。与结构钢、铝合金这类金属材料比自重更轻、变形能力和抗弯刚度(即物体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更强、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电缆架上部采用波浪架,下部为铝合金h截面梁。波浪形架的上部用于承托电缆、增大通风量,下部与h梁相连来提高横梁抗弯刚度。电缆安装后用u形箍固定。电缆架根部可转动,没有安装电缆时可竖起贴墙,为狭小电缆隧道节省出大量空间,可供人员、设备移动用,还可提高隧道内散热效率。综上,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frp材质的波浪架的镂空部分,降低自重、减小对气流阻挡,提高了电缆架的有效承载力、增强了隧道通风效果。而波浪架仅在每个电缆重心位置不镂空,有效利用截面积、增大承载力。

2、因为frp材质的波浪架和铝合金材质的支撑架是分体结构,当支撑架安装到墙体后,可根据电缆直径、根数,安装不同形状的波浪架来适配,而不需要更换墙体上的支撑架。

3、由于波浪架和支撑板通过卡槽安装后是一个受力整体,因此加工波浪架时可通过调节波浪架纵向中空区域a的大小,在保持支撑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整个电缆架的截面积、抗弯刚度,应对不同重量电缆的安装。

4、因为支撑架非悬臂端采用转轴,让电缆架能在垂直、水平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当没有敷设电缆时,可直接把支撑架竖起贴墙,增大隧道通风面积、人员和设备活动空间。

5、支撑板采用变高度h截面,其下部截面高度越靠近根部(即非悬臂端)越大,与悬臂梁受力特点吻合,有效利用截面高度、减小挡风面积、降低电缆架自重。

6、因为波浪架、电缆箍均采用frp材质、较扁平的截面,在安放电缆过程中沿电缆纵向拖动电缆时更顺滑、不伤电缆表皮,固定后也更牢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