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5303发布日期:2021-04-14 02:3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齿轮箱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驱动电机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齿轮箱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电机和控制器属于低发热部件,在正常情况下的发热量较低,一般不会导致冷却液的温度升高较大。但是在长时间运行或者大功率运行的情况下,还是容易导致冷却液温度偏高。由于电动机及控制器的温度要求非常苛刻,往往与环境的温度相差较小,由于温差过小,对于散热系统的要求就会大大提高。
3.新能源汽车行业,驱动电机朝高速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在很小的空间内能够可靠稳定运行,对电机的散热技术是个挑战,对于水冷电机而言,轴承的散热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决定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齿轮箱散热装置,利用齿轮箱齿轮油对电机的油封位、轴承位、定子铁芯位进行冷却,使得电机定子的热量通过机壳的水道带走,转子、轴承的热量通过空气进行辐射传递出去,对电机转子内部进行冷却,大幅度降低了电机转子的温度,从而延长轴承、油封、磁钢的寿命。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轴、空心管、转子铁芯和电机定子,其中:空心管设置于电机轴内,转子铁芯设置于电机轴上,电机定子设置于电机轴下。
7.所述的电机轴包括:内腔体、内壁、油封、非动力轴承和动力轴承,其中:内腔体设置于上下内壁中,油封分别设置于内壁两端,非动力轴承和动力轴承分别设置于内壁相邻油封的两端,空心管一端固定设置于内腔体内动力轴承端,另一端设置于非动力轴承端或设置于电机铁芯端。
8.所述的电机轴非动力轴承一端设有密封塞。
9.所述的空心管上内孔和通油孔,该空心管优选与电机轴通过锻造工艺固定连接。
10.技术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齿轮箱齿轮油对电机的油封位、轴承位、转子铁芯位进行冷却,转子、轴承的热量通过齿轮油将热量传递出去,对电机转子内部进行冷却,大幅度降低了电机转子的温度,从而延长轴承、油封、磁钢的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结构端面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端面截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冷却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管示意图,a为剖视图,b为a的c-c界面示意图;
16.图中:电机轴1、空心管2、油封3、动力轴承4、转子铁芯5、非动力轴承6、密封塞7、内腔体8、电机定子9、壳体10、内壁11、电机磁钢12、电机铁芯13。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齿轮箱散热装置,其中包含:壳体10和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机轴1、空心管2、转子铁芯5和电机定子9,其中:空心管2设置于电机轴1内,转子铁芯5设置于电机轴1上,电机定子9设置于电机轴1下。
18.所述的空心管2上设有进油口2-1、出油口2-2、回油口2-3。
19.所述的电机轴1包括:内腔体8、内壁11、油封3、电机磁钢12、非动力轴承6和动力轴承4,其中:内腔体8设置于上下内壁11中,油封3分别设置于内壁11两端,非动力轴承6和动力轴承4分别设置于内壁11相邻油封3的两端,电机磁钢12设置于内壁两端。
20.所述的空心管2一端固定设置于内腔体8内动力轴承4端,另一端设置于非动力轴承6端或如图3所示设置于电机铁芯13端。
21.所述的电机轴1非动力轴承6一端设有密封塞7。
22.本实施例通过将齿轮油导入到电机转子内部,电机轴1旋转时,齿轮油顺着电机轴1内壁11流出,同时将电机铁芯13、非动力轴承6、动力轴承4、油封3的热量带走;也可以通过将齿轮油导入到电机转子内部,电机轴1旋转时,齿轮油顺着电机轴1的内壁11一端流出一端流到电机非动力轴承6,同时将电机铁芯13、非动力轴承6、动力轴承4、油封3的热量带走。
23.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实用新型之约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