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电子信息设备综合雷电防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261发布日期:2021-01-26 19:5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电子信息设备综合雷电防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配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电子信息设备综合雷电防护适配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如今各类电子设备不断增多、精度不断增加,正是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身边的电子信息设备越来越多,且电子信息类更新换代速度相当之快,已经成为销售领域内一个十分重要的板块,因而随着销售量的日益增长,因而电子信息类设备的运输也变得更加频繁。
[0003]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的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的通过交直流电源、天线、网络、视频监控、高频通讯、传感器信号采集、卫星信号接收发送、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使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其危害触目惊心,经综合考虑实际工作情况,有必要在所有设备前端再行设计综合雷电防护单元。
[0004]
因此,发明一种建筑电子信息设备综合雷电防护适配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电子信息设备综合雷电防护适配器,通过电源控制箱内的三级单向电源浪涌、二级单向电源浪涌和一级三相电源浪涌,从而可以防止电涌电流沿着外部供电线路侵入室内电气回路,破坏室内电子电气设备,通过电子设备控制箱可以将所需弱电设备集中起来,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便于提高对设备整体的浪涌保护,同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从而通过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的防护措施,切实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子信息设备综合雷电防护适配器,包括电源控制箱和电子设备控制箱,所述电源控制箱内设有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设有三级单向电源浪涌,所述三级单向电源浪涌的连接端设有二级单向电源浪涌,所述二级单向电源浪涌的连接端设有一级三相电源浪涌,且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设有供电模块;
[0007]
所述电子设备控制箱内设有电话通讯模块和信号采集端口,所述电话通讯模块的连接端设有模拟监控模块,所述模拟监控模块的连接端设有网络监控模块,所述网络监控模块的连接端设有网络模块,且所述信号采集端口的连接端设有rs232通讯端口,所述rs232通讯端口的连接端设有rs485t通讯端口,所述rs485t通讯端口的连接端设有卫星通讯模块。
[0008]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源由双向抑制二极管、压敏电阻与陶瓷气体放电管串联组成。
[0009]
优选的,所述三级单向电源浪涌由spd浪涌保护模块和四组线共模电感组成,所述二级单向电源浪涌由spd浪涌保护模块和两组线共模电感组成,所述一级三相电源浪涌由压敏电阻、陶瓷气体放电管和两组线共模电感串联组成。
[0010]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有外部供电端口和内部供电端口。
[0011]
优选的,所述电话通讯模块由压敏电阻与陶瓷气体放电管tvs串联组成,所述模拟监控模块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组成,所述网络监控模块和网络模块均由双向抑制二极管组成。
[0012]
优选的,所述rs232通讯端口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和tvs2串联组成,所述rs485t通讯端口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组成。
[0013]
优选的,所述卫星通讯模块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组成。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
通过电源控制箱内的三级单向电源浪涌、二级单向电源浪涌和一级三相电源浪涌,从而可以防止电涌电流沿着外部供电线路侵入室内电气回路,破坏室内电子电气设备,通过电子设备控制箱可以将所需弱电设备集中起来,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便于提高对设备整体的浪涌保护,同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从而通过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的防护措施,切实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箱浪涌保护电路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络模块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络监控模块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监控模块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模块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rs485t通讯端口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采集端口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5]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rs232通讯端口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6]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2.4g电涌模块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7]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卫星通讯模块浪涌保护电路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电源控制箱;2、电子设备控制箱;3、开关电源;4、三级单向电源浪涌;5、二级单向电源浪涌;6、一级三相电源浪涌;7、供电模块;8、电话通讯模块;9、模拟监控模块;10、网络监控模块;11、网络模块;12、信号采集端口;13、rs232通讯端口;14、rs485t通讯端口;15、卫星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11所示的一种建筑电子信息设备综合雷电防护适配器,包括电源控制箱1和电子设备控制箱2,所述电源控制箱1内设有开关电源3,所述开关电源3的输出端设有三级单向电源浪涌4,所述三级单向电源浪涌4的连接端设有二级单向电源浪涌5,所述二级单向电源浪涌5的连接端设有一级三相电源浪涌6,且所述开关电源3的输入端设有供电模块7;
[0032]
所述电子设备控制箱2内设有电话通讯模块8和信号采集端口12,所述电话通讯模块8的连接端设有模拟监控模块9,所述模拟监控模块9的连接端设有网络监控模块10,所述网络监控模块10的连接端设有网络模块11,且所述信号采集端口12的连接端设有rs232通讯端口13,所述rs232通讯端口13的连接端设有rs485t通讯端口14,所述rs485t通讯端口14的连接端设有卫星通讯模块15。
[0033]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关电源3由双向抑制二极管、压敏电阻与陶瓷气体放电管串联组成,所述三级单向电源浪涌4由spd浪涌保护模块和四组线共模电感组成,所述二级单向电源浪涌5由spd浪涌保护模块和两组线共模电感组成,所述一级三相电源浪涌6由压敏电阻、陶瓷气体放电管和两组线共模电感串联组成,通过利用电感的磁阻阻流特性限制及延缓电涌瞬间过压、过流传导到下一级电路中,使得破坏性电涌能量尽可能由本级spd模块消耗吸收掉。
[0034]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模块7包括有外部供电端口和内部供电端口。
[0035]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话通讯模块8由压敏电阻与陶瓷气体放电管tvs串联组成,所述模拟监控模块9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组成,所述网络监控模块10和网络模块11均由双向抑制二极管组成。
[0036]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s232通讯端口13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和tvs2串联组成,所述rs485t通讯端口14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组成,通过rs485t通讯端口14内的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tvs2对ab双绞线上存在的共模电涌过压过流进行电压钳位与泄流,从而将电涌过压钳位在vcc+0.7v的电位上,确保rs485数字通讯端口不被电涌所击穿。
[0037]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卫星通讯模块15由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组成。
[0038]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电源控制箱1内的三级单向电源浪涌4、二级单向电源浪涌5和一级三相电源浪涌6,从而可以防止电涌电流沿着外部供电线路侵入室内电气回路,破坏室内电子电气设备,通过电子设备控制箱2可以将所需弱电设备集中起来,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便于提高对设备整体的浪涌保护,同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从而通过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的防护措施,切实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的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的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使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的问题。
[0039]
本实用工作原理:
[0040]
参照说明书附图1-11,通过电源控制箱1内的三级单向电源浪涌4、二级单向电源浪涌5和一级三相电源浪涌6,从而可以防止电涌电流沿着外部供电线路侵入室内电气回路,破坏室内电子电气设备,通过rs232通讯端口13内的双向抑制二极管tvs1和tvs2串联,通过tvs2对信号线上存在的共模电涌过压过流进行电压钳位与泄流,从而将电涌过压钳位在vcc+0.7v的电位上,确保rs232数字通讯端口不被电涌所击穿,通过电子设备控制箱2可以将所需弱电设备集中起来,在同一电磁环境中便于提高对设备整体的浪涌保护,同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
[0041]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