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0989发布日期:2020-09-15 19:5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的种类很多,例如直流永磁电机等。

现有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机本体由于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目前市场上的电机大多采用电机轴上的塑料风扇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在电机使用时间较久时,内部风扇无法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容易导致电机在温度较高时内部组件烧毁,且在长期使用过后,电机的散热口极易堆积灰尘不易清理,容易对电机内部电器构件造成损伤,因此,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其优点在于可大幅度提升电机本身的散热性能,且可对长期使用后电机罩壳内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左侧活动安装有后罩,所述后罩的内壁卡接有集尘网,所述机壳的正面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水箱、风扇,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所述机壳的内壁环形开设有导热槽,所述风扇的内壁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分别贯穿风扇、机壳并与导热槽相连通,所述机壳的背面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贯穿机壳并与导热槽相连通,所述机壳的内壁设置有电机,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的内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水冷软管,所述水冷软管的起始端依次贯穿水箱、机壳并与导热槽的内壁缠绕,所述水冷软管的末端分别贯穿机壳、水箱并经过进水口与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水泵、风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罩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拉块,所述后罩的内壁顶部与内壁底部均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壁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槽口的一端与拉块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插杆表面的弹簧,所述集尘网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凹口,所述插杆贯穿后罩并与凹口内壁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罩的内壁顶部与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集尘网的左侧相接触,所述后罩的内壁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与集尘网的左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内壁设置有与电机相接触的散热垫层,所述散热垫层的材质为石墨材料构件。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机壳正面设置的风扇、水箱,通过机壳内部开设的导热槽以及导热槽的内壁缠绕的水冷软管,当机壳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达到指定温度时,风扇与水箱内底壁设置的水泵分别制动,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源泵进水冷软管内,再从水冷软管的末端经过进水口进入水箱内部,使水源可在水冷软管内部流动,对导热槽内吸收的温度进行降温,以达到对机壳内部降温的效果,再通过风扇将空气由进风管引进导热槽内,再由出风管排出,使空气在导热槽内流通,将导热槽内的热量排出机壳外部,对机壳进行再次散热,使散热效果更加完善;

(2)通过机壳左侧活动安装的后罩,电机在运转时会将周围的空气吸入电机内部,以及空气内存在大量的灰尘,通过后罩内壁卡接的集尘网可对灰尘进行阻隔过滤,当集尘网左侧表面沾附满灰尘时,可提拉后罩顶部与底部上的两个拉块,将插杆从集尘网凹口的内壁拔动直至不与集尘网接触,可将集尘网从后罩内拿出对集尘网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次拉动拉块,将集尘网放置后罩内壁直至集尘网与限位块的左侧相接触时,松开拉块,使插杆插接与凹口内壁,对集尘网进行限位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罩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机壳;2、后罩;3、拉块;4、水箱;5、风扇;6、水冷软管;7、导热槽;8、散热垫层;9、出风管;10、进风管;11、水泵;12、进水口;13、集尘网;14、插杆;15、弹簧;1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包括机壳1,机壳1的左侧活动安装有后罩2,后罩2的内壁卡接有集尘网13,机壳1的正面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水箱4、风扇5,水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机壳1的内壁环形开设有导热槽7,风扇5的内壁设置有进风管10,进风管10分别贯穿风扇5、机壳1并与导热槽7相连通,机壳1的背面设置有出风管9,出风管9贯穿机壳1并与导热槽7相连通,机壳1的内壁设置有电机,机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参阅图4,水箱4的内底壁设置有水泵11,水箱4的内壁开设有进水口12,水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水冷软管6,水冷软管6的起始端依次贯穿水箱4、机壳1并与导热槽7的内壁缠绕,水冷软管6的末端分别贯穿机壳1、水箱4并经过进水口12与水箱4相连通,水泵11将水箱4内的水源泵进水冷软管6内,再从水冷软管6的末端经过进水口12进入水箱4内部,使水源可在水冷软管6内部流动,对导热槽7内吸收的温度进行降温,以达到对机壳1内部降温的效果。

参阅图3、图4,机壳1的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水泵11、风扇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当机壳1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6达到指定温度时,控制器会发出信号使风扇5与水箱4内底壁设置的水泵11分别工作。

参阅图4、图7,后罩2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拉块3,后罩2的内壁顶部与内壁底部均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内壁插接有插杆14,插杆14远离槽口的一端与拉块3固定连接,插杆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插杆14表面的弹簧15,集尘网13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凹口,插杆14贯穿后罩2并与凹口内壁插接,当需要拆卸集尘网13时,可提拉后罩2顶部与底部上的两个拉块3,将插杆14从集尘网13凹口的内壁拔动直至不与集尘网13接触,便可将集尘网13从后罩2内拿出,安装集尘网13时先提拉两个拉块3,将集尘网13放置到固定位置时,松开两个拉块3,在弹簧15的作用下插杆14将插接与凹口内壁,对集尘网13进行限位固定。

参阅图5,后罩2的内壁顶部与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集尘网13的左侧相接触,后罩2的内壁设置有后盖,后盖与集尘网13的左侧固定连接,当安装集尘网13时,限位块可对集尘网13进入后罩2的位置进行限位,当拆卸集尘网13时后盖与集尘网13一起从后罩2内脱落,便于工作人员清理集尘网13。

参阅图6,机壳1的内壁设置有与电机相接触的散热垫层8,散热垫层8的材质为石墨材料构件,散热垫层8可将电机在运转时产生的部分热量进行吸收,对电机进行初步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时,机壳1内壁设置的与电机相接触的散热垫层8可将电机在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吸收一部分,达到对电机初步降温的效果,当机壳1内壁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6达到指定温度时,水箱4内底壁设置的水泵11与风扇5制动,水泵11将水箱4内的水源泵进缠绕在导热槽7内壁的水冷软管6内,再从水冷软管6的末端经过进水口12进入水箱4内部,使水源可在水冷软管6内部流动,达到对机壳1内部降温的效果,再通过风扇5将空气由进风管10引进导热槽7内,再由与导热槽7相连通的出风管9排出,使空气在导热槽7内流通,并将导热槽7内的热量排出机壳1外部,对机壳1进行再次散热,使对电机散热的效果更加完善,机壳1左侧活动安装的后罩2,电机在运转时会将周围的空气吸入电机内部,以及空气内存在大量的灰尘,会对电机造成损伤,通过后罩2内壁卡接的集尘网13可对灰尘进行阻隔过滤,当集尘网13左侧表面沾附满灰尘时,可提拉后罩2顶部与底部表面设置的两个拉块3,将插杆14从集尘网13凹口的内壁拔动直至不与集尘网13接触,可将集尘网13从后罩2内拿出对集尘网13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次拉动拉块3,将集尘网13放置后罩2内壁直至集尘网13与限位块的左侧相接触时,松开拉块3,使插杆14插接与凹口内壁,对集尘网13进行限位固定,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机进行检修时,可拧动后罩2,使后罩2不与机壳1相接触,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机进行检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说明中风扇5、水泵11、温度传感器16、控制器等均为现有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器件,具体型号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同时风扇5、水泵11、温度传感器16、控制器的供电可为内置电源供电,也可为市电供电,具体的供电方式视情况选择,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