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7843发布日期:2021-05-25 13:2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面板的工作平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屋顶分布式光伏是近年来光伏发电增量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分布面广、布置灵活的优势。屋顶分布式光伏由光伏面板组成,光伏面板为玻璃材质,周边为铝合金边框,铝合金边框包封玻璃面板并比面板略高,光伏面板之间设有风通。

在长期不良条件下,尤其是南方粉尘污染、尾气污染等不利条件下,光伏面板上会积聚大量衰减光照的污染物,需要定期对光伏面板进行清洗,同时,日常巡检维护也需接近光伏面板。上述操作均通过屋顶光伏工作平台来实现,然而,屋面面积有限与光伏覆盖率的矛盾对屋顶光伏工作平台提出了较高要求,即光伏工作平台(通道)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屋面面积,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形成轻量简便的屋顶光伏工作平台为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该光伏工作平台利用了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上,卡设后能够沿着风道移动调节位置,不占用屋面面积,操作简单便捷,且同时具有轻便易搬运,承载力强,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包括若干个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之间形成风道,还包括平台梁板和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固定在平台梁板的底部,所述定位卡板卡入到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中,使平台梁板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梁板由至少两段相同规格的方管并排拼接而成;所述平台梁板的长度大于光伏面板的宽度或者长度;所述平台梁板的宽度适配于一般人脚掌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卡板包括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定位卡板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平台梁板的底部,所述卡接部用于卡入至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卡板的连接部与卡接部之间呈t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梁板的底部设有条形槽,所述定位卡板的连接部通过螺栓位置可调地连接至条形槽中,从而使定位卡板位置可调地固定在平台梁板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卡板的连接部在与光伏面板相接触的一面上固定有保护软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卡板分别固定在平台梁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左右两侧的定位卡板之间的间隔与光伏面板的宽度或者长度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梁板的顶部上还固定有搬运抓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搬运抓手分别固定在平台梁板顶部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梁板采用铝合金材料;所述定位卡板采用铝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了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使平台梁板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上,且卡设后能够沿着风道移动调节位置,不占用屋面面积,操作简单便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将平台梁板和定位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组装制作简单便捷,且轻便易搬运。平台梁板的受力通过定位卡板、光伏面板边框、屋面光伏支架传导至屋面结构,具有承载力强的特点。平台梁板能够与光伏面板紧贴,与屋面距离很小,没有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屋顶光伏工作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平台梁板、11-条形槽、12-搬运抓手、2-定位卡板、21-连接部、22-卡接部、23-螺栓、24-保护软垫、3-光伏面板、31-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现有的斜面屋顶光伏结构中,包括若干个具有金属边框的光伏面板3,光伏面板3之间形成风道31。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包括平台梁板1和定位卡板2。平台梁板1采用三段相同规格的铝合金方管并排拼接而成,具有刚度大,质量轻的特点。平台梁板1的长度略大于光伏面板3的宽度,平台梁板1的宽度适配于一般人脚掌长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平台梁板1的长度也可略大于光伏面板3的长度。定位卡板2同样采用铝合金板,定位卡板2分别固定在平台梁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左右两侧的定位卡板2之间的间隔与光伏面板3的宽度相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定位卡板2之间的间隔也可与光伏面板3的长度相适用。通过将定位卡板2卡入到光伏面板3之间的风道31中,限制轴向移动,使平台梁板1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3上,且平台梁板1卡设后能够沿着风道31移动调节位置。

平台梁板1与定位卡板2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定位卡板2包括用于与平台梁板1固定的连接部21和用于卡入风道31中的卡接部22,连接部21与卡接部22之间呈t形结构。平台梁板1的底部设有条形槽11,定位卡板2的连接部21通过螺栓23位置可调地连接至条形槽11中,从而使定位卡板2位置可调地固定在平台梁板1的底部。

此外,定位卡板2的连接部21在与光伏面板3边框相接触的一面上还固定有保护软垫24,保护软垫24采用橡胶材质,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连接部21上。保护软垫24在连接部21的螺栓23位置上预留孔洞,便于对螺栓23进行操作。

此外,平台梁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固定有搬运抓手12,便于提起和搬运平台梁板1。

本实施例中,利用了光伏面板3之间的风道31,使平台梁板1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3上,且卡设后能够沿着风道31移动调节位置,不占用屋面面积,操作简单便捷。平台梁板1采用卡式安装,平台梁板1与光伏面板3紧贴,与屋面距离很小,没有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安全可靠。光伏工作平台的材料都可以在普通的五金店和钢材市场购买,用简易的切割和钻孔设备即可完成加工制作,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平台梁板1采用拼装式铝合金方管结构,矩形断面,具有承载力大的特点。平台梁板1和定位卡板2均采用铝合金材料,耐久性可达25年,同时,铝合金材料密度(约2.8g/cm3)远比铁的密度小(约7.85g/cm3),整个平台重量控制在3.6kg以内,一人单手可提,双手可搬,轻便易搬运安装。采用橡胶作为保护软垫24,保护软垫24与风道31两侧的光伏面板3金属边框相接触并进行力的传导,利用光伏面板3支架体系受力,把平台上的荷载传导至屋面结构中,避免了玻璃受力,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平台梁板1和定位卡板2之间采用螺栓23连接,可将两者拆件存放,具有占地小,易保管的特点。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包括若干个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之间形成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梁板和定位卡板,所述定位卡板固定在平台梁板的底部,所述定位卡板卡入到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中,使平台梁板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梁板由至少两段相同规格的方管并排拼接而成;所述平台梁板的长度大于光伏面板的宽度或者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板包括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定位卡板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平台梁板的底部,所述卡接部用于卡入至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板的连接部与卡接部之间呈t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梁板的底部设有条形槽,所述定位卡板的连接部通过螺栓位置可调地连接至条形槽中,从而使定位卡板位置可调地固定在平台梁板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板的连接部在与光伏面板相接触的一面上固定有保护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板分别固定在平台梁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左右两侧的定位卡板之间的间隔与光伏面板的宽度或者长度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梁板的顶部上还固定有搬运抓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抓手分别固定在平台梁板顶部的左右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梁板采用铝合金材料;所述定位卡板采用铝合金材料。


技术总结
一种斜面屋顶光伏工作平台,包括若干个光伏面板,光伏面板之间形成风道,还包括平台梁板和定位卡板,定位卡板固定在平台梁板的底部,定位卡板卡入到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中,使平台梁板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上。该光伏工作平台利用了光伏面板之间的风道,可拆卸地卡设在光伏面板上,卡设后能够沿着风道移动调节位置,不占用屋面面积,操作简单便捷,且同时具有轻便易搬运,承载力强,安全可靠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海;李沐林;程牧春;杨吉洲;魏启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闻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东南粤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平江县粤水电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1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