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上光伏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3544发布日期:2021-02-27 13:0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上光伏平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水上光伏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广泛,有光即可发电,因为其安全性能高、绿色环保、不受地域条件限制等特点,发展前景良好。光伏发电由于其能力分布密度小,导致占用面积巨大。现有漂浮式水上光伏,是在水塘、小型湖泊,水库、蓄水湖等水面上建立漂浮式光伏电站,以解决传统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0003]
如cn108820149a公开的一种水上光伏平台及其安装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拆装方便的水上光伏平台,采用了过道加主浮体的排布结构方式,使整体结构上零件较少,且排布简单,但是随着市场上光伏组件的尺寸不断变大,此结构无法做到对于不同组件尺寸的通用性,同时无法提供供相关的逆变器、线缆桥架、汇流箱等设备安装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上光伏平台,方便根据不同的光伏板尺寸进行调整,提高结构的通用性。
[0005]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
一种新型水上光伏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和环绕固定平台设置的环形通道;所述固定平台包括若干按照横排纵列排布的主浮体,所述主浮体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顶部安装有光伏板;所述环形通道由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拼接而成;所述横向通道包括若干第一过道浮体和可替换尺寸的第二过道浮体,相邻的横向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排主浮体,所述主浮体的前后端连接在其同列设置的第一过道浮体上,所述第二过道浮体设置在与所述主浮体连接且相邻的两第一过道浮体之间,用于调整所述主浮体的列间距;所述纵向通道包括与所述主浮体并列设置的设备浮体,相邻的纵向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列主浮体。
[0007]
所述第二过道浮体是随所述光伏板的尺寸或间距需求变化可以替换的零件。
[0008]
相邻的横向通道之间的主浮体超过一排时,所述纵向通道还包括第一过道浮体,用于连接相邻的设备浮体。
[0009]
所述设备浮体与所述主浮体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间隔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过道浮体的长度。
[0010]
所述第二过道浮体和第一过道浮体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光伏板的长度;所述第一过道浮体的长度等于所述主浮体的宽度;所述设备浮体的长度等于所述主浮体的长度。
[0011]
所述第二过道浮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过道浮体。
[0012]
所述主浮体的中部镂空并设置有x型连接部,用于连接主浮体的对角。
[0013]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浮体两端的前支撑脚和后支撑脚,所述前支
撑脚和后支撑脚都是塑料件。
[0014]
所述后支撑脚的支撑高度大于前支撑脚,以使所述光伏板倾斜设置。
[0015]
所述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设置为5
°
、10
°
、12
°
或15
°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与现有结构不同的浮体排布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光伏板的尺寸或间距需求的变化,只需要通过替换不同尺寸的第二过道浮体,就可以快速实现结构调整,操作方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和可调整性更高;同时,这样的浮体排布设计可以满足同向、对称、半铺、满铺等设计需求,适用区域更广。
[0017]
此外,设备浮体可提供与光伏板相关的设备的安装位置,结构设计上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主浮体1;x型连接部11;光伏板2;第一过道浮体3;第二过道浮体4;设备浮体5;间隔6;前支撑脚7;后支撑脚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4]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水上光伏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和环绕固定平台设置的环形通道。
[0025]
固定平台包括若干按照横排纵列排布的主浮体1,主浮体1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顶部安装有光伏板2。
[0026]
环形通道由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拼接而成;横向通道包括若干第一过道浮体3和可替换尺寸的第二过道浮体4,相邻的横向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排主浮体1,主浮体1的前后端连接在其同列设置的第一过道浮体3上,第二过道浮体4设置在与主浮体1连接且相邻的两第一过道浮体3之间,用于调整主浮体1的列间距;纵向通道包括与主浮体1并列设置的设备浮体5,相邻的纵向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列主浮体1。
[0027]
参考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28]
上述第二过道浮体4是随光伏板2的尺寸或间距需求变化可以替换的零件。
[0029]
相邻的横向通道之间的主浮体1超过一排时,纵向通道还包括第一过道浮体3’,用于连接相邻的设备浮体5。
[0030]
上述设备浮体5与主浮体1之间留有间隔6,间隔6的宽度等于第一过道浮体3的长度,留出间隔6可以避免光伏板2安装后延伸至设备浮体5的上方,使得光伏板2不与安装在设备浮体5上的其他相关设备接触或互相干涉。
[0031]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过道浮体4和第一过道浮体3的长度之和不小于光伏板2的长度;第一过道浮体3的长度等于主浮体1的宽度;设备浮体5的长度等于主浮体1的长度;第二过道浮体4的长度大于第一过道浮体3。以满足主浮体1和光伏板2的安装需求。
[0032]
上述主浮体1的中部镂空并设置有x型连接部11,在减轻主浮体1重量和成本的同时,保障了对主浮体1的对角、对边的抗拉强度。
[0033]
上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浮体1两端的前支撑脚7和后支撑脚8,前支撑脚7和后支撑脚8都是塑料件。
[0034]
上述后支撑脚8的支撑高度大于前支撑脚7,以实现光伏板2倾角的设计。本实施例中,光伏板2的倾斜角度设置为5
°
、10
°
、12
°
或15
°

[0035]
上述主浮体1设置有前支撑脚7和后支撑脚8安装位置的位置标识,便于组装时的识别,如“fl、fr、rl、rr”。
[0036]
上述主浮体1、第一过道浮体3、第二过道浮体4和设备浮体5的角部均是设置连接耳,并通过螺栓螺母结构实现彼此连接耳的相对固定。
[0037]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与现有结构不同的浮体排布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光伏板2的尺寸或间距需求的变化,只需要通过替换不同尺寸的第二过道浮体4,就可以快速实现结构调整,操作方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和可调整性更高;同时,这样的浮体排布设计可以满足同向、对称、半铺、满铺等设计需求,适用区域更广。
[0038]
此外,设备浮体5可提供与光伏板2相关的设备的安装位置,结构设计上更加合理。
[0039]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