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7897发布日期:2021-04-06 12:3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为用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其所依赖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要求只需在充电设备与电源之间连接电源线,而充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仅仅依靠电磁波传播,便可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使得可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从而摆脱了充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线缆的约束。具体原理是通过在发送端(即充电设备)和接收端(即用电设备)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的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的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充电器大部分的设计都较为一致,即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组件,壳体上还连接有可为无线充电组件充电的充电线。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无线充电器在不使用时,该充电线由于没办法收纳,显得杂乱,而要是将充电线从无线充电器上拔掉然后放置于抽屉或包里,又容易造成其它人不易找到充电线的问题,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因此,研究一款可以解决充电线收纳问题的新的无线充电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无线充电组件和充电线;其中,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充电线容置收纳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在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与所述充电线的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中,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二空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空腔封闭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中,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中,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空腔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中,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中,所述散热孔有若干个;

若干个所述散热孔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放置脚部。

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充电线伸出的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可容置收纳充电线的第二空腔,使得充电线可在不用时收纳于该第二空腔中,收纳效果好,外观整洁,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充电线收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充电线收纳的结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充电线收纳的结构上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充电线收纳的结构下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接口4,盖板5,散热孔6,通孔7,放置脚部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1、无线充电组件和充电线;其中,

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

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2内,所述充电线容置收纳于所述第二空腔3内;

在所述第一空腔2与所述第二空腔3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与所述充电线的接口4。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无线充电线圈以及无线充电控制板等,鉴于该些组件设计在现有技术中已多有实现,也不是本方案设计的重点,在此不做深入的阐述,且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也并未示出。

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第二空腔3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空腔3封闭的盖板5。

具体的,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充电线进行充电时,可通过打开所述盖板5,从而将充电线从所述第二空腔3中取出,与电源连接;而当不需要使用充电线时,则同理通过打开所述盖板5,从而将充电线放入所述第二空腔3中即可。

为了便于盖板5的打开,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凹陷部,可通过指甲轻松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第一空腔2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6。

具体的,所述散热孔6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6有若干个;

若干个所述散热孔6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壳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放置脚部8,所述放置脚部8的底部设置有脚垫,所述脚垫可与桌面增加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充电线伸出的通孔7;

所述通孔7与所述第二空腔3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孔7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充电线的伸出。具体使用时,可将充电线的插头从所述通孔7中伸出,而剩余的线材部分仍收纳于所述第二空腔3中,使得外露于壳体1外的线材部分很少,起到整洁美观的效果。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壳体,无线充电组件,充电线,空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比如充电线可叫作数据线或线缆。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充电线收纳的无线充电器,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可容置收纳充电线的第二空腔,使得充电线可在不用时收纳于该第二空腔中,收纳效果好,外观整洁,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至此,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