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4753发布日期:2021-06-29 23:5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其中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

相关技术中的手机无线充一般只有一个充电端口,一次只能供一部手机充电,但是在很多公共场合如图书馆、餐厅等中,一般会有至少两个人共同使用同一张桌子,且一张桌子一般只有一个电源插口,若是使用只有一个充电端口的无线充无法满足给多部手机同时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给多部手机同时充电,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充,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充电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装有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使无线充具有多个无线充电的端口,使无线充可给多部手机共同充电。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与盖板,所述底座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模块嵌入的嵌装槽,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嵌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和盖板相互连接形成壳体,使壳体方便制作,另外,由于壳体内部具有供充电模块容纳的空腔,整个壳体在运输时所占运输空间较大,将底座和盖板分开包装并运输时可减少运输空间;通过盖板覆盖嵌装槽,使充电模块被盖板保护,减少充电模块受到的损伤,提高无线充整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底座开设有供所述盖板嵌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嵌入定位槽,通过盖板与定位槽的配合,使盖板与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槽底涂布有用于连接底座和盖板的胶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与底座连接时,先在定位槽槽底涂布胶水层,再将盖板嵌入定位槽内,通过胶水将盖板与底座连接,使盖板与底座连接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充电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线圈电连接的pcb板,所述pcb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示灯,所述底座开设有供所述指示灯灯光透出的灯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灯具有红色和绿色两种灯光,当充电模块处于通电状态时,指示灯为红色,当充电模块为给手机充电时,指示灯为绿色,指示灯的灯光从底座的灯孔中透出,使用者通过指示灯灯光的颜色可了解当前无线充处于何种状态。

优选的,所述pcb板连接有导光条,所述导光条的一端朝向所述指示灯,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灯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指示灯发射出灯光时,导光条将指示灯的灯光传输至灯孔处,通过设置导光条,将指示灯的灯光集中传输至灯孔处,使灯孔处的灯光更亮。

优选的,所述pcb板向所述灯孔延伸有灯条,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灯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指示灯的灯条延伸至灯孔处,使指示灯靠近灯孔,缩短指示灯灯光至灯孔的距离,使灯孔处的灯光更亮。

优选的,所述底座开设有供所述灯条放置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条上的指示灯位于让位槽内,指示灯发出的灯光被让位槽槽壁阻挡并发射回灯孔,使灯孔处的灯光更亮;另外,由于充电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充电线圈,每一充电线圈均连接一个指示灯,不同的充电线圈的工作状态不同,使得不同的指示灯的灯光不同,相邻两指示灯通过让位槽侧壁隔开,避免相邻两指示灯之间窜光。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壳体内装有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使无线充具有多个无线充电的端口,使无线充可给多部手机共同充电;

2.导光条将指示灯的灯光传输至灯孔处,通过设置导光条,将指示灯的灯光集中传输至灯孔处,使灯孔处的灯光更亮;

3.设置有指示灯的灯条延伸至灯孔处,使指示灯靠近灯孔,缩短指示灯灯光至灯孔的距离,使灯孔处的灯光更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无线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底座与盖板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充电模块与底座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底座与盖板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充电模块与底座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底座;12、盖板;13、嵌装槽;131、限位槽;132、固定槽;133、走线槽;14、充电标识;15、定位槽;16、注胶槽;17、灯孔;18、让位槽;19、凸筋;2、充电模块;21、pcb板;22、充电线圈;23、电源连接器;24、指示灯;25、导光条;26、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线充。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与图2,无线充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内部的充电模块2,壳体1由塑料、竹子、木材等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壳体1由竹子制成,十分环保。

参见图1与图2,壳体1包括底座11与盖板12,底座11的其中一端面经车床加工有供充电模块2嵌入的嵌装槽13,底座11远离嵌装槽13的端面设置有两个充电标识14,该充电标识14可以是由激光刻印而成,也可以是用颜料通过喷涂技术制作而成。

参见图2,底座11设有嵌装槽13的侧面也开设有定位槽15,定位槽15与嵌装槽13相连通,且定位槽15的深度小于嵌装槽13的深度,定位槽15槽底涂布有胶水层,盖板12的形状与定位槽15的形状相同,且盖板12的厚度与定位槽15的深度相同。盖板12与底座11连接时,先在定位槽15槽底涂布一层胶水层,再将盖板12嵌入定位槽15内,通过胶水将盖板12与底座11连接,使盖板12覆盖嵌装槽13。

参见图2与图3,充电模块2包括pcb板21与至少两个充电线圈22,本实施例中充电线圈22设置有两个,两个充电线圈22位于pcb板21的两侧,且两个充电线圈22均与pcb板21通过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充电线圈22与pcb板21通过导线连接,当充电模块2嵌入嵌装槽13后,两个充电线圈22与两个充电标识14相对应。

参见图2与图3,嵌装槽13包括供充电线圈22嵌入的限位槽131、供pcb板21嵌入的固定槽132以及供导线放置的走线槽133,限位槽131、固定槽132与走线槽133均连通,

参见图2与图3,本实施例中pcb板21为方形,pcb板21的四角均穿设有与底座11连接的螺钉,pcb板21连接有电源连接器23,电源连接器23远离pcb板21的一端突出于底座11外,电源连接器23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为两个充电线圈22提供电能。

参见图2与图3,底座11开设有两个注胶槽16,两个注胶槽16位于pcb板21远离电源连接器23一端的两个角处,注胶槽16内注有胶水,通过胶水使pcb板21与底座11连接更加牢固。

参见图2与图3,pcb板21远离电源连接器23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示灯24,本实施例中指示灯24设置有两个,两个指示灯24与两个充电线圈22一一对应,指示灯24具有红色和绿色两种灯光,当充电模块2处于通电状态时,指示灯24为红色,当充电模块2为给手机充电时,指示灯24为绿色。

参见图2与图3,底座11开设有供指示灯24灯光透出的两个灯孔17,两个灯孔17与两个指示灯24一一对应。pcb板21连接有导光条25,导光条25的一端双面均有粘性的eva棉与pcb连接,且该端朝向指示灯24,另一端穿设于灯孔17,通过导光条25的作用,将指示灯24的灯光集中传输至灯孔17处,使灯孔17处的灯光更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壳体1与充电模块2连接时,先将pcb板21嵌入固定槽132内,两个充电线圈22一一嵌入对应的限位槽131内,再将电线连接pcb板21与充电线圈22,然后将导光条25的一端与pcb板21连接,另一端穿出灯孔17,最后将盖板12与底座11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pcb板21和指示灯24的不同。

走线槽133凸设有凸筋19,凸筋19将走线槽133分成两个走线通道,pcb板21上不同位置的导线对应不同的走线通道,通过凸筋19将相邻两导线隔开,减少混线的情况发生。

底座11开设有与固定槽132相连通的两个让位槽18,两个灯孔17分别开设于两个让位槽18槽底,pcb板21向每一让位槽18内均延伸有一灯条26,灯条26不遮挡灯孔17,灯条26远离pcb板21的端部设置有指示灯24。

盖板12与底座11连接后,盖板12覆盖让位槽18,指示灯24发射出的灯光从盖板12、让位槽18槽壁反射进入灯孔17,使得使用者可从灯孔17看到指示灯24发出的灯光。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