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4480发布日期:2021-04-09 13: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此类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开关电源是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电源,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线性电源。在各个领域应用效果显著,进一步促进了开关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开关电源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在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存在电路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麻烦的问题,若不进行优化,将直接影响到开关电源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目的在于增加开关电源在极端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并降低开关电源在高压输入,或者恶劣环境下的电源损坏的几率。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适用于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一输入端口,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一缓冲模块;

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输入模块,所述缓冲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一开关控制模块;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缓冲模块,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一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一输出端口。

优选的,所述输入模块包括:

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口的第一接口;

所述整流桥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缓冲模块,作为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整流桥的第三接口通过串联一第一电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口的第二接口;

所述整流桥的第四接口接地。

优选的,所述缓冲模块包括:

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输入模块,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感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模块之间依次设置有一第一节点,一第二节点,一第三节点,一第四节点;

第一高压电容,所述第一高压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高压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通过串联一第三电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通过串联一第一二极管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模块;

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一二极管之间设置有一第五节点;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五节点之间。

优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高压电容,所述第二高压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缓冲模块,所述第二高压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一第六节点;

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六节点,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出端通过串联一第五电阻与一第二二极管的方式连接至一开关电源芯片;

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之间设置有一第七节点;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二引脚通过串联一第六电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与所述第六电阻之间依次设置有一第八节点,一第九节点;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三引脚通过串联一第七电阻和一第八电阻的方式接地;

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八电阻之间设置有一第十节点;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至所述第十节点;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第六引脚连接至所述缓冲模块;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八引脚接地。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源芯片为pwm控制器芯片。

优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节点,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八节点,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九节点,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节点,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容为预留的调试电容。

优选的,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开关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感的输出端通过串联一第三二极管连接至所述输出端口的第二接口;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输出端口的第二接口依次设置有一第十一节点,一第十二节点,一第十三节点;

第三高压电容,所述第三高压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一节点,所述第三高压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四高压电容,所述第四高压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二节点,所述第四高压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十三节点,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技术方案中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采用了反激式拓扑结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在高压输入或者恶劣环境下的电源损坏的几率;且具有低功耗的特点,并且,本技术方案中的印制电路板凭借其规则的外形和精简的空间使用设计使得其可应用的场景更加多变可选,提高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恒温控制光驱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1,输入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至输入端口vac,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至缓冲模块2;

缓冲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模块1,缓冲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至开关控制模块3;

开关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至缓冲模块2,开关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至输出模块4;

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至开关控制模块3,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至输出端口vo。

具体的,输入端口vac输入的电压范围可以为85-265v。

具体的,输出端口vo输出的为稳定的12v,0.3a的直流电压。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包括:

整流桥b1,整流桥b1的第一接口连接至输入端口vac的第一接口;

整流桥b1的第二接口连接至缓冲模块2,作为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

整流桥b1的第三接口通过串联第一电阻f1的方式连接至输入端口vac的第二接口;

整流桥b1的第四接口接地。

具体的,第一电阻f1的阻值为22ω,功率为2w。

具体的,整流桥b1的型号为mb10s。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缓冲模块2包括:

第一电感t13,第一电感t13的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模块1,第一电感t13的输出端连接至开关控制模块3;

第一电感t13的输入端与输入模块1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节点p1,第二节点p2,第三节点p3,第四节点p4;

第一高压电容c3,第一高压电容c3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节点p1,第一高压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阻r3,第二电阻r3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节点p2,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串联第三电阻r2的方式连接至开关控制模块3;

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第三节点p3,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通过串联第一二极管d2的方式连接至开关控制模块3;

第四电阻r4与第一二极管d2之间设置有第五节点p5;

第一电容c4,第一电容c4连接于第四节点p4与第五节点p5之间。

具体的,第一电感t13的型号为ee13。

具体的,第三电阻r2的阻值为2m。

具体的,第二电阻r3的阻值为2m。

具体的,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200k。

具体的,第一高压电容c3的耐压值为400v,容量为6.8uf。

具体的,第一电容c4的耐压值为1kv,容量为1nf。

具体的,第一二极管d2的型号为ffm107。

具体的,第一电感t13为高频变压器。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开关控制模块3包括:

第二高压电容c2,第二高压电容c2的一端连接至缓冲模块2,第二高压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节点p6;

第二电感t11,第二电感t11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六节点,第二电感t11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第五电阻r11与第二二极管d1的方式连接至开关电源芯片ic1;

第五电阻r11与开关电源芯片ic1之间设置有第七节点p7;

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一引脚1连接至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

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二引脚2通过串联第六电阻r5的方式连接至第二电感t11的输出端;

开关电源芯片ic1与第六电阻r5之间依次设置有第八节点p8,第九节点p9;

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三引脚3通过串联第七电阻r9和第八电阻r8的方式接地;

第七电阻r9和第八电阻r8之间设置有第十节点p10;

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四引脚4连接至第十节点p10;

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五引脚5与第六引脚6连接至缓冲模块2;

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八引脚8接地。

具体的,第二高压电容c2的耐压值为50v,容量为10uf。

具体的,第二电感t11的型号为ee13。

具体的,第五电阻r11的阻值为10ω。

具体的,第二二极管d1的型号为ffm107。

具体的,开关电源芯片ic1为ac/dc开关电源芯片,即pwm控制器。

具体的,开关电源芯片ic1的型号为cn1609。

具体的,第六电阻r5的阻值为12k。

具体的,第七电阻r9的电阻为10ω。

具体的,第八电阻r8的阻值为1.5ω,功率为0.5w。

进一步地,第七电阻r9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电压来设定开关电源芯片ic1的温度保护点。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开关控制模块3还包括:

第二电容c6,第二电容c6的一端连接至第七节点p7,第二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容c6a,第三电容c6a的一端连接至=第八节点p8,第三电容c6a的另一端接地;

第九电阻r6,第九电阻r6的一端连接至第九节点p9,第九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第四电容cy,第四电容cy的一端连接至第六节点p6,第四电容cy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模块4。

具体的,第二电容c6的耐压值为50v,容量为100nf。

具体的,第三电容c6a为备用或者可以不添加。

具体的,第九电阻r6的r6阻值为10k。

具体的,第四电容cy的耐压值为400v,容量为470pf。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输出模块4包括:

第三电感t12,第三电感t12的输入端连接至开关电源模块3,第三电感t12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第三二极管d3连接至输出端口v0的第二接口;

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输出端口v0的第二接口依次设置有第十一节点p11,第十二节点p12,第十三节点p13;

第三高压电容c8,第三高压电容c8的一端连接至第十一节点p11,第三高压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第四高压电容c9,第四高压电容c9的一端连接于第十二节点p12,第四高压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于第十三节点p13,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的,第三电感t12的型号为ee13。

具体的,第三二极管d3的型号为ss2150。

具体的,第三高压电容c8的耐压值为25v,容量为100uf。

具体的,第四高压电容c9的耐压值为25v,容量为100uf。

具体的,第十电阻r10的阻值为1.2k。

进一步地,输入端口vac接入外部交流电源,第二高压电容c2通过第三电阻r2、第二电阻r3充电。

进一步地,当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一引脚u1的电压达到开关电源芯片ic1的启动电压时,开关电源芯片ic1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开关电源芯片ic1的内部开关开始工作,并在第八电阻r8上产生电压,且该电压随着开关电源芯片ic1的导通时间增加而升高。

进一步地,当第八电阻r8上的电压达到开关比较电压时,外部的控制器切断外部交流电源。

具体的,此时开关电源芯片ic1的第一引脚1的电压达不到开关电源芯片ic1的启动电压,开关电源芯片ic1内部开关断开,电路进入欠压保护状态。

进一步地,当输出端口vo的输出电压连续四次高于一预设的启动电压时,外部的控制器将切断外部交流电源,电路进入过压保护状态。

具体的,凭借本技术方案中的过压保护与欠压保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在高压输入或者恶劣环境下的电源损坏的几率,且同事降低了电路消耗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技术方案中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采用了反激式拓扑结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在高压输入或者恶劣环境下的电源损坏的几率;且具有低功耗的特点,并且,本技术方案中的印制电路板凭借其规则的外形和精简的空间使用设计使得其可应用的场景更加多变可选,提高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