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5612发布日期:2021-05-07 20:0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传统石化的大规模使用推动工业水平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使用不当、管理缺失导致环境污染愈加严重,并已严重威胁人类赖以生存得的家园,各政府机构亦不断采取强有力措施遏制污染,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光伏组件可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无污染、可持续、效率高、易实现,因而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累计装机量已突破130.25gw。

光伏组件一般通过铝合金外框固定后以便于户外安装,为保证组件可承受户狂风暴雪带来的载荷压力,组件玻璃需包裹于边框内,即边框侧边缘高度显著高于玻璃面,这将导致边角易于积累灰尘,尤其屋顶分布式等组件安装倾角较低的场景,组件边缘积灰长期受雨雪、暴晒等作用形成淤块并仅仅粘覆在玻璃表面,而现有常规组件电池距边框内侧一般控制在15mm以内,玻璃表面的淤块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覆更多并将遮挡底部的电池。灰尘遮挡不仅导致组件功率输出大幅降低,还会显著影响组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被灰尘遮挡的电池片从发电体转变为“消耗体”,因而局部发热严重,同时长期局部过热将导致二极管长期工作并被击穿。

传统的清洗方式是通过人工冲洗,耗时费力,而且屋顶风分布式场景等大幅提升了操作难度,因此需进一步开发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排尘方法。

专利文献cn108599706a所公开公开一种用于光伏板的灰水自动清除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光伏板的铝合金下边框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水自动清除器为表面具有导水通道的板件,所述导水通道从所述板件的端头部至端尾部贯通设置,所述板件的端头部具有倾斜设置的吸灰水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灰水自动清除器结构简单,可稳固安装于既有光伏板的铝合金下边框处,不改变既有光伏组件的结构,借助于水的液面张力和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以及虹吸的共同作用,可自动快速的对光伏板上的灰、水进行清除;(2)灰水自动清除器除灰水效率高、不能耗、寿命长、造价低、相较于既有光伏板的使用情况,可提高发电量最高达到30%,每年可提高5%以上的发电量。

但现有技术中由于该清除器侧壁紧贴组件边框,因而当户外长期使用后雨水夹带的灰尘会积聚成块并粘附于内壁,并堵塞侧壁的排水通道,从而大幅降低排灰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

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为双层空腔结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内层上顶、内层侧壁与内层下撑,外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层上顶、外层侧壁与外层下撑,内层下撑与外层下撑通过扣接端相连,内层上顶与外层上顶组成灰水吸入端,外层侧壁与外层上顶设有一定角度α,内层下撑、外层下撑与外层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导流孔,内层上顶与内层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的延长线与外层侧壁的导流孔相交。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层与外层的所用板材的形状为波纹瓦槽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层侧壁的外侧和外层侧壁的内侧设有特氟龙防粘涂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层侧壁与外层上顶之间的角度α为60°~8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层上顶与外层上顶的端部向内弯曲成一定角度β,角度β的大小根据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而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流孔的数量为每个部分上设置3~5个。

有益效果:



本技术:
所示的导流器,具有操作简单、导流效果好且长时间使用不易堵塞的特点。首先设置空腔结构,便于污水的流动及减缓堵塞,同时空腔内壁涂覆特氟龙涂层,防止淤泥等粘附于内壁,而外层侧壁倾斜设计可加速尘土、污水等流动,当水流较小时,挡板设计可将污水直接导向侧壁的导流孔,直接排出,降低侧壁灰尘粘附的风险,而当水流较大时,底部的导流孔则可进一步协助污水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的剖视图;

1.内层上顶2.内层侧壁3.内层下撑4.外层上顶5.外层侧壁6.外层下撑7.扣接端8.灰水吸入端9.导流板10.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包括内层上顶1、内层侧壁2、内层下撑3、外层上顶4、外层侧壁5、外层下撑6、扣接端7、灰水吸入端8、导流板9和导流孔10。

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为双层空腔结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的内层与外层的所用板材的形状为波纹瓦槽状,内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内层上顶1、内层侧壁2与内层下撑3,外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层上顶4、外层侧壁5与外层下撑6,内层侧壁2的外侧和外层侧壁5的内侧设有特氟龙防粘涂层,内层下撑3与外层下撑6通过扣接端7相连,内层上顶1与外层上顶4组成灰水吸入端8,外层侧壁5与外层上顶4设有一定角度α,角度α为60°~85°,内层下撑3、外层下撑6与外层侧壁5上设有若干个导流孔10,导流孔10的数量为每个部分上设置3~5个,内层上顶1与内层侧壁2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9,所述的导流板9的延长线与外层侧壁5的导流孔10相交,内层上顶1与外层上顶4的端部向内弯曲成一定角度β,角度β的大小根据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而定。

在降雨或存在较大露水时,雨水或露水能够将灰尘带到光伏板的底部铝合金下边框(图中未画出)处,随之形成的灰水将在灰水吸入端8的作用下流入至板件的各个导水通道中,灰水在导水通道的流动过程中途经导流孔10,从而最终排除出灰水导流器之外,达到快速清除光伏板上积灰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为双层空腔结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内层上顶、内层侧壁与内层下撑,外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层上顶、外层侧壁与外层下撑,内层下撑与外层下撑通过扣接端相连,内层上顶与外层上顶组成灰水吸入端,外层侧壁与外层上顶设有一定角度α,内层下撑、外层下撑与外层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导流孔,内层上顶与内层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的延长线与外层侧壁的导流孔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与外层的所用板材的形状为波纹瓦槽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侧壁的外侧和外层侧壁的内侧设有特氟龙防粘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侧壁与外层上顶之间的角度α为60°~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上顶与外层上顶的端部向内弯曲成一定角度β,角度β的大小根据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而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孔的数量为每个部分上设置3~5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为双层空腔结构,一种用于光伏器的灰水导流器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内层上顶、内层侧壁与内层下撑,外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层上顶、外层侧壁与外层下撑,内层下撑与外层下撑通过扣接端相连,内层上顶与外层上顶组成灰水吸入端,外层侧壁与外层上顶设有一定角度α,内层下撑、外层下撑与外层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导流孔,内层上顶与内层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的延长线与外层侧壁的导流孔相交,具有操作简单、导流效果好且长时间使用不易堵塞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观;姜亚帅;刘鹏;陈如意;何飞;黄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30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