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6944发布日期:2021-05-19 03:4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地埋式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配电箱。


背景技术:

2.配电箱是电气线路中常见的组成部件,其用于合理地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等,且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
3.目前市面上的配电箱均需要空地安装,且因考虑安全问题,占地面积普遍较大,从而比较影响城市设计整体美观。另外,配电箱的外置,使得箱体长期处于日晒、雨淋、雷击等自然环境下,防护等级受到严重挑战,甚至在飓风和台风的环境中易被吹倒和砸中,致使配电箱问题频出而影响正常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地面空间,利于提高城市设计整体美观度且受自然环境影响小,使用稳定且方便的地埋式配电箱。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地埋式配电箱,包括埋设在地面上且开口向上设置的埋地防护壳体,所述埋地防护壳体的一端铰接安装有连接背板,所述连接背板朝向所述埋地防护壳体的腹面上设有配电箱体,所述连接背板和/或所述配电箱体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之间设有起立驱动器和埋地锁持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配电箱体或者所述连接背板对应的埋地限位装置。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背板对应的起立保持装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立保持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上的起立保持螺孔,所述起立保持螺孔上可拆卸安装有起立保持拉杆,所述连接背板上设有与所述起立保持拉杆对应的起立保持过孔,所述起立保持拉杆伸出所述起立保持过孔的端部固定设有起立压持凸起。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上位于所述连接背板外设有盖板敷设空间。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埋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内且与所述配电箱体的自由端对应的埋地限位凸台。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电箱体朝向所述埋地防护壳体的腹板上设有配电箱门,所述配电箱门上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埋地防护壳体的底面上设有散热窗。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立驱动器包括铰接连接在所述配电箱体的铰接端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之间的起立弹性气缸。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立驱动器还包括铰接连接在所述配电箱体的铰接端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之间的起立驱动电缸。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背板上设有起卧操作把手。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地埋式配电箱,包括埋设在地面上且开口向上设置的埋地防护壳体,所述埋地防护壳体的一端铰接安装有连接背板,所述连接背板朝向所述埋地防护壳体的腹面上设有配电箱体,所述连接背板和/或所述配电箱体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之间设有起立驱动器和埋地锁持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配电箱体或者所述连接背板对应的埋地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的内腔作为所述配电箱体埋设的空间,使得配电箱体平时不用凸出地面,节约了地面空间,利于提高城市设计整体美观度,同时受自然环境影响也变小,使用稳定。通过所述连接背板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铰接连接,配电箱体卧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时,以所述埋地限位装置进行限位支撑,以所述埋地锁持器锁持,配电箱体埋地稳定且不易被无关人员打开;当需使用时,解除所述埋地锁持器,所述起立驱动器即可将所述配电箱体立起,所述配电箱体暴露于地面之上,工作人员可很方便的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5.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方便示意内部结构关系,图中将埋地防护壳体的一侧壁进行了隐藏;
17.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配电箱门示意为关闭状态;
19.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3配电箱体卧入埋地防护壳体的状态示意图。
21.图中:1

埋地防护壳体;11

散热窗;12

埋地限位装置;13

盖板敷设空间;2

连接背板;21

起卧操作把手;3

配电箱体;31

配电箱门;32

散热风扇;4

起立驱动器;41

起立弹性气缸;42

起立驱动电缸;5

埋地锁持器;6

起立保持装置;61

起立保持螺孔;62

起立保持拉杆;63

起立保持过孔;64

起立压持凸起;7

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3.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地埋式配电箱,包括埋设在地面7上且开口向上设置的埋地防护壳体1,优选地,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内为立方体空间。
24.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的一端铰接安装有连接背板2,所述连接背板2朝向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的腹面上设有配电箱体3,这样所述配电箱体3就可以所述连接背板2的铰接端转动,从而可以轻便地卧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或者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向外立起。
25.所述配电箱体3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之间设有起立驱动器4,所述连接背板2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之间埋地锁持器5,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配电箱体3或者所述
连接背板2对应的埋地限位装置12。
26.所述起立驱动器4用于驱动所述配电箱体3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向外立起。本实施例所述起立驱动器4包括铰接连接在所述配电箱体3的铰接端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之间的起立弹性气缸41。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起立驱动器4还包括铰接连接在所述配电箱体3的铰接端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之间的起立驱动电缸42,当所述起立弹性气缸41的弹性力顶起所述配电箱体3有困难时,所述起立驱动电缸42可以进行辅助起立;当然所述起立驱动电缸42也可辅助驱动所述配电箱体3重新卧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
27.此外,将所述起立驱动器4设置在所述连接背板2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之间、或者在所述连接背板2、所述配电箱体3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之间均设置,可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28.所述埋地锁持器5用于在所述配电箱体3卧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后,将所述配电箱体3进行锁持,防止无关人员随意立起所述配电箱体3。所述埋地锁持器5通过可转动的锁销带动插销或者插片来完成锁持,这种结构在箱柜锁中应用广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获知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所述埋地锁持器5设置在所述连接背板2或者所述配电箱体3上,或者在所述连接背板2和所述配电箱体3上均设置,都是可以的。
29.所述埋地限位装置12用于在所述配电箱体3卧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后,对所述配电箱体3或者所述连接背板2的自由端形成限位支撑,以此减轻所述埋地锁持器5的受力,使所述配电箱体3埋地稳定。本实施例所述埋地限位装置1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内且与所述配电箱体3的自由端对应的埋地限位凸台,当然所述埋地限位凸台也可与所述连接背板2的自由端对应。
30.此外,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埋地限位台阶,以所述连接背板2凸出所述配电箱体3侧面的边缘搭靠在所述埋地限位台阶上进行限位的技术方案,也是可以的。
31.本实施例可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或者所述连接背板2、所述配电箱体3上设置密封垫,来对配电箱体3埋地时进行一定程度的防尘防水。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上位于所述连接背板2外设有盖板敷设空间13。利用所述盖板敷设空间13可增设防护盖板等,来防止外界异物直接在所述连接背板2上压靠、以及外界尘、水等直接影响所述连接背板2,进而保证本实施例埋地安全,使用稳定。
32.本实施例所述配电箱体3朝向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的腹板上设有配电箱门31,所述配电箱门31上设有散热风扇32;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的底面上设有散热窗11。在平时不用时,所述配电箱体3卧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内正常工作,其内电器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风扇32吹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并通过所述散热窗11的热对流和壳体与土壤之间的热传递等,完成散热。
33.本实施例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背板2对应的起立保持装置6。所述起立保持装置6用于在所述配电箱体3从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向外立起后,使所述配电箱体3稳定地处于立起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安全有效地操作。
34.本实施例所述起立保持装置6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上的起立保持螺孔61,所述起立保持螺孔61上可拆卸安装有起立保持拉杆62,所述连接背板2上设有与所述起立保持拉杆62对应的起立保持过孔63,所述起立保持拉杆62伸出所述起立保持过孔63的端部固定设有起立压持凸起64。当所述配电箱体3立起后,操作所述起立保持拉杆62穿过
所述起立保持过孔63,向下插入所述起立保持螺孔61内,并持续旋转所述起立保持拉杆62使下端与所述起立保持螺孔61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起立压持凸起64最终压持在所述起立保持过孔63的顶端处,形成所述配电箱体3向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方向卧入的刚性限位,确保所述配电箱体3立起稳定。
35.所述连接背板2上设有起卧操作把手21,用于工作人员可人力辅助所述配电箱体3起立或者卧倒。
36.本实施例在不使用时,所述配电箱体3可卧入所述埋地防护壳体1,节约了地面7空间,利于提高城市设计整体美观度,同时受自然环境影响也变小,使用稳定。所述埋地限位装置12和所述埋地锁持器5的设置可保证所述配电箱体3埋地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只需解除所述埋地锁持器5,所述起立驱动器4即可将所述配电箱体3立起,所述配电箱体3暴露于地面7之上。本实施例更通过所述起立保持装置6确保所述配电箱体3起立的稳定,工作人员可很方便且安全地进行操作,使用非常方便。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