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9815发布日期:2021-07-13 15:3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端盖组件结构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中心设置轴承,还包括设置在轴承上的弹垫,所述的弹垫上部设置一个底托。这种端盖结构包括底托这一零件,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电机材料,也增加了装配和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省去底托,减少电机材料,降低成本,装配更为方便,结构更为紧凑合理。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的中心设置筒体,所述的筒体内形成容纳轴承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还设置多个凸块,所述的凸块环绕轴承均匀布置,所述的凸块上部设置一个弹垫,所述的弹垫在外边缘形成与筒体内壁紧贴的外翻折边,所述弹垫的中心与所述的轴承配合。

所述弹垫的中心形成多段间隔的上翻折边,所述的上翻折边与所述的轴承贴靠。

相邻的上翻折边之间形成间隔槽,间隔槽的内端形成圆形槽。

所述的凸块设置在一个圆环片上,所述的圆环片中心穿设所述的轴承。

所述的凸块贴靠在所述的筒体内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化后的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轴承、弹垫,减掉了底托这一零件,减化了端盖组件装配工艺。减少了电机材料,精减了工艺流程,电机装配精度更为精确,能够使电机运作更加平稳,成本更加低廉,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均能够正常使用,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端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的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包括端盖本体8,所述端盖本体的中心设置筒体1,所述的筒体内形成容纳轴承的空腔,筒体内还设置多个凸块7,所述的凸块环绕轴承均匀布置,所述的凸块上部设置一个弹垫5,所述的弹垫在外边缘形成与筒体内壁紧贴的外翻折边6,所述弹垫的中心与所述的轴承9配合。

所述弹垫的中心形成多段间隔的上翻折边4,所述的上翻折边与所述的轴承贴靠。

相邻的上翻折边之间形成间隔槽,间隔槽的内端形成圆形槽3。凸块设置在一个圆环片2上,所述的圆环片中心穿设所述的轴承。凸块也可以贴靠在所述的筒体内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化后的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轴承、弹垫,减掉了底托这一零件,减化了端盖组件装配工艺。减少了电机材料,精减了工艺流程,电机装配精度更为精确,能够使电机运作更加平稳,成本更加低廉,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均能够正常使用,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的中心设置筒体,所述的筒体内形成容纳轴承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还设置多个凸块,所述的凸块环绕轴承均匀布置,所述的凸块上部设置一个弹垫,所述的弹垫在外边缘形成与筒体内壁紧贴的外翻折边,所述弹垫的中心与所述的轴承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垫的中心形成多段间隔的上翻折边,所述的上翻折边与所述的轴承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上翻折边之间形成间隔槽,间隔槽的内端形成圆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设置在一个圆环片上,所述的圆环片中心穿设所述的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贴靠在所述的筒体内壁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罩极电机端盖组件结构。现有的端盖组件结构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中心设置轴承,还包括设置在轴承上的弹垫,弹垫上部设置一个底托。增加了电机材料,也增加了装配和安装难度。本实用新型包括端盖本体,端盖本体的中心设置筒体,所述的筒体内形成容纳轴承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还设置多个凸块,所述的凸块环绕轴承均匀布置,所述的凸块上部设置一个弹垫,所述的弹垫在外边缘形成与筒体内壁紧贴的外翻折边,所述弹垫的中心与所述的轴承配合。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电机材料,精减了工艺流程,电机装配精度更为精确,能够使电机运作更加平稳,成本更加低廉,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均能够正常使用,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金洪平;贺绍良;郑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赛微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