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检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6319发布日期:2021-07-09 14:0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检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机组渗漏检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检修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风力发电行业内,风力发电机组的水冷系统由水泵装置、冷却器、储能器及连接管路等组成。水泵工作后,冷却水经发电机、变频器、冷却器构成冷却水循环回路。泵入口处的温控换向阀通过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自动转换冷却介质流向,使冷却介质通过冷却器或不通过冷却器。对于流向水泵的水,在流经压力传感器时,如果压力过低,加压容器就会工作补充压力;如果压力足够则直接流向水泵。然而风机水冷系统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往往由于管路老化等引起液体渗漏问题,造成电气备件烧毁,风机组发生故障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检修装置,其可第一时间发现漏水情况及漏水位置,并在第一时间停机处理,且排查方便,定位准确,减少元器件烧毁和故障扩大;通过对水冷管及控制柜的双重渗漏检修,保障液冷循环系统的安全运行。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检修装置,所述液冷循环系统包括水冷管和控制柜,所述水冷管上安装有漏水感应线,所述漏水感应线电连接有漏水控制器;所述控制柜底部装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电连接至漏水控制器。
6.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管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用以固定所述漏水感应线。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卡扣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卡齿,第二固定环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以容纳所述卡齿。
8.进一步地,所述水浸传感器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以将水浸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控制柜底部。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以放置水浸传感器的固定底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底座呈中空设置以使水浸传感器与控制柜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杆一端与固定底座可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形成一个向固定底座中心方向弯曲的折弯耳,
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固定杆的折弯耳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水浸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底部设置有磁性层,以使固定底座可固定于柜体底部。
12.进一步地,所述水浸传感器为光电式水浸传感器。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冷管上安装有漏水感应线以及在控制柜底部装设有水浸传感器,将漏水情况和发生泄漏的具体位置传至漏水控制器,第一时间发现漏水情况及漏水位置,并在第一时间停机处理,且排查方便,定位准确,减少元器件烧毁和故障扩大;通过对水冷管及控制柜的双重渗漏检修,保障液冷循环系统的安全运行。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漏水感应线上设置固定卡扣以及在水浸传感器上设置固定件,使得漏水感应线及水浸传感器的固定更稳固,为渗漏检修提供了可靠保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检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固定杆旋转打开后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俯视图。
22.图标:1

水冷管,2

漏水感应线,3

固定卡扣,31

第一固定环,311

卡齿,32

第二固定环,321

卡槽,4

控制柜,5

水浸传感器,6

固定件,61

固定杆,62

固定底座,63

折弯耳。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
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
2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检修装置,所述液冷循环系统包括水冷管1和控制柜4,所述水冷管1上安装有漏水感应线2,所述漏水感应线2用于检测水冷管1上的漏水点,所述漏水感应线2电连接有漏水控制器;所述控制柜4底部装设有水浸传感器5,所述水浸传感器5用于检测控制柜4上的漏液,所述水浸传感器5电连接至漏水控制器。
30.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水冷管1路上安装漏水感应线2,当发生漏水时,漏水感应线2发生短路,并通过电信号电传至漏水控制器,漏水控制器根据漏水感应线2电阻的变化判断出漏水情况和发生泄漏的具体位置,并发出报警信号,第一时间发现漏水情况及漏水位置,并在第一时间停机处理,且排查方便,定位准确,减少元器件烧毁和故障扩大;为了进一步的扩大对液冷循环系统的液体渗漏的检修,保障液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安全,同时在控制柜4底部设置水浸传感器5,如果设备本体出现漏水,一旦有漏液浸到水浸传感器5上,通过智能实时监测手段反馈漏水信号给漏水控制器,并发出报警报警信号传递给主控室;因此通过对水冷管1及控制柜4的双重检修,保障液冷循环系统的安全运行。
31.为了使得漏水感应线2能更稳定的固定在水冷管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冷管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卡扣3,所述固定卡扣3用以固定所述漏水感应线2。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卡扣3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固定环31和第二固定环32,所述第一固定环31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卡齿311,第二固定环32远离铰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与卡齿311相配合的卡槽321,所述卡槽321用以容纳所述卡齿311。漏水感应线2在固定时,将第一固定环31和第二固定环32绕过水冷管1及漏水感应线2,然后利用第二固定环32的卡槽321将第一固定环31的卡齿311卡住,从而将漏水感应线2稳固的固定在水冷管1上。
33.为了使得水浸传感器5能更稳定的固定在控制柜4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浸传感器5上设置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用以将水浸传感器5固定在所述控制柜4底部;具体地,在使用时,可在控制柜4底部设置多个固定件6及水浸传感器5,从而使得检修更精准。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6包括用以放置水浸传感器5的固定底座62,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62上的多个固定杆61;所述固定底座62呈中空设置以使水浸传感器5与控制柜4底部接触;所述固定杆61一端与固定底座62可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杆61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形成一个向固定底座62中心方向弯曲的折弯耳63,使用时,将固定件6放置后,将水浸传感器5放置于固定底座62内,并使水浸传感器5的传感器端位于固定底座62的中空部,以使水浸传感器5与控制柜4底部接触,然后将固定杆61顶端的折弯耳63扣在水浸传感器上,从而使得水浸传感器5在固定底座62内固定,然后将固定底座62的中空端朝向控制柜底部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底座62底部设置有磁性层,以使固定底座62可固定于柜体4底部更方便。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61设置有4个且均匀分布于固定底座62上,从而使得折弯耳63对水浸传感器5于控制柜4之间的固定更稳固。
3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固定杆61的折弯耳63之间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水浸传感器5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浸传感器5为光电式水浸传感器5。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