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2313发布日期:2021-07-23 14:3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是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大型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桨叶、风力发电机以及支撑桨叶和风力发电机的风机塔筒,其中,与风力发电机连接的集束电缆在风机塔筒内部自然垂落,且与地面或地下的相关设备连接。在日常发电过程中,桨叶和风力发电机需要随着风向而转动,因此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集束电缆也会跟随风力发电机的转动而转动,在大风或偏航时,巨大的惯性会使得风机塔筒最顶端的电缆剧烈晃动,从而造成集束电缆中电缆与电缆之间、电缆与风机塔筒内壁或导向环之间的剧烈摩擦和撞击,极易导致电缆绝缘层损坏,引发相间短路,产生严重的后果。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集束电缆外侧包围一个简易金属套筒的方法,以限制电缆的横向晃动范围,采用此种方法无法限制电缆的纵向摩擦范围,对电缆的保护作用不够理想;现有技术还采用在电缆摩擦处包裹橡胶皮的方法,使得橡胶皮可以代替电缆护套的磨损,采用此种方法橡胶皮的更换频率非常高,而且无法从根本上对电缆进行有效地保护。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电缆保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地保护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电缆,进而造成电缆易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保护装置,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地保护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电缆,进而造成电缆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保护装置,所述电缆保护装置用于对待保护电缆进行保护,所述电缆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结构以及固定支架;

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壳体、支撑杆和多个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形状为中空圆柱体;

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壳体的中空区域内,且所述限位块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两端的内侧面相接触;

所述多个限位块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杆紧固连接;

所述限位块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电缆通孔,所述待保护电缆从所述电缆通孔中穿过,所述多个限位块的电缆通孔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套环和固定杆,所述套环套接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

所述套环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两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提拉环孔,所述提拉环孔用于安装提拉环。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为可拆分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半圆柱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侧壁上设有紧固卡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还通过所述紧固卡扣紧固连接。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块的底面还开设有多个支撑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通孔,且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面与所述支撑通孔的内侧面相接触。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杆与风机塔筒内壁紧固连接,所述待保护电缆位于所述风机塔筒内部。

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利用限位块可以限制待保护电缆的横向晃动范围,同时限位块可以代替待保护电缆之间的摩擦,使用周期长;利用壳体将限位块以及待保护电缆都有效地保护起来,并通过固定支架加以固定。整个电缆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地保护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电缆,使得电缆不易磨损,杜绝了电缆磨损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保障风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中保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中保护结构拆分后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保护装置,具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地保护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电缆,进而造成电缆易磨损的问题。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用于对待保护电缆进行保护,该电缆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结构100以及固定支架200。

保护结构100包括壳体101、支撑杆102(由于壳体101的遮挡,在图1中未示出支撑杆102)和多个限位块103。壳体101的形状为中空圆柱体。

限位块103的形状为圆柱体,限位块103位于壳体101的中空区域内,且限位块103的外侧面与壳体101两端的内侧面相接触。

多个限位块103之间通过支撑杆102紧固连接。

限位块103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电缆通孔1031,待保护电缆从电缆通孔1031中穿过,多个限位块103的电缆通孔1031位置一一对应。

固定支架200包括套环201和固定杆202,套环201套接在壳体101的外侧面上。

套环201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块2011,连接块2011与固定杆202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壳体101的中空区域的内壁直径应略大于限位块103的外径,以便于限位块103的外侧面可以与壳体101两端的内侧面相接触。

限位块10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壳体101的两端。也可以大于两个,大于两个时可以在壳体101内壁上等间距排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确定限位块103的数量,具体不作限定。

壳体101的材料可以使用树脂或其他塑料材料,具体不作限定。限位块103的材料可以使用橡胶,或者其他具有一定柔软度的材料,具体不作限定。支撑杆102的材料可以采用橡胶或其他材料,具体不作限定。

支撑杆102的数量可以为四根,一般为双数,具体不作限定。

多个限位块103的形状、大小以及电缆通孔1031的尺寸和大小都应完全一致,多个限位块103的电缆通孔1031位置应从上到下一一对应,以便于待保护电缆可以从电缆通孔1031中穿过。电缆通孔1031的数量和尺寸一般根据常用的待保护电缆的尺寸和数量确定,可以多开设几种尺寸,以便于可以匹配更多类型的电缆,比如某风力发电机组满发功率为1500kw,额定电压为690v,电缆需要传输1250a电流,因此需要使用15根150mm2的电缆,则由此可以确定限位块103上应开设15个能匹配此种型号电缆的电缆通孔1031。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103上开设的电缆通孔1031的尺寸可以不统一,即可以存在多种规格,但是相互之间的间距应该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便于可以更好地分散集束电缆,以增加电缆之间的间隙。

固定支架200的材料可以选用铝或其他金属材料,具体不作限定。

套环201的内径应略大于壳体101的外径。在使用时,套环201套接在壳体101的外侧面上时,可以在套环201的内侧面与壳体101的外侧面之间增加一层橡胶皮,以防止套环201与壳体101之间的磨损,延长壳体101和套环201的使用寿命。

套环201的外侧面上可以对称设置两个矩形的连接块2011,连接块2011与固定杆202可以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比如采用螺母、螺栓等。在使用时,将螺母锁紧后,连接块2011与固定杆202之间是紧固连接,不可移动;在将螺母松开后,固定杆202可以围绕连接块2011转动。

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利用限位块可以限制待保护电缆的横向晃动范围,同时限位块可以代替待保护电缆之间的摩擦,使用周期长;利用壳体将限位块以及待保护电缆都有效地保护起来,并通过固定支架加以固定。整个电缆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地保护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电缆,使得电缆不易磨损,杜绝了电缆磨损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保障风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中保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壳体101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011。进一步地,散热孔1011可以为椭圆形,且沿壳体101的侧面上等间距排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确定散热孔的形状、数量以及排列方式,具体不作限定。

采用上述在壳体侧面开设散热孔的结构,可以在待保护电缆工作时或者产生摩擦时,保证良好的散热能力,防止温度升高对电缆造成损伤。

如图2所示,壳体101两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延伸部1012,延伸部1012上开设有提拉环孔1013,提拉环孔1013用于安装提拉环。进一步地,在壳体101两端的外侧面上各设有延伸部1012,两个延伸部1012的尺寸和形状均相同,可以为环形。可以在每个延伸部1012的侧面上均对称开设两个提拉环孔1013,也可以仅在其中一个延伸部1012的侧面上开设两个提拉环孔1013,安装的提拉环可以用于提起整个保护结构100,便于搬运。

如图2所示,限位块103的底面还开设有多个支撑通孔1032,支撑杆102穿过支撑通孔1032,且支撑杆102的外侧面与支撑通孔1032的内侧面相接触。进一步地,支撑通孔1032的数量与支撑杆102的数量一致,支撑通孔1032的内径尺寸应略大于支撑杆102的外径尺寸,以便能够紧包支撑杆102。

进一步地,壳体101可以为可拆分结构。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中保护结构拆分后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壳体101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14和第二壳体1015,第一壳体1014与第二壳体1015均为半圆柱体,第一壳体1014和第二壳体1015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第一壳体1014和第二壳体1015上均设有连接部1016,该连接部1016上开有螺栓孔,利用螺栓将第一壳体1014和第二壳体1015紧固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014与第二壳体1015的连接处侧壁上设有紧固卡扣1017,第一壳体1014与第二壳体1015还通过紧固卡扣1017紧固连接。

通过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支撑杆102位于壳体101内部,且插入支撑通孔1032中,并支撑限位块103。

壳体采用上述可拆分结构,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紧固连接,进而卡紧内部的限位块,可以防止限位块上下窜动,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限位块103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分结构,可以将限位块103沿中心轴对半拆分,具体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200在使用时,固定杆202与风机塔筒内壁紧固连接,待保护电缆是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套环201的外侧面上设有连接块2011,套环201可以为可拆分结构,包括第一套环2012和第二套环2013,第一套环2012与第二套环2013均为半环形,第一套环2012和第二套环201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如图4所示,固定杆202上设有连接横梁2021,以及固定夹2022。连接横梁2021可以保持固定杆202的稳定,固定夹2022可以使得固定杆202与风机塔筒内壁紧固连接。

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保护装置利用限位块可以限制待保护电缆的横向晃动范围,同时限位块可以代替待保护电缆之间的摩擦,使用周期长;利用壳体将限位块以及待保护电缆都有效地保护起来,并通过固定支架加以固定。整个电缆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地保护位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电缆,使得电缆不易磨损,杜绝了电缆磨损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保障风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