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的山区配网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2118发布日期:2021-09-22 20:4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高可靠性的山区配网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系统,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山区配网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2.配网电力传输系统覆盖全国,由于数字化运营的要求,现期望实现所有配网设备在线化远程操作、数据监控,逐渐形成电网智慧生态圈,用电高效、抢修及时、设备健康的良性生态。但由于通讯运营商在山区的信号覆盖不佳、山区地形复杂等原因,在山区的电力设备里安装的物联网卡信号不佳,导致工作过程中信号不可靠,数据延迟、操作受影响。因此急需一套局域网联网方案,专用于通讯信号不佳的区域,建立小型局域网,设备之前互相联网,再用局域网的主网与通讯运营商的信号塔相连,避开通讯信号不佳区域的限制,助力智能电网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在山区的电力设备里安装的物联网卡信号不佳,导致工作过程中信号不可靠,数据延迟、操作受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山区配网通信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高可靠性的山区配网通信系统,包括设置在通信误差大于0.1秒的山区信号源处的网络信号源、若干个布置在通信节点处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中继器和设置在高可靠性地区的发射器,所有的通信中继器采用串联链路的形式连接形成通信中继器组,所述网络信号源与通信中继器组中最靠近山区信号源处的通信中继器通信连接,通信中继器组中最接近高可靠性地区的通信中继器组与发射器通信连接,通信中继器组中所有的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距离小于等于五公里,所述的发射器通过sim卡或者光纤网络与高可靠地区的公网进行通信连接,所述高可靠性地区为通信误差在0.1秒内的地区,所述发射器处接收到的信号至少包括网络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和包括网络信号源与通信中继器在内所有通信设备状态的信号。
6.本方案基于无线网桥技术,通过使用无线网桥单元,连接山区配网各个电线杆。无线网桥之间的连接距离长达5km,通过串联形成局域网,可以按照一定的行政级别制作局域网,主发射器处可设在通讯正常的区域,或者使用网线进行连接,即山区配网不需要每个单元单独通讯,而是形成一个个局域网模块组,以模块组联网的形式进行操作管理,保证通讯正常。利用本发明能实现山区配网通讯不佳处的通讯优化,保证通讯误差在0.1秒内;网桥的可靠性较高,可以保证1年内无需更换;能实时监测各个通讯模块的状态,断路需及时报警报修。同时,本发明体积小巧,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本发明通过网桥连接的方式,还避开了使用sim卡在山区信号不良的问题,同时把信号强弱把控在电网自己的手中,不再受制于人。方案还可以减少sim卡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sim卡费用,另一方面减少了因为使用sim卡带来的一系列运营问题。
7.作为优选,每个通信节点处的通信中继器为以一对为形式布置的网桥中继器,所述的网络信号源为网桥信号源。
8.作为优选,所有的通信中继器处均配置有用于对应通信故障的数据存储备份装置。
9.作为优选,所述的通信中继器还包括有红外线发射器、竖直分光镜、红外接收器阵列和单片机,所述的通信中继器上设有用于红外线发射器对准的基准点,竖直分光镜设置在红外线发射器和通信中继器之前且竖直分光镜用于对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进行分光,所述的红外接收器阵列设置在通信中继器上,所述的红外接收器阵列还与单片机相连接。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发射红外线,竖直分光镜对红外线进行分光,红外接收器阵列用于接收分光后的红外线。本设计可以监控通信中继器的状态,一旦通信中继器发生晃动,红外接收器接收的红外线信号位置就会发生偏移,单片机计算红外线的偏移量,且单片机预设有偏移量的安全阈值,一旦发现偏移量超过了安全阈值,则说明通信中继器不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此时单片机可发出告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确保了系统整体工作的稳定性。
10.作为优选,所述的竖直分光镜的中轴线与地面垂直。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基于无线网桥技术,通过使用无线网桥单元,连接山区配网各个电线杆。无线网桥之间的连接距离长达5km,通过串联形成局域网,可以按照一定的行政级别制作局域网,主发射器处可设在通讯正常的区域,或者使用网线进行连接,即山区配网不需要每个单元单独通讯,而是形成一个个局域网模块组,以模块组联网的形式进行操作管理,保证通讯正常。利用本发明能实现山区配网通讯不佳处的通讯优化,保证通讯误差在0.1秒内;网桥的可靠性较高,可以保证1年内无需更换;能实时监测各个通讯模块的状态,断路需及时报警报修。同时,本发明体积小巧,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本发明通过网桥连接的方式,还避开了使用sim卡在山区信号不良的问题,同时把信号强弱把控在电网自己的手中,不再受制于人。方案还可以减少sim卡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sim卡费用,另一方面减少了因为使用sim卡带来的一系列运营问题。本发明还通过对通信中继器状态的检测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信中继器上的部分电路原理框图。
14.其中:1、网络信号源,2、通信中继器,3、发射器,4、红外线发射器,5、竖直分光镜,6、红外接收器阵列,7、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16.实施例:
17.一种高可靠性的山区配网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通信误差大于0.1秒的山区信号源处的网络信号源1、若干个布置在通信节点处用于传输信号的通信中继器2和设置在高可靠性地区的发射器3,所有的通信中继器采用串联链路的形式连接形成通信中继器组,所述网络信号源与通信中继器组中最靠近山区信号源处的通信中继器通信连接,
通信中继器组中最接近高可靠性地区的通信中继器组与发射器通信连接,通信中继器组中所有的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距离小于等于五公里,所述的发射器通过sim卡或者光纤网络与高可靠地区的公网进行通信连接,所述高可靠性地区为通信误差在0.1秒内的地区,所述发射器处接收到的信号至少包括网络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和包括网络信号源与通信中继器在内所有通信设备状态的信号。
18.本方案基于无线网桥技术,通过使用无线网桥单元,连接山区配网各个电线杆。无线网桥之间的连接距离长达5km,通过串联形成局域网,可以按照一定的行政级别制作局域网,主发射器处可设在通讯正常的区域,或者使用网线进行连接,即山区配网不需要每个单元单独通讯,而是形成一个个局域网模块组,以模块组联网的形式进行操作管理,保证通讯正常。利用本发明能实现山区配网通讯不佳处的通讯优化,保证通讯误差在0.1秒内;网桥的可靠性较高,可以保证1年内无需更换;能实时监测各个通讯模块的状态,断路需及时报警报修。同时,本发明体积小巧,实现成本低,便于推广。本发明通过网桥连接的方式,还避开了使用sim卡在山区信号不良的问题,同时把信号强弱把控在电网自己的手中,不再受制于人。方案还可以减少sim卡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sim卡费用,另一方面减少了因为使用sim卡带来的一系列运营问题。
19.每个通信节点处的通信中继器为以一对为形式布置的网桥中继器,所述的网络信号源为网桥信号源。
20.所有的通信中继器处均配置有用于对应通信故障的数据存储备份装置。
21.如图2所示,所述的通信中继器还包括有红外线发射器4、竖直分光镜5、红外接收器阵列6和单片机7,所述的通信中继器上设有用于红外线发射器对准的基准点,竖直分光镜设置在红外线发射器和通信中继器之前且竖直分光镜用于对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进行分光,所述的红外接收器阵列设置在通信中继器上,所述的红外接收器阵列还与单片机相连接。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发射红外线,竖直分光镜对红外线进行分光,红外接收器阵列用于接收分光后的红外线。本设计可以监控通信中继器的状态,一旦通信中继器发生晃动,红外接收器接收的红外线信号位置就会发生偏移,单片机计算红外线的偏移量,且单片机预设有偏移量的安全阈值,一旦发现偏移量超过了安全阈值,则说明通信中继器不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此时单片机可发出告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确保了系统整体工作的稳定性。
22.所述的竖直分光镜的中轴线与地面垂直。
2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