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凝露箱变及变压电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4120发布日期:2021-08-31 14:0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凝露箱变及变压电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露天电网设备维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凝露箱变及变压电网。



背景技术:

箱变即为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而由于其为安装在室外的高压变电设备,因此其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尤其是对于机箱内侧的凝露问题,一旦箱内产生凝露,落下的露水很容易造成变电设备的损坏。

而在凝露治理方面,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箱变都是采用加热除湿和空气对流的原理。加热除湿的方式,仅通过测量箱变内部的湿度,当测量到的相对湿度值超过设置值时,启动加热器,通过加热空气的方式进行除湿,防止凝露产生,这种除湿方式只能在湿度较大、箱体不密闭的条件下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当箱变内的相对湿度很低,或箱变的箱体的温度与箱变内部的环境温度的差值达到一定值时,箱变的箱体也会产生凝露,还是无法避免凝露的产生。

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泛用性强,效果好的箱变抗凝露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凝露箱变及变压电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变抗凝露方法效果差,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凝露箱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箱体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加热膜及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及所述加热膜相连;

所述加热膜设置于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的内壁上,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箱体内的露点温度。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通过4-20ma通信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加热膜包括绝缘层及电阻丝;

所述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电阻丝外侧。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绝缘层为硅橡胶-玻璃纤维布复合层。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水浸传感器;

所述水浸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水浸传感器通过开关量信号检测电路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烟雾传感器;

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油温传感器;

所述油温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可选地,在所述的抗凝露箱变中,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外部通信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外部通信器与外部网络通信。

一种变压电网,所述变压电网包括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抗凝露箱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凝露箱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箱体温度传感器、环境湿度传感器、加热膜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及所述加热膜相连;所述加热膜设置于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的内壁上,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箱体内的露点温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分别发送的数据确定当前环境所述箱体的露点温度,并控制铺设在所述箱体上的加热膜,使所述箱体的温度始终高于所述露点温度,也就使所述箱体始终不能满足凝露条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不论环境温度、湿度或箱变本身的气密性,均可有效抑制凝露的效果,拥有良好的泛用性,且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大提升了抗凝露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有益效果的变压电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凝露箱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凝露箱变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凝露箱变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凝露箱变的还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箱变都是采用加热除湿和空气对流的原理。加热除湿的方式,仅通过测量箱变内部的湿度,当测量到的相对湿度值超过设置值时,启动加热器,通过加热空气的方式进行除湿,防止凝露产生,这种除湿方式只能在湿度较大、箱体不密闭的条件下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当箱变内的相对湿度很低,或箱变的箱体的温度与箱变内部的环境温度的差值达到一定值时,箱变的箱体也会产生凝露;空气对流的除湿方式一般采用风扇使箱变内外的空气循环,这种情况仅在外部湿度明显低于箱变内部的湿度时,才能降低箱变内部环境的湿度,同理在箱变内的相对外部湿度很低时,还是无法避免凝露的产生。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抗凝露箱变,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称其为具体实施方式一,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300、箱体温度传感器400、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加热膜200及处理器100;

所述处理器100分别与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及所述加热膜200相连;

所述加热膜200设置于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的内壁上,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100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箱体内的露点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处理器100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箱体内的露点温度具体包括:

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获取所述箱体内的环境温度信息,并将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获取所述箱体的板面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板面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00;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获取所述箱体内的环境湿度信息,并将所述环境湿度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00;所述处理器100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信息、所述板面温度信息及环境湿度信息确定对应的露点温度,并控制所述加热膜200,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露点温度。

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及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中的至少一种通过4-20ma通信组件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所述4-20ma通信组件可通过模拟信号的电流大小反应待测量(温度或湿度)的连续变化,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更进一步,所述4-20ma通信组件通过i2c电路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

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用于确认所述箱变内是否进水,换言之,通过设定在预设高度的水位传感器确定所述箱变的水面高度,当所述箱变内的水位高度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提醒所述处理器100,以便所述处理器100及时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浸传感器通过开关量信号检测电路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所述开关量信号检测电路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烟雾传感器;

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用于感应所述箱变内的烟雾浓度,当所述箱变内的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及时提醒所述处理器100,更进一步地,所述烟雾传感器为激光烟雾传感器,再进一步地,所述烟雾传感器通过开关量信号检测电路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油温传感器;

所述油温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所述油温传感器用于测量变压器的油温,在所述变压器上涂油可起到绝缘及冷却的作用,而油温则反映出变压器自身的温度,为防止变压器过热,通过所述油温传感器对油温进行监控,及时提醒,再进一步,所述油温传感器通过差分放大电路与所述处理器100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凝露箱变还包括外部通信器;

所述处理器100通过所述外部通信器与外部网络通信,实现所述抗凝露箱变与外部网络的信号交换;再进一步,所述外部通信器为rs485通信器,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采用其他通信器。

当然,加装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及所述油温传感器的箱变,还可增设对应的报警器,用于在接收到异常数据时报警。

另外,为进一步保证抗凝露效果,还可在所述抗凝露箱变内增设风机与除湿机,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选择。

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的外壁上还可设置有显示组件与输入组件,用于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显示组件直观看到所述抗凝露箱变的工作情况,及通过所述输入组件对所述抗凝露箱变的参数作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加热膜200对箱体进行加热,所述箱体的内壁指所述抗凝露箱变的顶板内侧及侧壁内侧,加热膜200成本低,加热面积大,加热效果均匀,可进一步提高箱变的抗凝露效果。

图4为增设了上述各个传感器后的抗凝露箱变中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凝露箱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300、箱体温度传感器400、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加热膜200及处理器100;所述处理器100分别与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及所述加热膜200相连;所述加热膜200设置于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的内壁上,根据所述处理器100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箱体内的露点温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及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分别发送的数据确定当前环境所述箱体的露点温度,并控制铺设在所述箱体上的加热膜200,使所述箱体的温度始终高于所述露点温度,也就使所述箱体始终不能满足凝露条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不论环境温度、湿度或箱变本身的气密性,均可有效抑制凝露的效果,拥有良好的泛用性,且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大提升了抗凝露的效果。

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所述加热膜200做限定,得到具体实施方式二,其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300、箱体温度传感器400、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加热膜200及处理器100;

所述处理器100分别与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及所述加热膜200相连;

所述加热膜200设置于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的内壁上,根据所述处理器100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箱体内的露点温度;

所述加热膜200包括绝缘层220及电阻丝210;

所述绝缘层220覆盖于所述电阻丝210外侧。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加热膜200的结构,所述电阻丝210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所述绝缘层220可保证所述加热膜200的内部结构不会被外部冲击轻易损坏的同时,还可保证所述加热膜不漏电,提升设备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加热膜200分为图2图3两种情况,其中图2为所述电阻丝210紧贴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设置,而从所述箱体向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内依次为所述电阻丝210及所述绝缘层220,图3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220分为前绝缘层220与后绝缘层220分别设置于所述电阻丝210两侧。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220为硅橡胶-玻璃纤维布复合层,其绝缘性能优秀,适合作为绝缘层220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膜还包括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用于当所述加热膜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如120摄氏度)时,对所述加热膜进行断电,避免系统故障或其他意外发生后温度过高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有益效果的变压电网,所述变压电网包括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抗凝露箱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凝露箱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300、箱体温度传感器400、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加热膜200及处理器100;所述处理器100分别与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及所述加热膜200相连;所述加热膜200设置于所述抗凝露箱变的箱体的内壁上,根据所述处理器100发送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箱体的温度高于所述箱体内的露点温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00、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400及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500分别发送的数据确定当前环境所述箱体的露点温度,并控制铺设在所述箱体上的加热膜200,使所述箱体的温度始终高于所述露点温度,也就使所述箱体始终不能满足凝露条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不论环境温度、湿度或箱变本身的气密性,均可有效抑制凝露的效果,拥有良好的泛用性,且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大提升了抗凝露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凝露箱变及变压电网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