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4528发布日期:2021-08-03 13:2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在对定子进行灌胶时,避免于定子内部产生残胶的治具。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驱动装置,其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再使用机械能产生动能,以驱动其它装置。马达是由转子、定子、轴承等组件组成。定子大多是在环形铁芯上绕设多组线圈而成。定子装设于马达框架内部,再透过灌胶工艺使定子与马达框架之间的空隙填满胶体,使定子与外部机构绝缘。目前,现有技术是将圆柱塞在定子内圆,以对定子进行灌胶。然而,定子内圆与圆柱之间通常会存在缝隙,使得胶体会经由缝隙渗入定子内圆。胶体在固化后便会形成突出于定子内圆的残胶。因此,在定子灌胶完成后,便需进一步对定子内圆的残胶进行打磨,不仅会耗费多余的制造时间与成本,打磨残胶时所产生的残胶微粒也会造成作业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对定子进行灌胶时,避免于定子内部产生残胶的治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定子灌胶的所述治具包括底座、杆件、弹性体以及板件。所述杆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体套设于所述杆件上且抵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板件套设于所述杆件上且抵接于所述弹性体。当所述板件沿所述杆件朝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板件压缩所述弹性体,使得所述弹性体朝径向膨胀。

优选地,所述治具还包括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板件沿所述杆件朝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套设于所述杆件上且抵接于所述板件。

优选地,所述治具还包括限位件,套设于所述杆件上且抵接于所述驱动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驱动件沿所述杆件朝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底座具有固定孔,且所述杆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孔中。

优选地,所述治具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底座具有通孔,所述杆件具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而固定于所述固定孔中。

优选地,所述杆件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治具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底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治具包括多个所述弹性体,相互堆叠地套设于所述杆件上。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在对定子进行灌胶前,可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弹性体穿设于定子内圆中,接着,再驱动板件沿杆件朝底座的方向移动。当板件沿杆件朝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板件会压缩弹性体,使得弹性体朝径向膨胀,从而与定子内圆紧密贴合,使得定子内圆的缝隙被膨胀的弹性体封闭。因此,在对定子进行灌胶并固化后,胶体便不会渗入定子内圆而形成残胶。接着,再驱动板件沿杆件朝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体弹性复原而脱离定子内圆。此时,即可将定子取下而完成定子灌胶。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即可在对定子进行灌胶时,避免于定子内部产生残胶,不仅可以省去打磨残胶的工序,还可避免打磨残胶时所产生的残胶微粒造成作业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治具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的治具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的治具的弹性体穿设于定子内圆中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治具与定子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的板件沿杆件朝底座的方向移动后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的治具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9是图7中的治具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1”、1”'治具

3定子

10底座

12杆件

14弹性体

16板件

18驱动件

20密封环

22固定件

24限位件

100通孔

102容置槽

104环形凹槽

106、120固定孔

x、y、z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1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治具1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3是图1中的治具1沿x-x线的剖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1包括底座10、杆件12、弹性体14、板件16、驱动件18、密封环20以及固定件22。杆件12设置于底座10上。于此实施例中,底座10可具有通孔100以及容置槽102,其中通孔100与容置槽102连通。此外,杆件12可具有固定孔120。杆件12的一端可插设于底座10的容置槽102中,使得固定孔120与通孔100对齐。接着,固定件22的一端可穿过通孔100而固定于固定孔120中,使得杆件12固定于底座10的容置槽102中。于此实施例中,固定件22可以是螺丝,且固定孔120可以是螺孔,但不以此为限。于此实施例中,固定件22、通孔100与固定孔12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但不以此为限。固定件22、通孔100与固定孔12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需说明的是,底座10的容置槽102亦可省略,此时,杆件12可固定于底座10的上表面上。

弹性体14套设于杆件12上且抵接于底座10。于此实施例中,弹性体14可由硅胶、橡胶、铁氟龙或其它具有较佳离形性的弹性材料制成。在将弹性体14套设于杆件12上后,板件16再套设于杆件12上且抵接于弹性体14。接着,驱动件18再套设于杆件12上且抵接于板件16,其中驱动件18用以驱动板件16沿杆件12朝底座10的方向移动。于此实施例中,驱动件18可以是螺帽,且杆件12的自由端可具有螺纹,使得驱动件18可移动地螺接于杆件12的自由端。因此,驱动件18可被转动而相对杆件12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板件16沿杆件12朝底座10的方向或朝远离底座10的方向移动。此外,底座10可具有环形凹槽104,且密封环20可设置于环形凹槽104中。于此实施例中,密封环20可以是o形环,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4至图6,图4是图1中的治具1的弹性体14穿设于定子3内圆中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的治具1与定子3沿y-y线的剖面图,图6是图5中的板件16沿杆件12朝底座10的方向移动后的剖面图。

如图4与图5所示,在对定子3进行灌胶前,可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治具1的弹性体14穿设于定子3内圆中。接着,再操作驱动件18驱动板件16沿杆件12朝底座10的方向移动。于此实施例中,驱动件18可被转动,以驱动板件16移动。当板件16沿杆件12朝底座10的方向移动时,板件16会压缩弹性体14,使得弹性体14朝径向膨胀,如图6所示。此时,膨胀的弹性体14即会与定子3内圆紧密贴合,使得定子3内圆的缝隙被膨胀的弹性体14封闭。因此,在对定子3进行灌胶并固化后,胶体便不会渗入定子3内圆而形成残胶。此外,密封环20会与定子3壳体的内壁紧密接触,可防止胶体自底座10溢出。在对定子3进行灌胶并固化后,可反向转动驱动件18,以驱动板件16沿杆件12朝远离底座10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体14弹性复原而脱离定子3内圆,如图5所示。此时,即可将定子3取下而完成定子3灌胶。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治具1即可在对定子3进行灌胶时,避免于定子3内部产生残胶,不仅可以省去打磨残胶的工序,还可避免打磨残胶时所产生的残胶微粒造成作业污染。

于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亦可以油压装置、气压装置或其它驱动装置替换上述的驱动件18,来驱动板件16移动。因此,板件16的驱动方式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

请参考图7至图9,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1'的立体图,图8是图7中的治具1'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9是图7中的治具1'沿z-z线的剖面图。

治具1'与上述的治具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治具1'还包括限位件24,且治具1'的杆件12与底座10的结合方式不同于治具1的杆件12与底座10的结合方式。如图7至图9所示,限位件24套设于杆件12上且抵接于驱动件18。于此实施例中,限位件24可以是螺帽,使得限位件24可移动地螺接于杆件12的自由端。因此,限位件24可被转动而相对杆件12上下移动。在驱动件18驱动板件16沿杆件12朝底座10的方向移动后,限位件24可被转动而抵接于驱动件18,以借由限位件24限制驱动件18沿杆件12朝远离底座10的方向移动。因此,膨胀的弹性体14可与定子3内圆保持紧密贴合,因此,不会因驱动件18的松动,而使弹性体14与定子3内圆之间产生缝隙。

于此实施例中,底座10可具有固定孔106,且杆件12的一端可固定于固定孔106中。进一步来说,固定孔106可以是螺孔,且杆件12的一端可具有螺纹,因此,杆件12的一端可螺接于固定孔106中,使得杆件12设置于底座10上。需说明的是,图7-9中与图1-3中所示相同标记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1”的剖面图。治具1”与上述的治具1、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治具1”的杆件12与底座10一体成型,如图10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治具1”可进一步省略杆件12与底座10的组装工序。需说明的是,图10中与图1-3中所示相同标记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1”'的立体图。治具1”'与上述的治具1、1'、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治具1”'包括多个弹性体14,相互堆叠地套设于杆件12上,如图11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选择性地增减弹性体14的数量,以满足不同定子的尺寸要求。换言之,本实用新型不需针对不同定子的尺寸制作对应的弹性体,使用上更具弹性与便利。需说明的是,图11中与图1-3中所示相同标记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定子灌胶的治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在对定子进行灌胶前,可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弹性体穿设于定子内圆中,接着,再驱动板件沿杆件朝底座的方向移动。当板件沿杆件朝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板件会压缩弹性体,使得弹性体朝径向膨胀,从而与定子内圆紧密贴合,使得定子内圆的缝隙被膨胀的弹性体封闭。因此,在对定子进行灌胶并固化后,胶体便不会渗入定子内圆而形成残胶。接着,再驱动板件沿杆件朝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体弹性复原而脱离定子内圆。此时,即可将定子取下而完成定子灌胶。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即可在对定子进行灌胶时,避免于定子内部产生残胶,不仅可以省去打磨残胶的工序,还可避免打磨残胶时所产生的残胶微粒造成作业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