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电路及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5271发布日期:2021-06-18 16:3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滤波电路及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件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波电路及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模块的高度集成化以及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系统电路的稳定性,往往会在pmu(powermanagementunit,电源管理单元)与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之间增加滤波电路,而目前的滤波电路则是分别在cpu的各个供电引脚处增加一个或多个电容,这就造成了电路中的滤波电容过多且需要的器件布局面积变大,进而导致模块的尺寸过大,同时,由于靠近cpu引脚的布局空间有限,部分滤波电容的放置就不得不远离cpu引脚从而导致滤波电容的滤波效果被减弱,导致滤波电容没有起到应有的滤波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模块的各个供电引脚的滤波电路的滤波电容数量过多,导致模块尺寸过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滤波电路及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波电路,用于芯片的供电引脚的滤波,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供电引脚,所述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所有的所述供电引脚中有两个为目标供电引脚,一个所述滤波电容设置在离两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预设距离的范围内的位置处,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以及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较佳地,所述电源输出端为电源管理单元的输出端。

较佳地,所述预设距离小于3mm(毫米)。

较佳地,两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与其他所述供电引脚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滤波电容与所述目标供电引脚的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走线采用星形形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块,所述模块包括如上所述的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将一个滤波电容设置在两个目标供电引脚一预设距离内的位置处,滤波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目标供电引脚以及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的设置方式,即两个供电引脚供用一个滤波电容,能够有效减少滤波电容的数量,在实现相应滤波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硬件成本,还进一步减少了器件布局面积进而使得模块的封装尺寸减小,有利于模块的集成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滤波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滤波电路在pcb上的局部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电路,如图1所示,用于芯片1的供电引脚的滤波,所述芯片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供电引脚vcc1和vcc2,所述滤波电路包滤波电容c1,所有的所述供电引脚中有两个为目标供电引脚vcc1和vcc2,pcb布局时,一个所述滤波电容c1设置在离两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vcc1和vcc2预设距离的范围内的位置处,所述滤波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vcc1和vcc2以及电源输出端2电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出端2为电源管理单元的输出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预设距离小于3mm,两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之间的距离小于每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与其他所述供电引脚的距离。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芯片1有4个所述目标供电引脚,分别为vcc1、vcc2、vcc3和vcc4,所述滤波电路中所述滤波电容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c1和c2,其中目标供电引脚vcc1与目标供电引脚vcc2的距离小于目标供电引脚vcc1与目标供电引脚vcc3的距离以及目标供电引脚vcc1与目标供电引脚vcc4的距离,因此,目标供电引脚vcc1与目标供电引脚vcc2共用一个滤波电容c1,同理,目标供电引脚vcc3与目标供电引脚vcc4共用一个滤波电容c2。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容与所述目标供电引脚的pcb走线采用星形形式,通过星形形式的走线,使得共用一个滤波电容的两个目标供电引脚减少了相互间的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稳压电容c3,将所述稳压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电容c3的一端还与所述滤波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通过在滤波电路中设置稳压电容,进一步保证了滤波电路的稳定性,避免因电压波动造成电路异常甚至损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具体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在pcb底板4上设有cpu1和pmu2,cpu1上有对应的供电引脚vcc31、vcc32、vcc33和vcc34,pmu2上有电源输出端vcc35,本实施例中,cpu1的具体型号为sdx55,pmu2的具体型号为pmx55,在进行vcc供电通路布局时,供电走线先从pmx55的电源输出端引出与稳压电容53的一端连接,经过稳压电容53的一端后,再分别与sdx55的滤波电容51的一端以及滤波电容52的一端连接,其中,vcc31与vcc32的距离最近,vcc33与vcc34的距离最近,因此vcc31与vcc32的供电走线共同连接到滤波电容51的一端,vcc33与vcc33的供电走线共同连接到滤波电容52的一端,最后,稳压电容53的另一端为接地端53,将接地端53与地线连接,滤波电容51的另一端为接地端61,滤波电容52的另一端为接地端62,接地端61与接地端62需要直接打地孔到pcb的主地层与主地层连接。从上述布局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的布局方案对比,在vcc供电通路就能节省2个滤波电容,而sdx55上有多路类似这样的供电通路,每路供电的滤波电容都按照上述布局方案进行布局,能够有效减少滤波电容的数量,在实现相应滤波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硬件成本,还进一步减少了器件布局面积进而使得模块的封装尺寸减小。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一个滤波电容设置在两个目标供电引脚一预设距离内的位置处,滤波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目标供电引脚以及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滤波电容的数量,在实现相应滤波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硬件成本,还进一步减少了器件布局面积进而使得模块的封装尺寸减小,有利于模块的集成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如图4所示,所述模块3包括实施例1中的滤波电路。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块,相较于现有的模块,在实现相应滤波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滤波电容数量,降低了硬件成本,进一步减少了器件布局面积进而使得模块的封装尺寸减小,有利于模块的集成化。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