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5613发布日期:2021-07-09 11:5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建设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2.地下线路是指在地面以下环境里的各种线状工程设施或天然通道。地下线路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供应水电和油气,大城市还会发展地铁交通缓解地面通行压力。地下线路就是在地面之下环境中的各种线状设施或通道。地下线路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有天然因素、也有人工因素。火山、溶洞或冰川地带拥有很多自然的地下小径,古代都城建有许多暗藏的地道。在战争年代,地下线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军事设施,具有防空、隐蔽、指挥、布阵、游击、储物、兵工和联络等诸多的功能。现代文明下的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地下空间,供水管道、排污管道、电缆管道、输油管道、燃气管道、光纤管道和其它类型的管道运输都要在地面以内铺设相应的线路。当地面交通十分拥堵或地上环境过于特殊时,发展地下交通就成为一种重要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在市区段的线路一般都在地下建设,跨越江河或海洋流域的道路工程也有打通水底隧道来铺设地下线路的情况。地下线路的优缺点都很突出。地下线路通常有较高的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设备不容易遭受风化腐蚀,人员不容易遭到外部影响。不过地下线路往往伴随着庞大的地下工程,对经济科技和施建管理的要求较高。另外,地下线路发生故障时的检测和修理难度较大。再有,地下线路对渗水、塌方和废气等威胁的抵抗力较低。
3.但是传统的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由于隧道的空间有限,无法使用大机器进行线路的铺设,因此往往需要多名工作人员人为的进行铺设,进而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且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并且因为隧道内的不平整对工作人员线路铺设带来了困难,需要人工进行整平后再进行铺设,大大降低了工作的进程,及其耽误工期的时长。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由于隧道的空间有限,无法使用大机器进行线路的铺设,因此往往需要多名工作人员人为的进行铺设,进而大大增加了劳动力,且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并且因为隧道内的不平整对工作人员线路铺设带来了困难,需要人工进行整平后再进行铺设,大大降低了工作的进程,及其耽误工期的时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包括弧形挡板、固定挡板和矩形防护壳,所述弧形挡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b,所述
固定块b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壁套接有移动滚轮,所述固定块b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固定齿槽,所述固定齿槽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齿块,所述移动齿块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线路备用杆,所述固定挡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a,所述固定块a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套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壁套接有转动齿轮,所述固定块a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外壁想镶嵌有固定通孔b,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外壁镶嵌有线路限位孔,所述固定挡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固定挡板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固定通孔a,所述固定通孔a的底部内壁镶嵌有圆形通孔,所述固定挡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防护壳,所述矩形防护壳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转动盘,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线路套杆,所述线路套杆的一端镶嵌有圆形连接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挡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弧形挡板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数量有四个,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且两个固定轴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a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块a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转动杆的外壁均套接有转动环,两个转动环的外壁套接有转动齿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的数量有四个,四个限位块的一侧外壁均贯穿有线路限位孔,四个线路限位孔分别两两相同,且四个线路限位孔分别位于固定底板的底部外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通孔a的底部内壁镶嵌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等距分布在固定通孔a底部内壁的中心线位置,且两个圆形通孔的半径大小相同。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线路备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块,t型连接块,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移动齿块,移动齿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安装有固定底板和转动齿轮,固定底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数量有四个,四个限位块的一侧外壁均贯穿有线路限位孔,四个线路限位孔分别两两相同,且四个线路限位孔分别位于固定底板的底部外壁,转动齿轮的数量有四个,四个转动齿轮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每组的内壁均套接有转动环,两个转动环的内壁套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数量有两个,其中一个转动杆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另一个转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a,通过固定底板使四个限位块得到固定,且通过四个不同大小的限位块使线路得到整平,并且适应于不同大小线路的整平,大大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广泛性,通过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中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中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中转动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中部分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弧形挡板;2、移动滚轮;3、固定块a;4、固定挡板;5、矩形防护壳;6、固定凹槽;7、圆形转动盘;8、线路套杆;9、圆形连接槽;10、固定通孔a;11、固定齿槽;12、线路备用杆;13、移动齿块;14、固定通孔b;15、线路限位孔;16、圆形通孔;17、转动电机;18、固定底板;19、转动环;20、转动齿轮;21、转动杆;22、固定轴;23、固定块b;2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包括弧形挡板1、固定挡板4和矩形防护壳5,弧形挡板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4,弧形挡板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b23,固定块b2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2,固定轴22的外壁套接有移动滚轮2,固定块b2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4,固定挡板4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固定齿槽11,通过弧形挡板1使与之连接的固定块b23得到固定,通过固定块b23的固定使与之连接的移动滚轮2得到稳定连接,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装置的移动。固定齿槽11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齿块13,移动齿块13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线路备用杆12,固定挡板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a3,固定块a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1,转动杆21的外壁套接有转动环19,转动环19的外壁套接有转动齿轮20,固定块a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18,固定底板18的一侧外壁想镶嵌有固定通孔b14,通过固定齿槽11使与之连接的移动齿块13得到移动,通过移动齿块13的移动使与之连接的线路备用杆12得到移动,通过线路备用杆12的移动使线圈得到放置,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线圈的更换。固定底板1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的一侧外壁镶嵌有线路限位孔15,固定挡板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7,固定挡板4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固定通孔a10,固定通孔a10的底部内壁镶嵌有圆形通孔16,固定挡板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防护壳5,矩形防护壳5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固定凹槽6,固定凹槽6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形转动盘7,圆形转动盘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线路套杆8,线路套杆8的一端镶嵌有圆形连接槽9。通过固定底板18使与之连接的限位块24得到固定,通过限位块24的固定使线路通过线路限位孔15得到整平,通过整平有利于工作人员后续线路的铺设,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弧形挡板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弧形挡板1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2,固定轴22的数量有四个,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且两个固定轴2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2。通过弧形挡板1使与之连接的固定块b23得到固定,通过固定块b23的固定使与之连接的移动滚轮2得到稳定连接,进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装置的移动。固定块a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块a3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1,转动杆2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转动杆21的外壁均套接有转动环19,两个转动环19的外壁套接有转动齿轮20。通过固定块a3使与之连接的转动杆21得到的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增加了转动齿轮20的稳定性。限位块24的数量有四个,四个限位块24的一侧外壁均贯穿有线路限位孔15,四个线路限位孔15分别两两相同,且四个线路限位孔15分别位于固定底板18的底部外壁。通过限位块24使线路通过线路限位孔15得到整平,通过整平有利于工作人员后续线路的铺设,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固定通孔a10的底部内壁镶嵌有两个圆形通孔16,两个圆形通
孔16等距分布在固定通孔a10底部内壁的中心线位置,且两个圆形通孔16的半径大小相同。线路备用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块,t型连接块,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移动齿块13,移动齿块1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齿。通过两个圆形通孔16使线路通过固定通孔a10进入到圆形通孔16,通过圆形通孔16进入到转动齿轮,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线路铺设时增加了铺设的有序性。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隧道建设用线路铺设装置,包括:1、弧形挡板;2、移动滚轮;3、固定块a;4、固定挡板;5、矩形防护壳;6、固定凹槽;7、圆形转动盘;8、线路套杆;9、圆形连接槽;10、固定通孔a;11、固定齿槽;12、线路备用杆;13、移动齿块;14、固定通孔b;15、线路限位孔;16、圆形通孔;17、转动电机;18、固定底板;19、转动环;20、转动齿轮;21、转动杆;22、固定轴;23、固定块b;24、限位块,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固定轴22的固定使移动滚轮2的移动更佳稳定,通过移动滚轮2使整个装置得到移动,随后通过将线圈套接在线路套杆8的外壁,并将线路的一头通过圆形通孔16穿过,穿过之后将线路从一组转动齿轮20之间穿过,依次穿过两组转动齿轮20,穿过之后通过固定通孔b14得到限制,随后通过固定通孔b14进入到线路限位孔15的内壁,由于线路限位孔15的数量有四个,且大小不一,进而将不同大小的线路穿过对应的线路限位孔15,并将线头进行初始固定,固定之后工作人员通过对装置的移动使套接在线路套杆8外壁的线圈开始转动,通过线圈的转动使线路得到铺设,同时将备用线圈套接在线路备用杆12,避免线路铺设的中断。
2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