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8079发布日期:2021-08-24 12:4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便携式移动电源属于移动电源的一个分类,统指体积小,方便携带的移动电源。一般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体积小、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可随时随地为手机、数码相机、mp3、mp4、pda、掌上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多种数码产品供电或待机充电的功能产品。

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大多采用有线的充电方式,即需要将数据线与电子产品连接进行充电,操作繁琐,而数据线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比较差,同时,数据线携带不方便,容易忘记带,当用户忘记带数据线时,则无法使用移动电源给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移动电源采用有线的充电方式操作繁琐,数据线接口的兼容性、通用性比较差,数据线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无线充电板、usb接口、电源开关、第一充电接口以及第二充电接口,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部凹设有一与所述无线充电板相适配的容置槽,所述无线充电板可上下转动的嵌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内设置主控芯片和可充电电池,所述无线充电板内设有无线感应充电线圈,所述usb接口分别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前端壁的两侧,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并排的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侧壁上,且所述可充电电池、无线感应充电线圈、usb接口、电源开关、第一充电接口以及第二充电接口均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采用gpmq8005b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可充电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且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大小为10000mah。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为microusb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为usbtype-c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容量状态指示灯,所述电池容量状态指示灯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背侧壁上,且所述电池容量状态指示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板的下端部设置有一转轴,所述容置槽的下端部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安装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嵌设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前端部的上端壁凹设有一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板的前端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嵌设有一第一防滑硅胶条,且所述第一防滑硅胶条的上端壁凸设有多个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板的上端壁的上下端分别相对的凸设有一第二防滑硅胶条,且所述第二防滑硅胶条均呈圆弧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后端部的中间凹设有一把手凹槽,所述无线充电板的后端壁凸设有一把手,且所述把手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把手凹槽内设置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部凹设有一与无线充电板相适配的容置槽,无线充电板可上下转动的嵌设于容置槽内,移动电源本体内设置主控芯片和可充电电池,无线充电板内设有无线感应充电线圈,usb接口分别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前端壁的两侧,电源开关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的侧壁上,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并排的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侧壁上,且可充电电池、无线感应充电线圈、usb接口、电源开关、第一充电接口以及第二充电接口均分别与主控芯片电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电源具备无线感应的非接触式的充电功能,方便使用者没带数据线的时候,可以使用无线充功能进行充电,免去线缆的束缚,充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且无线充电板不使用的时候可收纳起来,不影响移动电源使用,还可立起来充当手机支架的功能,增加了移动电源的功能性,且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01、无线充电板102、usb接口103、电源开关104、第一充电接口105以及第二充电接口106,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01的上端部凹设有一与所述无线充电板102相适配的容置槽1011,所述无线充电板102可上下转动的嵌设于所述容置槽1011内,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01内设置主控芯片(未图示)和可充电电池(未图示),所述无线充电板102内设有无线感应充电线圈(未图示),所述usb接口103分别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101的前端壁的两侧,所述电源开关104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0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充电接口105和第二充电接口106并排的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01的另一侧壁上,且所述可充电电池、无线感应充电线圈、usb接口103、电源开关104、第一充电接口105以及第二充电接口106均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主控芯片采用gpmq8005b芯片。

具体地,所述可充电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且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大小为10000mah。

具体地,所述第一充电接口105为microusb接口,所述第二充电接口106为usbtype-c接口。

具体地,还包括电池容量状态指示灯(未图示),所述电池容量状态指示灯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01的背侧壁上,且所述电池容量状态指示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无线充电板102的下端部设置有一转轴1021,所述容置槽1011的下端部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安装孔1012,所述转轴102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嵌设于所述安装孔1012内设置。

具体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01的前端部的上端壁凹设有一限位槽1013,且所述限位槽1013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板102的前端部设置,当无线充电板立起来使用时,手机的下端部放置在限位槽内,避免手机滑倒,实用性强。

具体地,所述限位槽1013的底部嵌设有一第一防滑硅胶条107,且所述第一防滑硅胶条107的上端壁凸设有多个防滑凸起1071。

具体地,所述无线充电板102的上端壁的上下端分别相对的凸设有一第二防滑硅胶条108,且所述第二防滑硅胶条108均呈圆弧形结构设置。

具体地,所述容置槽1011的后端部的中间凹设有一把手凹槽1014,所述无线充电板102的后端壁凸设有一把手1022,且所述把手1022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把手凹槽1014内设置上,便于将无线充电板从容置槽内竖起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电源本体的上端部凹设有一与无线充电板相适配的容置槽,无线充电板可上下转动的嵌设于容置槽内,移动电源本体内设置主控芯片和可充电电池,无线充电板内设有无线感应充电线圈,usb接口分别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前端壁的两侧,电源开关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的侧壁上,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并排的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侧壁上,且可充电电池、无线感应充电线圈、usb接口、电源开关、第一充电接口以及第二充电接口均分别与主控芯片电连接,从而使得移动电源具备无线感应的非接触式的充电功能,方便使用者没带数据线的时候,可以使用无线充功能进行充电,免去线缆的束缚,充电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无线充电板不使用的时候可收纳起来,不影响移动电源使用,还可立起来充当手机支架的功能,增加了移动电源的功能性,且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