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9606发布日期:2021-08-27 11:0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ups(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即不间断电源,是将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ups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如电磁阀、压力变送器等提供稳定、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参考图1,在市电模式下(即正常工作模式),输入的交流电,经过整流器把交流变直流,逆变器再直流变成洁净的交流通过切换开关输出。不间断电源发生故障或超过负荷时,为了保证后端设备正常供电,输入端的交流电直接通过切换开关进行旁路输出,一般通过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失电释放的方式完成开关的切换;修复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得电吸合的方式使开关切换到逆变器上,相对于继电器释放的时间,继电器吸合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缩短继电器的吸合时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电容c1和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和电容c1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容c1存储有电量,不间断电源的情况修复后,控制模块使继电器得电,控制模块施加一个工作电压给继电器,同时,电容c1放电,电容也施加一个电压给继电器,两个电压叠加,使继电器的瞬间电压高于常规的工作电压,进而使继电器能快速吸合开关,缩短了继电器的吸合时间。电容c1放完电后,继电器两侧的电压恢复到常规工作电压,不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二极管d1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控制器的输出端on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继电器的一次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容c1的正极和继电器的二次侧连接,电容c1的负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源vcc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继电器的二次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容c1的负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常时,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截止,电源vcc可给电容c1充电,使电容c1存储满电量。不间断电源的情况修复后,控制器控制三极管q1导通和三极管q2导通,电容c1放电,二极管d1起到反向隔离的作用,电源vcc和电容c1同时施加电压给继电器,加快继电器的吸合。电容c1放完电后,电源vcc给继电器供电,使继电器正常工作。

可选的,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2为pnp三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输出一个高电平给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2的基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2导通。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稳压单元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压单元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在三极管q1关闭时,继电器产生的反电动势对三极管q1造成损害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稳压单元采用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压二极管能对三极管q1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成本低。

可选的,所述稳压二极管包括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和稳压二极管zd3,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和稳压二极管zd3依次串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三个稳压二极管,可提高对三极管q1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极管d2起到隔离作用,能减少继电器产生的反电动势对三极管q2造成损害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电源vcc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有分压作用,使三极管q2能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控制模块使继电器得电,控制模块施加一个工作电压给继电器,同时,电容c1放电,电容也施加一个电压给继电器,两个电压叠加,使继电器的瞬间电压高于常规的工作电压,进而使继电器能快速吸合开关,缩短了继电器的吸合时间。电容c1放完电后,继电器两侧的电压恢复到常规工作电压,不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

2.稳压单元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在三极管q1关闭时,继电器产生的反电动势对三极管q1造成损害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ups输出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2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不间电源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参照图2,继电器快速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电容c1和控制模块,继电器和电容c1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二极管d1、三极管q2、稳压单元、二极管d2、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在本实施例中,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2为pnp三极管。三极管q1的基极和控制器的输出端on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继电器的一次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稳压单元采用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稳压二极管包括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和稳压二极管zd3,稳压二极管zd1、稳压二极管zd2和稳压二极管zd3依次串联。

电容c1的正极和继电器的二次侧连接,电容c1的负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源vcc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继电器的二次侧连接。

二极管d2的阴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容c1的负极连接。

为了便于理解,切换开关连接在4脚上,4脚接输出(负载处),3脚接市电,5脚接逆变器输出,切换开关切换到5脚为继电器吸合,切换开关切换到3脚为继电器释放。三极管q1集电极和继电器一次侧的连接点为a点,第三电阻r3和三极管q2基极的连接点为b点,三极管q2集电极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点为c点,二极管d1的阴极和继电器二次侧的连接点为d点,电源vcc的电压为12v。

电路建立后,电源vcc对电容c1进行充电,使电容c1储存有12v的电量。不间断电源的情况修复后,控制的输出端on输出一个高电平,q1三极管导通,此时,a点和b点的电位为低电平,三极管q2也同时导通,c点为12v,d点电压等于c点叠加电容c1的电压,使继电器的线圈瞬间有24v的供电,吸合时间会加快一倍,c1电容放完电后,d点的电压恢复到12v,不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