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及具有其的直流电源转接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4659发布日期:2021-06-22 17:1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及具有其的直流电源转接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配电领域,具体地涉及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及具有其的直流电源转接柜。



背景技术:

动力配电柜,一般作为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不仅对用电设备进行配电和控制,而且当电路出现过载、短路和漏电时,还能够提供断电保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216416u就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电柜。该直流配电柜设有正级汇流铜排、负极汇流铜排、正级输出铜排、负极输出铜排、两列断路器组,每列断路器组都包括多个断路器,并且每个断路器可连接一个独立直流电源。所有电源都通过正级汇流铜排和负极汇流铜排并联在一起,并且通过正级输出铜排和负极输出铜排连接到一个负载。然而,由于只有一个正级输出铜排和一个负极输出铜排,这种直流配电柜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直接连接到一个用电设备,例如大功率用电设备,而没有办法将多个用电设备同时都连接到正级输出铜排和负极输出铜排上。进一步地,该直流配电柜无法根据同一时间内多个不同用电设备的功率灵活地对多个独立电源进行自由组合。例如,当多个小功率用电设备需要进行测试时,虽然电源总功率能够满足同时测试这些小功率用电设备的需求,但是因为该直流配电柜的电路配置不能根据需要提供可同时给多个用电设备供电的分组电源组,因此只能一个一个地测试这些小功率用电设备,导致测试效率低下。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流配电柜的电路配置无法提供多个独立直流电源的灵活组合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所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包括:可并联的至少两组电源组,每组电源组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的独立直流电源,每个独立直流电源通过直流接触器电连接到各自的正级导电铜排和负极导电铜排;和用于每组电源组的汇流排架,每个所述汇流排架包括正级汇流排架、负极汇流排架、与所述正级汇流排架电连接的正级输出铜排、和与所述负极汇流排架电连接的负极输出铜排,所述正级汇流排架与对应电源组的所有正级导电铜排相连,并且所述负极汇流排架与对应电源组的所有负级导电铜排相连,其中,在每个所述正级导电铜排和所述负极导电铜排上都设有可拆卸的电源铜排以控制每组电源组与对应汇流排架之间的电连接,并且相邻所述汇流排架借助可拆卸的汇流铜排互连或断开,使得所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可提供多种具有不同输出功率的电源组合。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发明的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中,具有多个并联的电源组,并且每个电源组由至少两个独立直流电源组成。每个独立直流电源都通过直流接触器连到各自的正级导电铜排和负极导电铜排。每个直流接触器都用于控制对应一个独立直流电源的电路的通断。在每个正级导电铜排和负极导电铜排上都设置可拆卸的电源铜排。每组电源组都具有对应的汇流排架,并且每组电源组的所有正级导电铜排和负极导电铜排都连到对应的汇流排架上。在相邻汇流排架之间可通过可拆卸的汇流铜排互连。在上述电路的配置中,只需安装和拆除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和/或可拆卸的汇流铜排,就可方便地形成很多种具有不同输出功率的电源组合,而且随着独立直流电源数量的增加,电源组合的种类也会随之增加。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的电源组合,该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可同时给不同功率的设备供电。因此,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具有很高的功率输出灵活性,进而扩大了该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用途和适用性。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两组电源组包括具有两个所述独立直流电源的第一电源组,具有三个所述独立直流电源的第二电源组,和具有三个所述独立直流电源的第三电源组。通过设置由8个独立直流电源组成的三组电源组,借助于在汇流排架之间安装或拆卸可拆卸的汇流铜排,可形成至少5种具有不同输出功率的电源组合,并且通过三个对应汇流排架上的正级输出铜排和负极输出铜排,可同时给三个用电设备供电,并且彼此不干扰。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用于所述第一电源组、所述第二电源组、和所述第三电源组的汇流排架通过所述可拆卸的汇流铜排形成互联,并且每个独立直流电源通过可拆卸的电源铜排与对应的汇流排架形成电连接,使得所有独立直流电源可一起给单个用电设备供电。这种电源组合方式可满足对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供电。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用于第一电源组的汇流排架与用于第二电源组的汇流排架通过可拆卸的汇流铜排相连,并且用于第二电源组的汇流排架与用于第三电源组的汇流排架断开,使得所述第一电源组和所述第二电源组一起可给较大负载供电,而所述第三电源组可单独给较小负载供电。在这种方案中,该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可同时给两个具有不同功率需求的用电设备供电。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用于所述第一电源组、所述第二电源组、和所述第三电源组的汇流排架彼此断开,使得所述第一电源组、所述第二电源组、和所述第三电源组各自给单独的用电设备供电。在这种方案中,该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可同时给三个具有不同功率需求的用电设备供电。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对应任一个所述独立直流电源的所述正级导电铜排和所述负极导电铜排上的可拆卸的电源铜排被拆除以允许由单个独立直流电源给用电设备供电;或者多个所述独立直流电源的所述正级导电铜排和所述负极导电铜排上的可拆卸的电源铜排都被拆卸以重组电源组。这两种方案进一步扩大了具有不同输出功率的电源组合。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对应任一个或多个所述独立直流电源的所述正级导电铜排和所述负极导电铜排上的可拆卸的电源铜排被拆除以便安装直流中间继电器。通过安装直流中间继电器,可对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进行自动控制。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对应每个独立直流电源的正级导电铜排上都接有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对应电路的电流。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独立直流电源都配有带灯合闸按钮和带灯分闸按钮,所述带灯合闸按钮控制对应每个独立直流电源的所述直流接触器的闭合,并且所述带灯分闸按钮控制对应每个独立直流电源的所述直流接触器的断开。带灯合闸按钮和带灯分闸按钮不仅方便控制对应电路的通断,而且对应灯的亮起向操作者直观地显示对应电路是接通还是断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源转接柜,所述直流电源转接柜包括:柜体,在所述柜体的顶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源线进口;和上述任一种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所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布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后壁上,并且每个独立直流电源的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进口接到对应的直流接触器上。采用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该直流电源转接柜具有很高的功率输出灵活性,进而扩大了该直流电源转接柜的用途和适用性。

在上述直流电源转接柜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源转接柜内还设有照明电路和散热电路。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独立直流电源的控制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独立直流电源的分闸和合闸指示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独立直流电源的电流和电压监测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柜的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柜的照明和散热电路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11、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a、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b、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2、第二独立直流电源;12a、第二正极导电铜排;12b、第二负极导电铜排;13、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a、第三正极导电铜排;13b、第三负极导电铜排;14、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a、第四正极导电铜排;14b、第四负极导电铜排;15、第五独立直流电源;15a、第五正极导电铜排;15b、第五负极导电铜排;16、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a、第六正极导电铜排;16b、第六负极导电铜排;17、第七独立直流电源;17a、第七正极导电铜排;17b、第七负极导电铜排;18、第八独立直流电源;18a、第八正极导电铜排;18b、第八负极导电铜排;21、第一直流接触器;22、第二直流接触器;23、第三直流接触器;24、第四直流接触器;25、第五直流接触器;26、第六直流接触器;27、第七直流接触器;28、第八直流接触器;31、第一电流互感器;32、第二电流互感器;33、第三电流互感器;34、第四电流互感器;35、第五电流互感器;36、第六电流互感器;37、第七电流互感器;38、第八电流互感器;39、第九电流互感器;41a、第一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1b、第一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2a、第二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2b、第二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3a、第三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3b、第三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4a、第四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4b、第四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5a、第五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5b、第五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6a、第六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6b、第六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7a、第七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7b、第七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8a、第八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8b、第八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51、第一汇流排架;51a、第一正极汇流排架;51b、第一负极汇流排架;52、第二汇流排架;52a、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b、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3、第三汇流排架;53a、第三正极汇流排架;53b、第三负极汇流排架;61a、第一正极输出铜排;61b、第一负极输出铜排;62a、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b、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3a、第三正极输出铜排;63b、第三负极输出铜排;71a、第一可拆卸的正极汇流铜排;71b、第一可拆卸的负极汇流铜排;72a、第二可拆卸的正极汇流铜排;72b、第二可拆卸的负极汇流铜排;81、输出铜排支撑条;10、分合闸控制电路;101、交流电源接入回路;102、电源模块;103、第一熔断器;104、第一直流接触器控制回路;105、中间继电器;105a、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05b、中间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105c、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06、带灯合闸按钮;106a、合闸指示灯;107、带灯分闸按钮;107a、分闸指示灯;20、分合闸指示灯回路;201、合闸指示灯回路;202、分闸指示灯回路;30、电流电压表电路;301、电压传感器;302、电流电压表;303、第二熔断器;100、直流电源转接柜;110、柜体;111、顶壁;112、门体;113、接线门洞;40、照明散热电路;401、第三熔断器;402、照明旋钮开关;403、照明回路;403a、第一照明回路;403b、第二照明回路;404a、第一照明灯;404b、第二照明灯;405、散热旋钮开关;406、散热回路;406a、第一散热回路;406b、第二散热回路;407a、第一风机;407b、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1包括并联的三组电源组,其中,第一组电源组由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和第二独立直流电源12构成;第二电源组由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和第五独立直流电源15构成;第三电源组由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第七独立直流电源17、和第八独立直流电源18构成。所有独立直流电源都相同,例如为220v的直流电源。替代地,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1可包括并联的两组电源组或多于三组的电源组,并且每组电源组可由相同数量或不相同数量的独立直流电源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直接接到第一直流接触器21(也称为“km1”)上,而第一直流接触器21分别接到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和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直流接触器21的上端或下端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上设有第一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1a,并且在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上设有第一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1b。第一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1a和第一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1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上还设有第一电流互感器31,并且第一电流互感器31位于第一直流接触器21与第一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1a之间。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和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一汇流排架51。第一汇流排架51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第一正极汇流排架51a和第一负极汇流排架51b。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电连接到第一正极汇流排架51a,并且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电连接到第一负极汇流排架51b。在第一正极汇流排架51a上设有第一正极输出铜排61a,并且在第一负极汇流排架51b上设有第一负极输出铜排61a。第一正极输出铜排61a和第一负极输出铜排61b用于电连接用电设备。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通过第一直流接触器21、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和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第一汇流排架51、第一正极输出铜排61a和第一负极输出铜排61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一电流回路。

图3示出了控制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的第一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用于控制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的回路的断开和通电的分合闸控制电路10包括交流电源接入回路101和第一直流接触器控制回路104。交流电源接入回路101分别接到外部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l和零线n上。在交流电源接入回路101上设有电源模块102。在电源模块102上设有火线l连接端子、零线n连接端子、正极连接端子v+、和负极连接端子v-,用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例如24v的直流电,并且通过正极连接端子v+和负极连接端子v-输出直流电。在连接到电源模块102的火线l输入端的电路上还串联有第一熔断器103,以对电源模块102提供过载保护。第一直流接触器控制回路104分别连接到电源模块102的正极连接端子v+和负极连接端子v-。在第一直流接触器控制回路104上串联地布置有带灯合闸按钮106、带灯分闸按钮107、第一直流接触器21(km1)。带灯合闸按钮106和带灯分闸按钮107也串联在第一电流回路中。另外,第一直流接触器控制回路104上还连有中间继电器105(也称为“ka1”),并且中间继电器105与第一直流接触器21并联。中间继电器105的第一常开触点105a与带灯合闸按钮106并联。中间继电器105可布置在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和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上,例如取代第一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1a和第一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1b。当按下带灯合闸按钮106时,第一直流接触器控制回路104接通,因此,第一直流接触器21的线圈通电,第一直流接触器21的主触点闭合,第一电流回路处于通电状态;中间继电器105的线圈也通电,并且第一常开触点105a闭合。相反,当按下带灯分闸按钮107时,第一直流接触器控制回路104断电,因此,第一直流接触器21的线圈断电,第一直流接触器21的主触点打开,第一电流回路处于断电状态;中间继电器105的线圈也断电,并且第一常开触点105a断开。因此,通过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可控制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的第一电流回路的通断。

带灯合闸按钮106具有合闸指示灯106a(也称为”ha1”),并且带灯分闸按钮107具有分闸指示灯107a(也称为”ta1”)。图4为合闸指示灯106a和分闸指示灯107a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分合闸指示灯电路20包括并联的合闸指示灯回路201和分闸指示灯回路202。在合闸指示灯回路201中,合闸指示灯106a与中间继电器105的第二常开触点105b串联。在分闸指示灯回路202中,分闸指示灯107a与中间继电器105的第一常闭触点105c串联。当带灯合闸按钮106被按下时,第二常开触点105b闭合,而第一常闭触点105c断开,因此合闸指示灯回路201通电,合闸指示灯106a亮起,例如发出红色灯光;分闸指示灯回路202断电,分闸指示灯107a不亮。当带灯分闸按钮107被按下时,第二常开触点105b断开,而第一常闭触点105c闭合,因此分闸指示灯回路202通电,分闸指示灯107a亮起,例如发出绿色灯光;合闸指示灯回路201断电,合闸指示灯106a不亮。

为了监测第一电流回路的电压和电流,在该第一电流回路上还接有电流电压表302。图5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独立直流电源的电流和电压监测电路图。如图5所示,电流电压表302具有电压连接端子u1+和u1-。电压连接端子u1+和u1-通过电压传感器301分别接到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和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电压传感器301在第一正极导电铜排11a和第一负极导电铜排11b上的接入点都位于第一直流接触器21的输入侧上。电流电压表302还具有电流连接端子l1+和l1-。电流连接端子l1+和l1-分别连接到电流传感器31上。如图5所示,电流电压表302外接220v的交流电,并且在连接到电流电压表302的火线l上设有第二熔断器303,以保护电流电压表302。电流电压表302用来实时监测第一电流回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状况。电流电压表302设有显示屏,监测到的电压和电流值都显示在显示屏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独立直流电源12直接接到第二直流接触器22(也称为“km2”)上,而第二直流接触器22分别接到第二正极导电铜排12a和第二负极导电铜排12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二直流接触器22的上端(电源输入侧)或下端(电源输出侧)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二独立直流电源12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二正极导电铜排12a上设有第二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2a,并且在第二负极导电铜排12b上设有第二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2b。第二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2a和第二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2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二正极导电铜排12a上还设有第二电流互感器32,并且第二电流互感器32位于第二直流接触器22与第二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2a之间。由于第二独立直流电源12与第一独立直流电源11组成第一组电源组,因此第二正极导电铜排12a和第二负极导电铜排12b也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一汇流排架51。具体地,第二正极导电铜排12a电连接到第一正极汇流排架51a,并且第二负极导电铜排12b电连接到第一负极汇流排架51b。第二独立直流电源11通过第二直流接触器22、第二正极导电铜排12a和第二负极导电铜排12b、第一汇流排架51、第一正极输出铜排61a和第一负极输出铜排61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二独立直流电源12的第二电流回路。第二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同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并且第二电流回路也配有电流电压表30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直接接到第三直流接触器23(也称为“km3”)上,而第三直流接触器23分别接到第三正极导电铜排13a和第三负极导电铜排13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三直流接触器23的上端(电源输入侧)或下端(电源输出侧)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三正极导电铜排13a上设有第三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3a,并且在第三负极导电铜排13b上设有第三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3b。第三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3a和第三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3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三正极导电铜排13a上还设有第三电流互感器33,并且第三电流互感器33位于第三直流接触器23与第三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3a之间。第三正极导电铜排13a和第三负极导电铜排13b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二汇流排架52。第二汇流排架52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a和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2b。具体地,第三正极导电铜排13a电连接到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a,并且第三负极导电铜排13b电连接到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2b。在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a上设有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并且在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2b上设有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a。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和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b用于电连接用电设备。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通过第三直流接触器23、第三正极导电铜排13a和第三负极导电铜排13b、第二汇流排架52、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和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的第三电流回路。第三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同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并且第三电流回路也配有电流电压表30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直接接到第四直流接触器24(也称为“km4”)上,而第四直流接触器24分别接到第四正极导电铜排14a和第四负极导电铜排14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四直流接触器24的上端(电源输入侧)或下端(电源输出侧)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四正极导电铜排14a上设有第四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4a,并且在第四负极导电铜排14b上设有第四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4b。第四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4a和第四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4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四正极导电铜排14a上还设有第四电流互感器34,并且第四电流互感器34位于第四直流接触器24与第四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4a之间。由于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与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属于同一电源组,因此第四正极导电铜排14a和第四负极导电铜排14b也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二汇流排架52。具体地,第四正极导电铜排14a电连接到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a,并且第四负极导电铜排14b电连接到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2b。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通过第四直流接触器24、第四正极导电铜排14a和第四负极导电铜排14b、第二汇流排架52、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和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的第四电流回路。第四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同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并且第四电流回路也配有电流电压表30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五独立直流电源15直接接到第五直流接触器25(也称为“km5”)上,而第五直流接触器25分别接到第五正极导电铜排15a和第五负极导电铜排15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五直流接触器25的上端(电源输入侧)或下端(电源输出侧)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五独立直流电源15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五正极导电铜排15a上设有第五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5a,并且在第五负极导电铜排15b上设有第五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5b。第五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5a和第五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5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五正极导电铜排15a上还设有第五电流互感器35,并且第五电流互感器35位于第五直流接触器25与第五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5a之间。由于第五独立直流电源15与第三独立直流电源13和第四独立直流电源14属于同一电源组,因此第五正极导电铜排15a和第五负极导电铜排15b也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二汇流排架52。具体地,第五正极导电铜排15a电连接到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a,并且第五负极导电铜排15b电连接到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2b。第五独立直流电源15通过第五直流接触器25、第五正极导电铜排15a和第五负极导电铜排15b、第二汇流排架52、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和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五独立直流电源15的第五电流回路。第五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同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并且第五电流回路也配有电流电压表30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直接接到第六直流接触器26(也称为“km6”)上,而第六直流接触器26分别接到第六正极导电铜排16a和第六负极导电铜排16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六直流接触器26的上端(电源输入侧)或下端(电源输出侧)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六正极导电铜排16a上设有第六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6a,并且在第六负极导电铜排16b上设有第六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6b。第六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6a和第六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6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六正极导电铜排16a上还设有第六电流互感器36,并且第六电流互感器36位于第六直流接触器26与第六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6a之间。第六正极导电铜排16a和第六负极导电铜排16b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三汇流排架53。第三汇流排架53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第三正极汇流排架53a和第三负极汇流排架53b。具体地,第六正极导电铜排16a电连接到第三正极汇流排架53a,并且第六负极导电铜排16b电连接到第三负极汇流排架53b。在第三正极汇流排架53a上设有第三正极输出铜排63a,并且在第三负极汇流排架53b上设有第三负极输出铜排63b。第三正极输出铜排63a和第三负极输出铜排63a用于电连接用电设备。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通过第六直流接触器26、第六正极导电铜排16a和第六负极导电铜排16b、第三汇流排架53、第三正极输出铜排63a和第三负极输出铜排63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的第六电流回路。第六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同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并且第六电流回路也配有电流电压表30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七独立直流电源17直接接到第七直流接触器27(也称为“km7”)上,而第七直流接触器27分别接到第七正极导电铜排17a和第七负极导电铜排17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七直流接触器27的上端(电源输入侧)或下端(电源输出侧)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七独立直流电源17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七正极导电铜排17a上设有第七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7a,并且在第七负极导电铜排17b上设有第七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7b。第七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7a和第七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7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七正极导电铜排17a上还设有第七电流互感器37,并且第七电流互感器37位于第七直流接触器27与第七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7a之间。由于第七独立直流电源17与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属于同一电源组,因此第七正极导电铜排17a和第七负极导电铜排17b也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三汇流排架53。具体地,第七正极导电铜排17a电连接到第三正极汇流排架53a,并且第七负极导电铜排17b电连接到第三负极汇流排架53b。第七独立直流电源17通过第七直流接触器27、第七正极导电铜排17a和第七负极导电铜排17b、第三汇流排架53、第三正极输出铜排63a和第三负极输出铜排63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七独立直流电源17的第七电流回路。第七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同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并且第七电流回路也配有电流电压表30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八独立直流电源18直接接到第八直流接触器28(也称为“km8”)上,而第八直流接触器28分别接到第八正极导电铜排18a和第八负极导电铜排18b。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第八直流接触器28的上端(电源输入侧)或下端(电源输出侧)可接有热继电器(图中未示出),以便对对应第八独立直流电源18的回路提供过载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八正极导电铜排18a上设有第八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8a,并且在第八负极导电铜排18b上设有第八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8b。第八可拆卸的正极电源铜排48a和第八可拆卸的负极电源铜排48b一起构成可拆卸的电源铜排。在第八正极导电铜排18a上还设有第八电流互感器38,并且第八电流互感器38位于第八直流接触器28与第八可拆除的正极电源铜排48a之间。由于第八独立直流电源18与第六独立直流电源16和第七独立直流电源属于同一电源组,因此第八正极导电铜排18a和第八负极导电铜排18b也分别延伸并电连接到第三汇流排架53。具体地,第八正极导电铜排18a电连接到第三正极汇流排架53a,并且第八负极导电铜排18b电连接到第三负极汇流排架53b。第八独立直流电源18通过第八直流接触器28、第八正极导电铜排18a和第八负极导电铜排18b、第三汇流排架53、第三正极输出铜排63a和第三负极输出铜排63b、及对应的用电设备可构成第8独立直流电源17的第八电流回路。第八电流回路的控制电路图同上述分合闸控制电路10,并且第八电流回路也配有电流电压表30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排架51、第二汇流排架52、第三汇流排架53的相邻汇流排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汇流铜排连接在一起。具体地,第一正极汇流排架51a与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a通过第一正极汇流铜排71a互连;第一负极汇流排架51b与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2b通过第一正极汇流铜排71a互连;第二正极汇流排架52a与第三正极汇流排架53a通过第二正极汇流铜排72a互连;第二负极汇流排架52b与第三负极汇流排架53b通过第二正极汇流铜排72b互连。在这种情形下,所有独立直流电源一起可为单一的大功率用电设备供电。例如,该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可连接到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和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b上。如图1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和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b受到输出铜排支撑条81的支撑,以方便接线。

替代地,第一汇流排架51与第二汇流排架52通过可拆卸的汇流铜排互连,但是第二汇流排架52与第三汇流排架53之间的可拆卸的汇流铜排被拆除,因此二者之间断开。在这种情形下,第一组电源组和第二电源组可通过第一正极输出铜排61a和第一负极输出铜排61b或者通过第二正极输出铜排62a和第二负极输出铜排62b给一个用电设备供电;第三电源组则可通过第三正极输出铜排63a和第三负极输出铜排63b给另一个用电设备供电。替代地,第一汇流排架51与第二汇流排架52之间的可拆卸的汇流铜排被拆除,并且第二汇流排架52与第三汇流排架53之间的可拆卸的汇流铜排也被拆除。在这种情形下,三个电源组可同时给三个不同的用电设备供电。

图6是本发明直流电源转接柜的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直流电源转接柜10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的柜体110。柜体110具有顶壁111和双开门型的门体112。在门体112上的下方设有接线门洞113,用于用电设备的连接。在柜体110内装有上述任意一种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1,例如安装在柜体110内的后壁上,对应每个独立直流电源的电缆线从顶壁111接入。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1具有对应八个独立直流电源的八个电流电压表302。这八个电流电压表302分为两排安装在门体112左侧(基于图6所示方位)的上部。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1上的八个合闸指示灯106a和八个分闸指示灯107a则布置在门体112右侧的上部。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直流电源转接柜100内还设有照明散热电路40。如图7所示,该照明散热电路40外接220v的交流电压。照明散热电路40包括并联的照明回路403和散热回路406。照明回路403具有并联的第一照明回路403a和第二照明回路403b。在第一照明回路403a上设有第一照明灯404a,并且在第二照明回路403b上设有第二照明灯404b。第一照明灯404a和第二照明灯404b均可为led灯,或者其它合适形式的灯。在照明回路403上设有照明旋钮开关402(也称为“sa1”),其与第一照明灯404a和第二照明灯404b均形成串联,以控制第一照明灯404a和第二照明灯404b的打开和关闭。第一照明灯404a和第二照明灯404b可安装在直流电源转接柜100内的顶壁上或者安装在直流电源转接柜100内的两个侧壁或门内侧上。散热回路406具有并联的第一散热回路406a和第二散热回路406b。在第一散热回路406a上设有第一风机407a,并且在第二散热回路406b上设有第二风机407b。第一风机407a和第二风机407b可安装在直流电源转接柜100的顶壁上,用于给直流电源转接控制电路1散热。在散热回路406上设有散热旋钮开关405(也称为“sa2”),其与第一风机407a和第二风机407b均形成串联,以控制第一风机407a和第二风机407b的打开和关闭。在照明回路403和散热回路406共同连接的火线n上设有第三熔断器401,以保护照明回路403和散热回路406。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来自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