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企业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电网稳定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45270发布日期:2021-11-03 19:4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企业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电网稳定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企业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电网稳定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为满足新能源就地消纳,并网运行的企业电网利用企业燃煤机组的调峰能力,尽可能增加消纳新能源。但现有的企业电网内燃煤发电机组前期建设过程中尚未考虑机组深度调峰,而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只有通过灵活性改造、运行参数优化等技术方法,才能保证稳定运行的发电工况。面对新能源消纳的增加,将给企业燃煤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提出新的挑战。
3.按照常规电力系统运行经验,网内的机组送出线路、负荷供电线路受自然环境影响时有发生线路接地故障、短路故障引发的线路跳闸事件。对于企业电网参与新能源消纳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企业电网正常运行工况下的输电线路故障跳闸,企业必须考虑在发生故障跳闸情况下,将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4.鉴于上述情况,为减少企业电网在正常运行或参与新能源消纳期间发生机组或机组送出线路故障跳闸、负荷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或负荷自身故障引起负荷损失情况下的经济损失,需考虑对企业电网内配置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进一步优化,尽可能减少异常情况下安稳切除的网内负荷量或机组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是为了降低企业电网内发生机组及其送出线路故障跳闸、负荷自身故障及其供电线路故障跳闸引起的运行风险,减少企业经济损失,提供了一种利用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实现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电网稳定控制方法。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企业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电网稳定控制方法,根据元件故障跳闸类别建立电网稳定控制逻辑,包括以下步骤,s1:元件故障跳闸判定;s2:元件故障跳闸类别判定;s3:依据s2中确定的故障跳闸类别,确定故障跳闸前后各项功率参数;s4:将s3中所得功率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实现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控制。
7.进一步的,所述元件故障包括机组自身故障、机组送出线路故障以及负荷自身故障、负荷供电线路故障。
8.进一步的,元件故障跳闸判定,通过对电网内投运元件是否启动,以及发生故障时的两相电流i与设定电流定值i
s1
、元件有功功率p的绝对值与元件有功功率p
s2
,三者建立“&”逻辑关系进行判定。
9.进一步的,所述s3中各项功率参数包括,p

:企业电网内各台机组在同一计算周期内发生机组或机组送出线路同时故障跳闸前20毫秒采集计算的机组送出线路有功功率;p

:企业电网内发生机组跳闸或负荷损失故障时的并网联络线有功功率; p

:依据企业电网与外网连接的并网联络线的架空线路型号、环境温度以及外网能够为企业电网提供的最大电力确定的最大受入电力极限功率;p

:企业电网内发生负荷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或负荷自身故障前20毫秒时的负荷供电线路有功功率值;p

:依据企业电网与外网连接的并网联络线的架空线路型号、环境温度以及外网能够接受企业电网提供的最大电力确定的最大送出电力极限功率。
10.进一步的,所述s4中数学模型为:|p

+p

|

p

≥0|p


p

|

p

≥0当为机组及其送出线路故障跳闸时,若|p

+p

|

p

≥0,则切除网内负荷,需切负荷量为:p

=|p

+p

|

p

;反之,则逻辑结束;当为负荷及其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时,若|p


p

|

p

≥0,则切除网内机组,需切机组量为:p

=|p


p

|

p

;反之,则逻辑结束。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建立电网稳定控制逻辑,保证了企业电网内发生机组或机组送出线路故障跳闸、负荷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或负荷自身故障引起负荷损失时,若并网联络线受入、送出电力仍在极限范围内时,逻辑控制输出可靠不动作;而在并网联络线受入、送出电力范围外时,逻辑控制输出可靠动作,从而在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2.图1元件故障跳闸判定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4.一种适用于企业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电网稳定控制方法,根据元件故障类别建立电网稳定控制逻辑,包括以下步骤:s1:元件故障跳闸判定;如图1所示,通过对电网内投运元件是否启动,以及发生故障时的两相电流i与设定电流定值i
s1
、元件有功功率p的绝对值与元件有功功率p
s2
,三者建立“&”逻辑关系进行判定。
15.s2:进行元件故障跳闸类别判定;元件故障包括机组自身故障、机组送出线路故障以及负荷自身故障、负荷供电线路故障。
16.具体的,机组或机组送出线路故障跳闸的故障集包括:机组外送线路故障、机组升压变故障、机组本身故障退出。
17.具体的,负荷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或负荷自身故障引起负荷损失故障集包括:电解铝第一系列负荷供电线路开断或负荷快速损失、电解铝第二系列负荷供电线路开断或负荷快速损失、电解铝第三系列负荷供电线路开断或负荷快速损失。
18.s3:依据s2中确定的故障类别,确定故障跳闸前后各项功率参数;具体的,各项功率参数包括,p

:企业电网内各台机组在同一计算周期内发生机组或机组送出线路同时故障跳闸前20毫秒采集计算的机组送出线路有功功率;p

:企业电网内发生机组跳闸或负荷损失故障时的并网联络线有功功率;p

:依据企业电网与外网连接的并网联络线的架空线路型号、环境温度以及外网能够为企业电网提供的最大电力确定的最大受入电力极限功率;p

:企业电网内发生负荷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或负荷自身故障前20毫秒时的负荷供电线路有功功率值;p

:依据企业电网与外网连接的并网联络线的架空线路型号、环境温度以及外网能够接受企业电网提供的最大电力确定的最大送出电力极限功率。
19.s4:将s3中所得功率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实现电网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控制。
20.(1)机组或机组送出线路故障跳闸的控制手段:机组或送出线路故障跳闸时,根据并网联络断面事故前功率,计算可能造成并网联络线断面受入电力越限程度,按过切原则执行切/压负荷。
21.以国网送企业电网方向为正,若|p

+p

|

p

≥0,则切除网内负荷,需切负荷量为:p

=|p

+p

|

p

;若|p

+p

|

p

<0,则逻辑结束。
22.(2)负荷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或负荷自身故障引起负荷损失安稳控制手段:负荷供电线路故障跳闸或负荷自身故障引起负荷损失时,根据并网联络断面故障前功率,计算负荷损失故障可能造成并网联络线断面送出电力越限程度,按过切原则执行切机。
23.若|p


p

|

p

≥0,则切除网内机组,需切机组量为:p

=|p


p

|

p

;若|p


p

|

p

<0,则逻辑结束。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