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网大数据的10kV配电网负荷转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7353发布日期:2023-05-06 15: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网大数据的10kV配电网负荷转移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转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网大数据的10kv配电网负荷转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配电网负荷转移,是指在电网因故障停电或因临时检修需要通过改变电网接线方式、运行方式等方法,进行的负荷分配和转移,以保证电网负荷供电不受影响,负荷恢复是指电网故障解除或作业结束后,一般还需将电网恢复原运行方式。随着配电网线路联络率的提高和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大部分线路具备双回或多电源的联络线路,电网接线方式的变化也使负荷安排更加灵活、多变,因其具有使负荷不停电或减少停电时长的优点,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使电网检修作业、事故处理越来越依赖电网负荷转移和恢复。

2、当前,配调在进行负荷转移操作时,通常是利用事先制定好的负荷转移方案或临时决定负荷转移方式,主要适用于单一环网线路或联络率较低、负荷转代方式单一或无法大量转移的情况,但随着配电网不断发展和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电网联络率大幅提升,此方法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和不足,主要在电网负荷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地区性变化的特点;同时,电网故障类型随机、多变、复杂,无法准确预测,因此针对不同情况,事先制定负荷转移和恢复方案的方法在部分情况下受天气、负荷、设备因素影响而无法实施,或调控运行人员采用临时安排的方式,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影响停电时间,不利于电网供电可靠性,在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较差,对客户用电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网大数据的10kv配电网负荷转移的方法,能够根据待转线路的工作状态确定最优转移方案,达到快速、准确、经济、科学转移和恢复负荷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电网大数据的10kv配电网负荷转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通过待转负荷的电流数值判定待转移负荷类型;

5、在d5000系统中获取运行线路稳态下负荷电流ix,66kv主变二次侧负荷电流im,待转移负荷电流为id,通过数值比较法,确定待转移负荷类型:

6、当id≤ix,判断待转移负荷类型为主干线及分歧线路负荷或全线负荷;

7、当ix<id≤im,判断待转移负荷为10kv母线;

8、2、确定待转移负荷线路结构上是否具备负荷转移条件;

9、通过判别待转移负荷的线路具有的环网线路数量及环网开关是否具备操作条件,能否实现待转线路与对侧线路的电气连接,以此来判别待转负荷线路结构上是否满足负荷转移条件;

10、2.1、当待转负荷类型为主干线及分歧线路负荷或全线负荷时,通过d5000系统的电网调控大数据获取待转线路电源点、对侧线路数量;若待转线路满足电源点数量x≥2或对侧线路数量y≥1,同时满足环网开关及刀闸剩余合闸次数不为零时,则判断待转负荷线路结构上具备负荷转移条件;

11、2.2、当待转负荷为10kv母线时,先按照上述步骤2.1进行判别,若满足条件后再通过所述电网调控大数据获取对应66kv变电站接线结构及运行状态数据,站内为单母线具有联络线或多母线分列运行具备母联开关时,则判断其电网结构具备负荷转移的条件;

12、3、确定接受负荷对侧线路是否具备负荷转代能力;

13、3.1、线路负荷走势预测

14、从d5000系统中分别导出待转线路a及与其相连的对侧线路b、c、d……的当日、前一日和上一年度同期负荷电流数据曲线,将待转线路a的前一日和上一年度同期负荷电流曲线对应时间节点数据叠加,再将各对侧线路的前一日和上一年度同期负荷电流曲线对应时间节点数据分别叠加,生成平均负荷电流曲线a1、b1、c1……;

15、通过所述电网调控大数据获取配网负荷年平均增长率y%数据,将平均负荷电流曲线a1、b1、c1……按照地区配网负荷年平均增长率y%进行数据增长分析,计算线路年平均负荷电流增长值分别为:

16、iainc=iaavg*y%;

17、ibinc=ibavg*y%;

18、icinc=icavg*y%;……

19、其中:iaavg、ibavg、icavg为线路a、b、c的年平均负荷电流,在所述曲线a1、b1、c1……基础上分别增加增长值iainc、ibinc、icavg……,分别得到当前负荷走势预测曲线a2、b2、c2……;

20、3.2、计算负荷转代后对侧线路电流峰谷区间

21、将待转线路a的当前负荷走势预测曲线a2与对侧线路b的实际负荷预测曲线b2进行叠加,得到转代后的负荷电流预测曲线z1,在曲线z1中获取未来12小时内最大负荷电流idmax和最小负荷电流idmin,负荷转代后线路电流峰谷区间即为(idmin,idmax);

22、3.3、计算对侧线路负荷电流裕度

23、利用所述电网调控大数据获取对侧线路b出口电缆承载电流ic、最小线径安全电流ix以及继电保护定值ij,组成集合s={ic,ix,ij},设定对侧线路b的最大允许电流为ias=min(s),min(s)为取集合s中的最小值;

24、从所述电网调控大数据中获取对侧线路b所在主变二次侧实时电流iz2和主变二次侧额定电流ian,计算出主变剩余负荷电流裕度iy=0.8ian-iz2;

25、3.4、判断是否满足转代条件

26、若idmax<ias且iamax<iy,则判断对侧线路b具备对待转线路a的负荷转代能力;iamax为所述曲线a2中最大负荷电流;

27、3.5、针对对侧线路c、d……重复执行步骤3.2~3.4,依次判别对侧线路c、d……是否具备对待转线路a的负荷转代能力;

28、4、生成负荷转代方案

29、4.1、对所述步骤3选出的具备负荷转代能力的线路进一步分析优选,通过d5000系统中获取待转线路a的负荷电流值判断待转负荷状态,当负荷电流值为零时,判断负荷为已停电状态;反之为运行状态;

30、4.2、当待转线路a为停电状态时,为满足尽快恢复供电的要求,优先采用短时、快速的转移方案,将通过对侧线路的负荷转移平均时间t作为参考量,ti为每次执行环网操作指令时间,n为d5000系统记录的线路环网开关操作次数;

31、通过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出各对侧线路b、c、d……的负荷转移平均时间,并生成集合t={tb,tc,td......},选取集合t中的最小值tmin对应的对侧线路,作为最优选的负荷转移方案;

32、4.3、若当待转线路a处于运行状态时,负荷转移方案以不间断供电,保证电网运行稳定、重要负荷可靠供电为主,将转代后对侧线路的负载率作为参考量,分别计算各对侧线路转代负荷后的最大负载率lmax,lmax=idmax/ias*100%;idmax为各对侧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ias为各对侧线路最大允许电流;

33、并生成集合l={lbmax,lcmax,ldmax……},选取集合l中最小值lmin对应的对侧线路,作为最优选的负荷转移方案。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5、1、本发明涉及的负荷转移方法在基于电网大数据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了线路负荷、主变负载、导线型号、电缆容量、负荷预测、继电保护等数据,考虑电网设备因素、人员因素、并通过细致的对比筛选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最优的负荷转移方案。

36、2、本发明涉及的负荷转移方法适用于各类型10kv配电网负荷转移情况,操作流程清晰、明确,基于电网大数据,通过参考量对比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最优方案,杜绝了传统方式人为决定负荷转移方案可能出现误操作的风险。

37、3、本发明涉及的负荷转移方法针对不同负荷转移需求,具备快速、准确完成负荷转移和恢复的优点,大幅缩短配电网中各类型、复杂情况下负荷转移的时间,提升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