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太阳能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7922发布日期:2021-10-09 11:0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折叠式太阳能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2.太阳光伏系统,是指利用光伏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施。由于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光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0年,太阳能光伏在全世界上百个国家投入使用。虽然其发电容量仍只占人类用电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不过,从2004年开始,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量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总发电容量已经达到21gw,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能源。据估计,没有联入电网的光伏系统,目前的容量也约有3至4gw。自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使用材料、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以及制造产业的发展成熟,都驱使光伏系统的价格变得更加便宜。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推进光伏的转换效率,给与制造企业财政补贴。更重要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比例标准等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光伏在各国的广泛应用。
3.光伏系统可以大规模安装在地表上成为光伏电站,也可以置于建筑物的房顶或外墙上,形成光伏建筑一体化,但是目前现有的光伏系统受安装地域条件限制,容易在恶劣天气中受到损坏,增加了运维成本,同时光伏系统的分体式设计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而且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太阳能光伏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太阳能光伏装置存在的易损坏、安装复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折叠式太阳能光伏装置,包括左光伏板、右光伏板、左防护板、右防护板和驱动电机,右防护板上侧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右电池板和右光伏板,右防护板左侧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前部上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前端固定安装有前连接板,前连接板左侧与左防护板前端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左防护板后端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底板上侧铰接连接的后连接板,左防护板上侧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左电池板和左光伏板,对应驱动电机后方位置的底板中部上侧安装有控制器,左光伏板的输出端和右光伏板的输出端并联后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左电池板的输入端和右电池板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6.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7.上述对应控制器后方位置的底板后部上侧可固定安装有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前后贯通且中心轴线与驱动轴的中心轴线共线的铰接孔,对应铰接孔位置的后连接板右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孔,后连接板右部通过穿设于铰接孔和连接孔内的铰接销铰接连接。
8.上述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可位于左光伏板上方,前连接板呈“l”形,前
连接板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倾斜过渡,前连接板的水平段固定安装于驱动轴上,前连接板的竖直段与左防护板前端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前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结构相同且呈前后对称分布。
9.上述对应右光伏板左侧位置的底板右部上侧可固定安装有与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对应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前限位板上侧能够和前连接板绕驱动轴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后前连接板水平段的下侧相接触,后限位板上侧能够和后连接板绕驱动轴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后后连接板水平段的下侧相接触。
10.上述左防护板前侧、左侧以及后侧均可安装有挡雨板,挡雨板于上下向上的高度为第一距离,左光伏板上侧与挡雨板下侧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右光伏板上侧与右防护板下侧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二距离与第三距离的和值不大于第一距离。
11.上述左电池板与对应位置的挡雨板之间以及右电池板外侧均可固定安装有保温块。
12.上述底板左端下侧可固定连接有防雨布,防雨布的另一端与左防护板右端下侧固定连接。
13.上述控制器外侧可固定安装有保护箱,保护箱上侧和驱动电机上侧转动安装有导向辊。
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当光线条件好的情况时,左光伏板和右光伏板工作向左电池板和右电池板内蓄电,当天气环境变差时,通过操作控制器,使驱动电机动作,驱动轴带动左防护板顺时针转动,使左光伏板和右光伏板贴合在一起,然后使驱动电机停止,这样能够使左光伏板和右光伏板受到左防护板的保护,防止受到损坏,通过设置右防护板,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灯杆上,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折叠后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19.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左光伏板,2为左电池板,3为右光伏板,4为右电池板,5为左防护板,6为右防护板,7为驱动电机,8为驱动轴,9为底板,10为前连接板,11为后连接板,12为控制器,13为铰接座,14为铰接销,15为前限位板,16为后限位板,17为挡雨板,18为保温块,19为防雨布,20为保护箱,21为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21.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如附图1、2、3、4所示,该折叠式太阳能光伏装置包括左光伏板1、右光伏板3、左防护板5、右防护板6和驱动电机7,右防护板6上侧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右电池板4和右光伏板3,右防护板6左侧固定安装有底板9,底板9前部上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驱动轴8前端固定安装有前连接板10,前连接板10左侧与左防护板5前端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左防护板5后端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底板9上侧铰接连接的后连接板11,左防护板5上侧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左电池板2和左光伏板1,对应驱动电机7后方位置的底板9中部上侧安装有控制器12,左光伏板1的输出端和右光伏板3的输出端并联后与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左电池板2的输入端和右电池板4的输入端并联后连接至控制器12的第一输出端,控制器12的第二输出端与驱动电机7的输入端电连接。
24.根据需求,左光伏板1和左电池板2组成的左电源模块与右光伏板3和右电池板4组成的右电源模块结构相同且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内置12v30ah三元聚合物锂电池、光伏智能控制器12和稳压器的60w/30ah的太阳能充电板,控制器12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光伏电池板德姆达mppt

30a充电控制器12,驱动电机7为现有公知技术,如12v直流正反转减速电机,底板9可由右防护板6向左延伸形成。在使用过程中,当光线条件好的情况时,左光伏板1和右光伏板3工作向左电池板2和右电池板4内蓄电,然后将电能输送到目的地,或者在施工场地将小功率设备接入控制器12进行使用,当天气环境变差时,如风雪天气或者沙尘天气情况下,通过操作控制器12,使驱动电机7动作,驱动轴8带动左防护板5顺时针转动,使左光伏板1和右光伏板3贴合在一起,然后使驱动电机7停止,这样能够使左光伏板1和右光伏板3受到左防护板5的保护,防止受到损坏,通过设置右防护板6,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灯杆上,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还能够缩短左光伏板1和右光伏板3折叠在一起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安装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25.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折叠式太阳能光伏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26.如附图2所示,对应控制器12后方位置的底板9后部上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13,铰接座13上设有前后贯通且中心轴线与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共线的铰接孔,对应铰接孔位置的后连接板11右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孔,后连接板11右部通过穿设于铰接孔和连接孔内的铰接销14铰接连接。
27.根据需求,铰接座13可由前后间隔固定安装的两块立板组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降低驱动轴8的负载,使左防护板5在转动过程中更加顺畅,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28.如附图1、2、3所示,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左光伏板1上方,前连接板10呈“l”形,前连接板10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倾斜过渡,前连接板10的水平段固定安装于驱动轴8上,前连接板10的竖直段与左防护板5前端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前连接板10和右连接板结构相同且呈前后对称分布。
29.在使用过程中,前连接板10呈“l”形,能够便于安装驱动电机7,便于连接前连接板10和左防护板5,前连接板10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倾斜过渡,能够防止前连接板10在转动过程中,前连接板10的拐角撞破右光伏板3的前部左侧,提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30.如附图1、2、3所示,对应右光伏板3左侧位置的底板9右部上侧固定安装有与前连
接板10和后连接板11对应的前限位板15和后限位板16,前限位板15上侧能够和前连接板10绕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后前连接板10水平段的下侧相接触,后限位板16上侧能够和后连接板11绕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后后连接板11水平段的下侧相接触。
31.根据需求,前限位板15上侧能够和前连接板10绕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180度后前连接板10水平段的下侧相接触,后限位板16上侧能够和后连接板11绕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180度后后连接板11水平段的下侧相接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前限位板15和后限位板16能够对前连接板10转动角度过大时左光伏板1和右光伏板3挤压破损,同时还能够对左防护板5起到支撑作用。
32.如附图1、2、3所示,左防护板5前侧、左侧以及后侧均安装有挡雨板17,挡雨板17于上下向上的高度为第一距离,左光伏板1上侧与挡雨板17下侧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右光伏板3上侧与右防护板6下侧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二距离与第三距离的和值不大于第一距离。
33.根据需求,左防护板5前侧、左侧以及后侧均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挡雨板17滑动安装于通孔内,挡雨板17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限位块。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利气候时,操作控制器12使左防护板5沿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转动180度,挡雨板17罩设在右防护板6上方,挡雨板17能够避免风沙或雨雪对电池板和光伏板造成破坏,降低故障率。
34.如附图1、2、3所示,左电池板2与对应位置的挡雨板17之间以及右电池板4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保温块18。
35.根据需求,保温块18为现有公知技术,如阻燃铝箔隔热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对左电池板2和左光伏板1起到保温或隔热作用,使左电池板2和右电池板4在低温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6.如附图1、2、3所示,底板9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防雨布19,防雨布19的另一端与左防护板5右端下侧固定连接。
37.根据需求,防雨布19为现有公知技术,如户外加厚防晒遮阳pvc防雨布19,防雨布19的两端可通过压条与底板9以及左防护板5固定连接在一起,防雨布19的长度大于左防护板5右端下侧绕驱动轴8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180度后的弧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防雨布19能够对折叠后的底板9上的驱动电机7和控制器12进行保护,降低故障率,同时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38.如附图1、2、3所示,控制器12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箱20,保护箱20上侧和驱动电机7上侧转动安装有导向辊21。
39.根据需求,保护箱20为左侧设有箱门的箱体结构,保护箱20上侧和驱动电机7上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座,导向辊21的轴两端安装于轴承座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保护箱20,便于保护控制器12,同时还便于安装导向辊21,左防护板5在转动时,导向辊21能够对防雨布19起到导向作用,避免防雨布19收到挤压或拉扯,同时左防护板5转动完毕后,导向辊21能够对防雨布19起到支撑作用。
40.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