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防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6063发布日期:2021-10-30 08:5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安全防雷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安全防雷箱,属于电力设备配套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常见的户外变电箱在雷雨天气存在被雷击的潜在危险,而一般的户外变电箱在防雷击这一块的处理仍然不到位,一旦被雷电击中,会造成相应的损失,并且配电箱内部电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使配电箱内温度升高从而造成配电箱内电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安全防雷箱,能够在雷雨天气将配电箱进行隐藏,从而避免雷电对配电箱造损伤,并对配电箱内部进行保护,避免配电箱内部温度升高对电器造成损坏。
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安全防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罩壳、配电箱、绝缘底板,所述绝缘罩壳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绝缘罩壳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5.配电箱安装在绝缘底板上,绝缘罩壳向下套设在配电箱上,绝缘罩壳与绝缘底板之间安装有驱动绝缘罩壳上下位移的升降驱动机构,绝缘罩壳上升到最到位时,绝缘罩壳的底部略高于配电箱的上端面;
6.绝缘罩壳上设置有呈前后布置的第一防雷组件和设置有第二防雷组件,所述第一防雷组件包括布置在绝缘罩壳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上端一体设置有第一金属引导头,第一支撑柱的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地插,所述第一地插的高度低于绝缘底板高度,所述第二防雷组件包括布置在绝缘罩壳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上端一体设置有第二金属引导头,两侧第二支撑柱顶端的第二金属引导头之间连接有连接杆,第二支撑柱的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二地插,所述第二地插的高度低于绝缘底板高度;
7.绝缘罩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防雷组件的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防雷组件的第二支撑柱对应的t形滑槽,所述第一防雷组件的第一支撑柱通过第一t形滑块滑动设置在对应t形滑槽内,第二防雷组件的第二支撑柱通过第二t形滑块滑动设置在对应t形滑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绝缘底板两侧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上方对应安装有两侧螺纹旋向相反的丝杆,所述绝缘底板上还安装有分别驱动两侧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两侧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滑动设置在对应第一滑槽内滑块,第一滑槽内的两个滑块与绝缘罩壳之间分别连接有呈x形布置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绝缘罩壳的底部,两根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滑块铰接。
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罩壳、配电箱的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窗口,所述绝缘罩壳的外壁上设有与散热窗口相对应的挡片,所述挡片为弧形。
10.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箱顶部设有风扇。
11.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连接在箱体前侧的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所
述把手为内把手,所述配电箱的底部设有进线口、出线口,进线口、出线口上分别连接有防水接头,所述绝缘罩壳的下端设置有与进线口、出线口相对应的倒u形开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当需要对配电箱内电器进行检修安装时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第一滑槽内的两侧的滑块相对运动,从而使x形连接杆向上将绝缘罩壳向上托起至最高处,从而便于对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再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使第一滑槽内的两侧的滑块相向运动,从而使x形连接杆向下将将绝缘罩壳向下套设在配电箱外,绝缘罩壳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电击造成配电箱损坏以及配电箱内电器工作造成配电箱内电器损坏的技术问题。
14.本实用新型在绝缘罩壳上还安装有第一防雷组件和设置有第二防雷组件,可以进一步减少雷电对配电箱的影响。
15.本实用新型配电箱顶部设有风扇,绝缘罩壳、配电箱均设有散热窗口,可以避免因电器工作产生热量从而对配电箱内部电器造成损坏,挡片的设计可以保证在下雨天气雨水不因刮风从散热窗口进入到配电箱内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安全防雷箱,包括绝缘罩壳1、配电箱2、绝缘底板3,所述绝缘罩壳1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绝缘罩壳1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20.配电箱2安装在绝缘底板3上,绝缘罩壳1向下套设在配电箱2上,绝缘罩壳1与绝缘底板3之间安装有驱动绝缘罩壳1上下位移的升降驱动机构,绝缘罩壳1上升到最到位时,绝缘罩壳1的底部略高于配电箱2的上端面。
21.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绝缘底板3左右两侧的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上方对应安装有两侧螺纹旋向相反的丝杆5,所述绝缘底板5上还安装有分别驱动两侧丝杆转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两侧丝杆5上分别螺纹连接有滑动设置在对应第一滑槽4内滑块6,第一滑槽4内的两个滑块6与绝缘罩壳1之间分别连接有呈x形布置两根相互铰接的连接杆7,两根连接杆7的上端分别铰接在绝缘罩壳1的底部,两根连接杆7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滑块6铰接。
22.所述绝缘罩壳1、配电箱2的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散热窗口9,所述绝缘罩壳1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散热窗口9相对应的挡片11,所述挡片11为弧形,所述配电箱2顶部设有风扇10。
23.所述配电箱2的前侧为开口,配电箱2的前侧开口连接箱门12,所述箱门12上设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为内把手,所述配电箱2的底部设有进线口14、出线口15,进线口14、出线口15上分别连接有防水接头,所述绝缘罩壳1的下端设置有与进线口12、出线口13相对应的倒u形开口16。
24.绝缘罩壳1上设置有呈前后布置的第一防雷组件和设置有第二防雷组件,所述第一防雷组件包括布置在绝缘罩壳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柱17,第一支撑柱17的上端一体设置有第一金属引导头18,第一支撑柱17的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地插27,所述第一地插27的高度低于绝缘底板3高度,所述第二防雷组件包括布置在绝缘罩壳1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柱18,第二支撑柱19的上端一体设置有第二金属引导头20,两侧第二支撑柱19顶端的第二金属引导头20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1,第二支撑柱19的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二地插22,所述第二地插22的高度低于绝缘底板5高度。
25.绝缘罩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防雷组件的第一支撑柱17以及第二防雷组件的第二支撑柱19对应的t形滑槽23,所述第一防雷组件的第一支撑柱17通过第一t形滑块24滑动设置在对应t形滑槽23内,第二防雷组件的第二支撑柱19通过第二t形滑块24滑动设置在对应t形滑槽23内。
26.工作原理:当需要对配电箱2内电器进行检修安装时通过电机驱动丝杆5转动,使第一滑槽4内的两侧的滑块6相对运动,从而使x形连接杆7向上将绝缘罩壳1向上托起至最高处,从而便于对配电箱2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再通过电机驱动丝杆5转动,使第一滑槽4内的两侧的滑块6相向运动,从而使x形连接杆7向下将将绝缘罩壳1向下套设在配电箱2外。
27.在绝缘罩壳1升降过程中,绝缘罩壳1上的t形滑槽23能够相对第一防雷组件的第一t形滑块24和第二防雷组件的第二t形滑块24产生相对滑动,保证在将第一防雷组件、第二防雷组件插入地面时不会影响绝缘罩壳1的上升与下降。
28.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防雷组件中第一金属引导头18为圆锥形此设计可以更好的保证在雷电天气将雷电通过第一支撑柱17、地插27将雷电引入大地,所述第二金属引导头20之间通过连接杆21相连接可以避免因特殊情况第一金属引导头18没有将雷电引入大地从而对配电箱2进行破坏情况的出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