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电缆剥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1426发布日期:2021-11-15 23:2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电缆剥皮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电缆剥皮器。


背景技术:

2.架空电缆附件安装是电力施工中高处作业的常见工作,现有的架空绝缘线外皮剥离方式主要是利用美工刀切、剥电缆外皮或利用旋转剥皮器完成外皮剥离工作。传统的剥线器在工作时,并非整体套设在导线上,而是存在一个用于避让导线的缺口,这样,在旋转剥线器进行外皮切割剥离时,操作人员需要始终握持住剥线器的手柄,以避免剥线器掉落。
3.传统的线缆外皮剥离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第一,此项工作需要操作人员在杆(塔)上一手抓紧电缆,一手操作工具对电缆外皮进行剥离。由于高处作业时身体难以固定,因此传统的线缆外皮剥离方式极易造成工具的掉落以及划伤作业人员的现象发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5.第二,传统的采用美工刀剥离电缆外皮的方式容易损伤电缆的铝(铜)芯。即使采用传统的旋转剥离器,由于生产厂家不同,电缆外皮厚度也会不同,而传统的旋转剥离器的刀头调节难以掌握,只能通过目测来估算刀头的插入深度,因此也极易损伤铝(铜)芯。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为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电缆剥皮器,该剥线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能够实现刀头伸出长度的定量调节,避免对线缆的铝(铜)芯造成损伤。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快速电缆剥皮器,包括相铰接的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且所述的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共同形成环形框架;
9.所述的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均同轴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的环形框架轴向滑动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内侧圆柱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形框架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位于所述环形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
10.所述的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分别设置有把手,所述的调节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把手的避让孔;
11.所述的把手套设有调节筒,所述的调节筒上螺纹连接有与避让孔相配合的楔形调节块,当转动调节筒时,所述的楔形调节块沿调节筒轴向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的调节板相对于所述的环形框架轴向移动;
12.所述的环形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刀头,所述的刀头和环形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阻碍所述的刀头沿径向向内侧移动的第二弹簧,且所述刀头的外端面抵靠在所述凹槽的外侧面上,所述凹槽的外侧面为锥形面。
13.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的凹槽内至少设置有两个导柱,所述的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柱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的导柱上。
14.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的刀头沿圆周方向均布。
15.进一步地,所述的楔形调节块上设置有用于表示所述刀头伸出长度的刻度。
16.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筒上固定设置有手轮。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上位于所述调节筒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顶紧套。
1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之间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拉杆,所述连接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弧形架相铰接,所述的第一弧形架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拉杆的u型槽,所述的连接拉杆上设置有锁紧螺母。
1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分别与呈台阶轴状的刀头相配合的台阶孔,所述的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的刀头上,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外端抵靠在所述刀头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内端抵靠在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上。
20.进一步地,所述刀头的外端面为半球状。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该剥线器在工作时,直接套设在待剥皮的线缆上,这样,在旋转剥皮时,不需要操作人一直握持住手柄,即使操作操作人员的手脱离该剥线器,也不会存在掉落的危险。
23.2、该剥线器的刀头伸出长度可以定量调节,从而根据导线的实际需要定量的控制刀头的伸出长度,从而避免对导线的铝(铜)芯造成损伤。
24.3、该剥线器可以方便的对刀头的伸出量进行调节,且在调节的过程中不需要借助扳手、螺丝刀等操作工具,直接对工具进行调节即可,操作方便,适合高空作业。
附图说明
25.图1为剥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剥线器的主视图;
27.图3为剥线器的右视图;
28.图4为图2中的a

a剖视图;
29.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图2中的b

b剖视图;
32.图8为图2中的c

c剖视图;
33.图9为图3中的d

d剖视图;
34.图10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1

第一弧形架,111

连接板,112

卡接块,12

第二弧形架,121

铰接耳板,13

第一铰接轴,14

连接拉杆,141

锁紧螺母,15

第二铰接轴,16

把手,161

调节筒,1611

手轮,162

楔形调节块,1621

调节斜面,163

顶紧套,
[0036]2‑
调节板,21

凹槽,22

导柱,23

避让孔,
[0037]3‑
刀头,31

第一轴段,32

第二轴段,33

切割刃,
[0038]
41

第一弹簧,42

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实施例一
[0040]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004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快速电缆剥皮器包括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且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共同形成一环形框架。所述第一弧形架11的左端通过第一铰接轴13与第二弧形架12的左端相铰接,所述第一弧形架11的右端和第二弧形架12的右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的固定结构。
[0042]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架12右端部的外侧圆柱面上的铰接耳板121。所述第一弧形架11的右端部的外侧圆柱面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11。所述的连接板111和铰接耳板12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的连接拉杆14,所述连接拉杆14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15与所述的铰接耳板121相铰接,所述的连接板11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拉杆14的开口朝向外侧(以沿径向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架11的一侧为外侧)的u型槽。所述的连接拉杆14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连接板111的锁紧螺母141。优选的,所述的锁紧螺母141采用蝶形螺母。当需要固定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使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形成一完整的圆环时,只需要向上翻转连接拉杆14,使连接拉杆14的上端位于u型槽内,然后拧紧锁紧螺母141,使锁紧螺母141压紧在所述连接板111的上侧面上即可。当需要打开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时,只需要拧松锁紧螺母141,使锁紧螺母141脱离连接板111,然后向下翻转连接拉杆14即可。
[0043]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上位于所述环形框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调节板2,且所述的调节板2与所述的环形框架同轴布置。
[0044]
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板2的内侧圆柱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环形框架的凹槽21,且所述的凹槽21沿圆周方向贯穿所述的调节板2。
[0045]
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调节板2的凹槽21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柱22,所述导柱2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的调节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的导柱22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的调节板2可相对于所述的环形框架前后滑动。所述的导柱22上位于所述环形框架的前侧套设有第一弹簧41。
[0046]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沿径向向外侧延伸的截面呈圆形的把手16,所述的把手16穿过与之相对应的调节板2延伸至所述调节板2的外侧。所述的调节板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把手16的避让孔23。
[0047]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把手16上套设有可相对于所述的把手16转动的调节筒161,且所述调节筒161的外侧圆柱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调节筒161上位于对应的避让孔23内设置有楔形调节块162,且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与所述的调节筒161螺纹连接。即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楔形调节块162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与对应的避让孔23相配合,限制了所述楔形调节块162跟随所述调节筒161一起转动的自由度。优选的,所述楔形调节块162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呈方形结构,相应的,所述避让孔23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呈方形结构。所述楔形调节块162的调节斜面1621与所述避让孔23的后侧壁的下边缘相配合,当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相对于所述的调节筒161上下移动时,可驱动所述的调节板2相对于所述的环形框架前后移动。所述的调节筒161在所述第一弹簧41的弹性压紧力的作用下始终压紧
在所述环形框架的外侧圆柱面上。
[0048]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的把手16上位于所述调节筒161的外侧(以沿径向远离所述环形框架的一侧为外侧)固定设置有顶紧套163。
[0049]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紧套163呈外端封闭的圆柱形筒状结构,且所述顶紧套163的封闭端通过螺钉与所述把手16的外端面固定连接。
[0050]
如图9所示,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上均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的环形框架径向滑动的刀头3,所述刀头3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多个所述的刀头3沿圆周方向均布。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头3的数量为三个,且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上设置有两个刀头3,所述的第二弧形架12上设置有一个刀头3。
[0051]
如图7所示,所述的刀头3和环形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阻碍所述的刀头3沿径向向环形框架内部移动的第二弹簧42。所述刀头3的外端面为半球状,且所述凹槽21的外侧面为锥形面,即如图7所示,所述凹槽21的外侧面的回转母线为一沿前后方向倾斜的斜线。这样,当所述的调节板2相对于环形框架前后移动时,便可以驱动所述的刀头3伸出或缩回,从而控制刀头3的伸出量。
[0052]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的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刀头3的台阶孔,所述的台阶孔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且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的刀头3呈台阶轴状,沿径向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轴段31和第二轴段32,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段31与所述的第一孔段相配合,所述的第二轴段32与所述的第二孔段相配合。所述第一轴段31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切割线缆外皮的切割刃33,所述第二轴段32的外端面呈半球状。所述的第一轴段31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2,且所述第二弹簧42的外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轴段31和第二轴段32之间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二弹簧42的内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间的台阶面上。
[0053]
使用时,首先打开环形框架,并卡在待切割外皮的线缆上,然后锁紧第一弧形架11和第二弧形架12之间的固定结构。然后分别旋动两个调节筒161,调节刀头3的伸出长度。调整好刀头3的伸出量之后,握住所述把手16上的顶紧套163,转动整个剥线器即可。完成第一次切割之后,再次旋动两个调节筒161,使刀头3缩回,然后沿线缆的长度方向移动剥线器至下一切割位置,然后在重复上述操作,对该处的线缆外皮进行切割。
[0054]
调节刀头3的伸出长度时,刀头3的调节原理如下:
[0055]
旋动调节筒161时,由于楔形调节块162在避让孔23的限制作用下,无法跟随所述的调节筒161一起转动,因此楔形调节块162和调节筒161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由于调节筒161和楔形调节块162之间是螺纹连接,因此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会相对于所述的调节筒161上下移动。由于所述的节筒无法相对于所述的把手16上下移动,因此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会相对于所述的把手16上下移动。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与对应的避让孔23的后侧壁的下边缘相配合,驱动所述的调节板2相对于所述的环形框架前后移动。所述的调节板2在相对于所述的环形框架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凹槽21的外侧面(锥形面)会驱动所述的刀头3伸出或缩回,从而调节刀头3的伸出量。
[0056]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直接读取刀头3的伸出长度,所述的楔形调节块162上设置有用于表示所述刀头3伸出长度的刻度(图中未示出)。优选的,所述的刻度设置于所述楔形调节块162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
[0057]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筒161的外端固定设置有手轮1611。
[0058]
实施例二
[0059]
如图10所示,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一弧形架11右端端面上的卡接块112,所述第二弧形架12的右端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接块112相配合的卡接槽。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